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
服飾類9 |
|
◎對襟馬褂 得勝褂,為馬褂之一種,對襟方袖。初僅用之於行裝,俗稱對襟馬褂。傅文忠征金川歸,喜其便捷,平時常服之,名曰得勝褂,由是遂為燕居之服。 ◎大襟馬褂 馬褂之非對襟而右袵者,便服也。兩袖亦平,惟襟在右。俗以右手為大手,因名右襟曰大襟。其四周有以異色為緣者。 ◎琵琶襟馬褂 馬褂之右襟短缺而略如缺襟袍者,曰琵琶襟馬褂,或亦謂之曰缺襟。袖與袍或衫皆平。 ◎臥龍袋 臥龍袋,馬褂之窄袖而對襟者也。其身較對襟、大襟之馬褂略長,亦曰長袖馬褂,河工效力之人員常以之為正式之行裝。相傳某相國嘗隨駕北征,其母夫人憂其文弱,不勝風寒,為紉是衣,取其暖而便也。相國感母恩,常服之不去身。 一日,急詔論事,未遑易衣。帝問所衣何名,因直陳其事。帝褒其孝,命得服以入朝。當時名之阿娘袋,後誤為臥龍袋,久之,又稱為鵝翎袋矣。 ◎詔使之衣冠 大軍入燕,奄有天下,明督師史可法等,擁立弘光帝于金陵。時南北消息不通,江、浙之間,依然有巢燕安居之樂。相傳是年五月五日,江蘇之無錫方舉行競渡戲,萬人空巷,遊覽河幹。忽而人聲大嘩,鹹稱異事。 向之詰訊,則雲:「頃見有人服對襟長衣,袖作馬蹄式,頭戴一帽,形如覆碗,上矗白石磋成之巨珠,背荷黃布包袱,騎快馬飛馳入城,徑向縣署而去。」 聞者互相猜異,莫測其由,亟往縣署探詢,始知本朝定鼎,下敕書于南中各郡,令民人剃髮,其人蓋馳送詔書之差弁也。所形容衣冠情形,即本朝新定之服色耳。 ◎寫真用明代衣冠 德清新市李翁之沒也,其子某慕風雅,倩人繪跨馬出郊行看子。繪者以其貌清臞,繪為明代衣冠。傳神酷肖,喜付裝池。次日喧傳,有人訾其裝束違時者。某懼滋事,令人索還,則又有人以黃塗其繮,謂其僭越踰制,數人居為奇貨,非徒手所能取矣。 方議賄以錢,則新市巡檢突遣役數人至,謂已有人首之官,不可以私息矣。及凂人關說巡檢,許多金,方允免究。則縣役又至,謂此事業經縣中訪聞,克日提訊,非巡檢所能了結矣。僅一小照,而公私需索費至數千金,始得無事。 ◎高望公冠履 新會高儼,字望公,嘗以赭石染布為野人服,冠履俱與時異,見者無不知其為先輩高望公也。時又因其姓稱為高士望公。 ◎玄狐袍帽 袍帽初以紫貂為貴,康熙以來,尤貴玄狐,非閣臣不得賜。尚書亦有蒙賜者,厥名玄狐而色實蒼白也。 ◎傅青主布衣氊帽 康熙己未,傅青主被舉詞科,不與試,聖祖特賜以內閣中書。而青主仍自稱曰民,冬夏著一布衣,其色朱,帽以氈為之。 ◎黃九煙布衣素冠 上元黃九煙,名周星,布衣素冠,寒暑不易。 ◎葉英多攝敝衣冠 葉英多,乾隆時之揚州諸生也,以說書為生,而窮困日甚,絕不形于色,朝霞暮月,荒寮古觀,輒信足獨往,忘其寒餓,亦不問妻子之絕粒也。某鹽官與相契,英多偶以事往,值其方宴客,門外車馬輿從赫奕,主人急出延之,而英多攝敝衣冠,直入上座。語罷,夷然辭去。 桃花庵僧石莊善吹簫,自矜其技,欲與英多互奏之,為英多先奏一曲。未幾,石莊卒,英多酹於靈而酬焉。其子慶生之授業師,每遇於道中,必側立卻手,俟過而後行。 ◎劉錫鴻敝衣趿鞋 劉錫鴻使法時,往往敝衣趿鞋,衣帶飄舞,徒步出外。常立於最高橋樑之上,周望四處。其隨員諫之,劉怒曰:「予欲使外邦人瞻仰天朝人物耳。」 ◎某令挾冠服而出 有新到省之某令,褦襶觸熱,謁上官,且語,且揮扇。上官知其畏熱也,命去冠;冠去,去褂;褂去,去袍;袍去,去衫;衫去,而猶揮扇不已。上官惡其不知儀注也,複以可去短衣為言,某亦去之。上官至是,以手舉茶碗,門外之僕高聲呼送客。上官起,某亟挾冠服,赤體而出。蓋其人初來自田間也。 ◎度冬之常服 人之階級,析而計之,何啻萬千,言其大別,則有三。一曰上流社會,二曰中流社會,三曰下流社會。上流富,中流者介於貧富之間,下流貧。常人眼光,每以其度冬之常服判之。上流必有狐裘,中流必有羊裘,下流則惟木棉,且有非袍者矣。 ◎農商之衣 《會典》開載,凡農家許著綢、紗、絹、布,商賈之家止許著絹、布。如農民之家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著綢紗。此可見吾國之賤農商,而商尤輕于農也。 ◎香色 古人東宮,皆服絳紗袍,蓋次明黃一等。國初,皇太子朝衣服飾,皆用香色,例禁庶人服用。後儲位久虛,遂忘其制。嘉慶時,庶民慣用香色,至於車幃巾櫛,無不濫用,有司初無禁遏之者。 ◎襯衫 襯衫,裡衣也。《東京夢華錄》雲:「兵士皆小帽,黃繡抹額,黃繡寬衫,青窄襯衫。」此二字之所由起也。襯衫之用有二。 其一,以禮服之開褉袍前後有衩,襯以衫而掩之。一,凡便服之細毛皮袍,如貂、狐、猞猁者,毛細易損,襯以衫而護之也。襯衫之制如常衫,惟襯開褉袍所用,有不用兩袖者,有上布而下綢者。 ◎蔣敬齋自製寢衣 蔣敬齋,名溶,長洲諸生。年二十許,喜講性理之學,言語坐立皆不苟。嘗自製寢衣,長六尺餘,《論語》所謂「長一身有半」是也。錢梅溪笑謂之曰:「古之寢衣,似即今之衾被。君泥古太甚矣。」敬齋愕然曰:「吾過矣,吾過矣!」至於下拜。 ◎道光時之衣 新城王文簡公士禎有家法,凡遇春秋祭祀及吉凶事,子弟各服其應得之服,然後行禮。如已入泮,始易襴衫,其妻亦銀笄、練裙,否則終身著布。乾、嘉間,江、浙猶尚樸素,子弟得鄉舉,始著綢緞衣服。至道光,則男子皆輕裘,女子皆錦繡矣。 ◎載澄衣繡百蝶 恭王奕欣素惡其子載征,澄病,日望其死。久之病革,左右以告,王乃至其臥室,見澄側身臥,上下衣皆黑色,遍身以白線繡百蝶,大怒曰:「即此匪衣,亦當死久矣。」不顧而出。 ◎旗女衣皆連裳 八旗婦女衣皆連裳,不分上下,蓋即古人男子有裳、婦人無裳之遺制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