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鑒賞類三1


  ◎孫古雲藏中泉

  小泉、麼泉、幼泉、中泉、壯泉,與大泉為新莽貨泉六品。嘉、道間,杭州周爾昌曾藏中泉一枚,未幾而歸方鐵珊。周戀之,顏其齋曰古泉小築,以志不忘。後為吳門孫古雲所得,孫亦古泉巨室也。

  ◎劉燕庭藏南宋鐵錢

  兩宋鐵錢,昔人未經著錄,南宋則尤少。蜀中市肆有之,盈千累百,而迄無人過問。劉燕庭官蜀時,始物色得之。背文奇怪百出,而嘉定各寶,多至十餘種。

  ◎戴文節藏三銖錢

  戴文節嘗藏漢武建元朝所鑄三銖錢,為高小樓所贈以作畫扇潤資者。

  ◎戴文節藏四銖錢

  周小蓮嘗以孝建四銖錢一品,售之于戴文節,且語之曰:「予入膻肆,見人持百錢市膻。中有此錢,肆人小之,索易,弗與,且相詬。予以百大錢代償直,而乞其小錢。兩人不解,面覷久之,謝解紛去。若輩癡我,我癡若輩,今君又數百倍錢以易我此錢,不更癡於我哉?」

  五銖背文四出,漢靈帝時鑄,《獻帝春秋》稱為角錢,當時有京師將破之讖。亦文節所得,謂可為五銖馬式。漢以前之五銖,大抵與此形制相類。不相類者,必非漢。凡有四出之錢,皆出此錢之後。前人定五銖年代,說多無據,惟四出為有據。由有據者而推之,知無據者盡臆說矣。

  ◎戴文節藏五銖錢

  戴文節藏有郭五銖錢,有外郭大小二品,蓋梁武帝時所鑄。其時圜法最雜,有女錢、稚錢、對文錢,製作絕無確論,惟有郭無異議,頗有精者。

  鐵錢最難辨,射利者知銅不可贗,轉而笵鐵,非以徐氏象梅《圖篆》為藍本,不能辨之。若以真銀翻沙鐵,以精火,以烈笵,以深工,以良鋼磨之,鹽鏽之,衣帶和之,可以迷惑法眼也。

  ◎戴文節藏漢興錢

  漢興,成李壽鑄,分書。吳逸庵曾得一枚而窪,以大椎平之。其後吳所藏悉至京師,輾轉售賣。時劉燕庭將之官汀州,借錢數十萬購之,輦以俱南,邀戴文節往觀,因見漢興暨壯布、寶慶、康定等十許品,其它常錢,蓋有千餘。文節戲語劉曰:「兄求古泉,一購輒數千,當贈我一二枚。」劉曰:「他不知己者見索,數千不吝也。若閣下,則一泉不與。」蓋恐文節攫其漢興耳。然文節之封翁,竟於是歲得一品于南中,以寄文節。

  ◎戴文節藏北錢

  太和五銖,魏文帝鑄。永安五銖,孝莊帝從楊侃議鑄,高澄亦鑄之。常平五銖,齊文宣帝鑄。玉箸篆、布泉、五行大布,周武帝鑄。永通萬國,周宣帝鑄。古今書法,未變,不足觀;已變,不足觀;將變,最可觀。漢、唐人碑版,不過漢、唐人面目,實惟六朝為最可觀,蓋漢將變為唐也,是以異境百出。錢文亦然。北朝錢上承秦相,下啟少溫,正篆法之將變。戴文節嘗集北錢如上所述各種以摩挲之,意固自有在也。

  ◎戴文節藏大曆元寶

  大曆、建中,唐錢之極少者。戴文節夙聞陳南叔癖嗜古泉,一日赴公宴,遇南叔,有座客曰:「市上競觀開元錢,雲是新出土者。」南叔躍起曰:「有開元,必有大曆,必有建中,子少坐,我去矣。」頃之,挾數十枚來,出不精者以與友人,文節分得大曆元寶一品,而建中則不能得也。

  ◎戴文節藏開元通寶

  戴文節藏開元通寶一品,徑二寸弱,文字若展歐書而成者,銅色純赤,非建中時趙贊采連州白銅所鑄徑寸二分之大錢也。

  ◎戴文節藏大齊通寶

  藏錢以足補史傳之缺者為貴,故異錢可考者,上也,無可考者,次也,厭勝,下也。戴文節藏大齊通寶一品,杭州錢社中人定為黃巢所鑄,乃其封翁所得於裡中者。蓋有酒人貽封翁以古泉百許,中有異錢二,一破大齊,一鐵寶慶。吳逸庵知之,亟往視,既而出漢印數事索易,文節因出寶慶與之,大齊不舍也。

  ◎戴文節藏騶虞峙錢

  戴文節在蘭州日,趙霽園刺史宜暄贈以騶虞峙錢,上騶下虞,隸書,右峙左錢,篆書,形模之大小,輪郭之闊細,與常平五銖無殊。

  ◎戴文節藏永安一千錢

  永安一千鐵錢,不見舊譜,惟劉燕庭有之。又有永安一百銅錢以示戴文節,曰:「若有考,當贈一枚。」文節憶陳氏《圖經》有引王舉《大定錄》顯德五年江南李氏鑄永通泉貨,永安五銖一條,陳氏謂永安五銖不見他書,恐傳寫之誤,頗疑此錢為李氏之物,蓋一千一百,非五銖也。

  是時尚大錢,天策、乾封、鐵開元皆粗重如此錢,或亦銠□伍也。燕庭以為然,遂以貽文節。其後文節又購一枚,緣較闊。

  ◎戴文節藏天策府寶錢

  天策府寶,楚馬殷鑄,道光丙申冬,戴文節得之。其封翁時方患癱,呻吟枕次,得是錢,手自玩弄,不覺加一飯也。

  ◎戴文節藏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宋徽宗禦書,書法亞于崇甯,戴文節藏之。嘗謂作書有三難,印篆難,牓書難,錢文難,非毫髮無遺憾,波瀾獨老成,不成書道。論章法,印以方,牓以橫,錢以圓。三者之中,錢尤難矣。因難見巧,其徽宗乎?

  ◎戴文節藏宋靖康錢

  戴文節嘗得宋靖康錢三品,一隸書通寶小鐵錢,一篆書元寶者二錢。隸錢得之南,篆錢得之北。文節謂得篆錢時,客方攜此錢來,適有以白金九十六銖潤餘畫筆者,遂易之。

  ◎戴文節藏新莽大泉五十笵

  戴文節官京師時,曾得大泉五十泉笵殘銅一塊,蓋為工人碎以鑄他器而所余者,文節名之曰焦尾,其字則陰文也。時張叔未在都,文節持以示之,叔未大詫曰:「余藏十餘笵,未有陰文者,此必笵母也。否則大泉五十,固自有陰文泉,若鎔銅入笵,則笵銷矣,假若不銷,古人又焉用陽文笵,笵土以笵銅哉!」

  ◎張叔未藏新莽大泉五十範

  嘉慶癸亥四月,張叔未在郡城,得新莽大泉五十笵不少,今記其三。一,背文為日萬泉,笵重今等十兩,泉背面各三肉好,周正大,泉字皆作方折。張召所載大泉五十有泉字諸畫並方者,此也。日萬泉三字,篆法遒勁。叔未自謂所見笵背文宜泉吉利、富人大萬、日利大吉,皆語取吉祥,得此,又增鐘官一佳品矣。二,背為鳥形,乃金檜門總憲藏物,其後人某家於常州者,歸秀水殷雲樓廣文。戊寅四月,殷歸於叔未,值番銀十餅。

  大興翁宜泉秋部嘗以得貨泉笵背有鹿形者,馳書叔未以相誇示,謂為難得。叔未則謂此背作鳥形,極翔舞之致,在漢畫象中亦至精者。嘉善閔笏山以大錢二百得一于河南禹州,道光癸未初冬,亦歸於叔未,值銀四餅。笏山雲:「偶郊行,乞火於農家,以此盛火石應客,因得之。」

  ◎張叔未藏新莽五銖泉笵

  古時鑄泉之法,先琢成土型,次鎔作銅模,(即今時流傳之笵。)然後湅土實,填銅模中,印取泉文牝牡之形。如是者二對,合之,便可冶鑄。如銅模,泉文具列面背者,顛倒互合,止須一模,故今時所見面背具列之笵,只一片已全。若泉文,純面純背,則模必兩片,方可對土印合。惟張叔未所得五銖泉笵,一純面,一純背,兩片皆存,可稱全璧。

  至如墨本中半兩泉笵,長圜者一,列泉七,圜者二,一列泉八,一列泉九,皆止有字一面,蓋遺失其無字者一面也。叔未因悟鑄半兩泉時,其笵止用純面純背,初鑄五銖時尚然,繼乃日就巧便,每笵面背並列,故五銖笵已有半面半背。而新莽各笵,絕無純面純背,此可曆驗而得。其家藏五銖全笵,定出漢初而非東漢。至隋,歷朝五銖之笵,益可知矣。

  ◎張叔未藏新莽錯刀栔刀

  錯刀,「一刀」二字陰識,以黃金錯之,「平五千」三字,陽識。平,即直也。《漢書·食貨志》徑作「直五千」似班氏改之,於義雖無所戾,然竟非本事。「栔刀五百」字,並陽識。「栔刀」二字橫列,與錯刀位置不同。栔,《食貨志》作「契」。

  按《說文》,栔,刻也,從木從。契,大約也。從大從。二字不同義,錢獻之辨之甚晰。嘉慶壬戌,紹興蕭友楚嘗以錯刀贈張叔未,而叔未又于癸亥得栔刀于杭州童佛庵,皆精美無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