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
譏諷類二7 |
|
◎論娼妓 娼妓不勞而獲,無手足之勤,享王侯之奉,為人所歆羨者也。或惡之,目為社會之蠹,金奇中曰:「非蠹也!今天下日憂貧矣,日憂人滿矣!其已長成者,固不能無故誅之也。娼妓不易受孕,與其殺之于成人之後,不如先殺之于未成人之時。」此戲言耳。果能普及教育,提倡人格,人人溫飽,則娼妓自然淘汰矣。 ◎貓有利於社會 貓面圓齡銳,舌有細刺甚多,蹠附肉塊,藏銳爪于內,隨時伸縮,行則以肉塊著地,故足音甚微。眼之調節機甚發達,瞳孔大小,隨光線強弱而變,晝間日光強烈,其細如絲,旦暮正圓,夜能視物,最善捕鼠。 貓為哺乳動物之一,亦胎生也。春秋冬凡三胎,胎輒四五子,雖少於豬,而人之孳生蕃矣。然人世間惟見有人,不見有貓,且貓每產子,人輒輾轉乞取,爭寶貴之,無憎其多者,而轉以人滿為患。蓋貓易生而易死,第其壽較長於蜉蝣耳。 且國無教育,僅能食粟者十之八九,地不加增,農業不發達,徒消耗而已。政府社會,皆不知殖民,此所以有人滿之憂也。至於貓,則有捕鼠之能力,為人除害,方珍惜之不暇,奚患其多!故兩相比較,非貓有利於社會人有害於社會耶? ◎諸蔭卿亦馬牛 西俗,富人死,恒斥其私財以與人,非若我國之專遺子孫也。其用途為贈兄弟姊妹也,贈戚友也,贈奴僕也,為公共事業之助也,為慈善事業之助也。其子孫亦得分潤焉,然無全數之得繼承者。臨終遺囑,輒一一筆飲於紙,使律師為證人,子孫亦不得有後言。金奇中聞而是之,嘗以語于晦若侍郎枚。 於曰:「吾仕宦數十年,薄有所蓄,今且無子,他日辭世時,亦當略師西法加惠於人。」金曰:「君誠達人哉!吾嘗見世之富人矣,百出其計以求財,不惜喪道德,敗名譽,惟思積之以遺子孫耳。一旦不諱,子孫揮金如土,不數載而輒傾其家蕩其產者,比比皆是。及是時,子孫方怨其祖父,謂所積未豐,不足供吾之用也。有諸蔭卿者,其父桂堂以為貪吏故,積金五十余萬。桂堂晚歲欲歸田,將具牒上官乞退矣,蔭卿從幕賓許見牒稿,亟毀之,大怒,面桂堂斥之曰:『汝今尚矍鑠如馬牛,何忽萌退志?馬之禦事,牛之耕田,乃天職也,當再為我服務耳。華山之陽,桃林之野,其在十年後矣。識之,勿複言。』桂堂囁囁不敢答,乞退之牒,遂止不上。宣統庚戌十月二十日,桂堂卒於官,至辛亥十一月,未期年也。而桂堂遺產,所余不及萬矣,蓋皆蔭卿揮霍以盡之也。」 金曰:「蔭卿為馬牛所生,亦馬牛耳。」 ◎無底洞 貪婪成性者,實繁有徒,其終身伏處鄉里者,目光所及,僅咫尺耳,且惟知保守,不知進取。于一切財物,既入於己,即吝不與人。世稱欲壑難填者曰無底洞,案無底洞即無底壑。《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裡,有大壑焉,其惟無底之穀,其下無底,名曰歸墟。」俗語所謂無底洞者,蓋本於此。 ◎汪穰卿諷世 錢塘汪穰卿舍人康年幼遭喪亂,中更家難,中歲以後,怵于時勢之危迫,欲有所設施而不得。姑以報章發抒言論,又迭為官所奪,故常鬱鬱不自得,至傷其生。嘗改古語為聯,以寓諷世之意。聯曰:「臣當此景,惟能說病;口不能言,對之以噫。」宣統辛亥冬,卒于京師。 ◎金仲撝妄言真假賢腮 金仲撝好讀書,富審美觀念,負時譽。中年悟徹一切,嘗曰:「人生百年,終必一瞑,但求衣食自給足矣。蠅營狗,苟徒自苦耳。」杜門卻埽,惟事撰述,窮年矻矻,不稍輟也。一月常二十九日不詣人,偶或他出,則治遊耳,然亦未嘗蔔夜也。懷獻侯舍人桂琛詢之,則曰:「萬事皆假也,世人紛紛擾擾,愚莫甚矣。」 ◎王又文謂傭保可語 有王又文者,越人也。性穎悟,生平多嗜好,有文譽。弱冠以後,嘗一試為吏,非所好也,又厄于同僚,不一載,棄官去。去而之上海,徙妻孥居之。 滬為四方遊客所萃,又文故廣交,至者爭訪之,乃相與角逐于遊嬉之場,日夕不稍厭,時或為詩以自娛。或尼之,則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舉世風靡,吾亦何不可耶?」因賦自述詩一章焉。 宣統己酉十一月,忽大病,幾殆,及愈,而折節讀書,杜門謝客,間或啜茗於老虎灶,(貧人啜茶之所,兼賣熱水,蘇、滬有之。)與傭保雜坐談話以自遣。嘗語其婦曰:「天壤間所可與語者,若輩而已。以其率真也,不差勝於韓陵一片石耶?」 ◎金奇中願與古人晤對 金奇中以貧故,傭書於上海之某公司。勤於職,服務惟謹,晨往先於人,暮返後於人,日以為常。主者勞之,則曰:「吾自求吾心之所安而已,他何問焉?」滬故豪華,多嬉遊之地,女閭劇地,酒樓茶肆,所在皆是,輒有其同事之足跡焉,不則彼此相過從,以談諧博弈為樂。而奇中不然,日之弓矣,則惟挾一小藤篋,戴一金絲眼鏡,不衫不履彳亍而行,進一長弄焉。鄰人識之十,曰:「金先生歸矣。」 奇中既歸,則徜徉片時,間與其妻妾閒話,吸淡巴菰,飲苦荈,多至一小時,輒又伏案觀書,一如其在公司時矣。杜門卻埽,至,輒托故拒之,久之,遂無一與往還者。或詰之曰:「君不避世,何避人為?」 乃囁嚅而答曰:「舉世昏昏,無可與語,吾方恨不得與木石居與鹿豕遊耳。人不避我,我亦將避人矣。且客之來也,所言無一是者,與今人語而徒為違心之論,實不如晤對古人之可以啟發靈明,娛悅心志也。」 ◎潘安笙甘得惡名 潘安笙嘗謂三代以下之人,惟恐不好名。李子明語之曰:「善名不易致也。」潘曰:「能得惡名,亦勝於無名耳,不流芳百世,亦須遺臭萬年。夫三十年為一世,百世,亦僅三千年,為善而名僅三千年,毋寧努力惡,而轉多七千年之名也。且為善之事,恒於金錢有關係,非以金與人,即不能取人之金。若欲為惡,則僅以貪而即得大名,無論在朝在野,但效盜賊之行為可也,且利既得而名亦隨之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