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爵秩類14


  ◎粵寇為其徒捐道府

  鹹、同間,捐納之風大開,遂為寇賊所利用。粵寇楊秀清於其隊中,挑取端正魁梧者百餘人,令其詭捏姓名籍貫,赴京捐輸,並指捐省分,至省候補,預伏內應。甚有捐至道府者,一時竟無從查察也。

  ◎捐生以武陽山會為最多

  自鹹、同以迄光緒,其間捐例迭開,納粟入官之徒,各縣皆有,多至恒河沙數,而以武進、陽湖、山陰、會稽之捐生(無論官職大小,納捐時均稱捐生。)為尤夥。蓋武陽人之以官為市,甚於他省,呼朋引伴,聲應氣求。光緒丙午,戶部奏請停止實官捐輸,於是各省捐生,亟乘未奉明詔(是年七月二十九日奉旨依議。)之前,爭先報捐,一時武、陽人士輸出之金殆五十萬,可謂巨矣。

  至於山、會,則吏部胥吏為其世業,諳悉捐例,某班之可壓某班,某輪之何時輪到,皆預知之,章程未布,儲金以待。故自身及戚友凡有捐納,無明珠投暗之失,其候選者,輒於第一卯得之。以是二因,各省之佐貳雜職,遂至如微生物之滋蔓,所在皆是矣。

  ◎各省候補情形

  光、宣間,各省官僚自道員以至未入流,多者可數千人,需次者日多,槁餓以死者所在皆有,其有勢力善運動者,則兼數差。一日,江西藩署忽貼有聯語雲:「有甚心兒,須向別處去;無大面子,莫到這裡來。」蓋不得志者之所為也。

  候補文官之多,莫如江寧。宣統末年,在江寧之候補道三百餘員,府、直隸州三百餘員,州、縣一千四五百員,其它佐貳雜職約二千餘員,冠蓋薈萃,備極一時之盛。顧此三數千候補人員與江甯所設差缺數目相較,僅能得三十與一之比例,蓋甯、蘇兩屬,僅轄道缺七,府缺八,直隸州三,廳三,縣六十七,若專以江寧而論,合道、府、廳、州、縣計之,不滿五十缺也。

  ◎文官各階之名稱

  文官本身得授之階,五品以上曰大夫,為誥授,正八品以上曰郎,為敕授,從八品正從九品曰佐郎,亦敕授。

  正一品曰光祿大夫,從一品曰榮祿大夫,曾祖、祖、父均得封。正二品曰資政大夫,從二品曰通奉大夫,祖、父均得封。正三品曰通議大夫,從三品曰中議大夫,祖、父均得封。正四品曰中憲大夫,從四品曰朝議大夫,父得封。正五品曰奉政大夫,從五品曰奉直大夫,父得封。

  正六品曰承德郎,從六品曰儒林郎,吏員出身者曰宣德郎,父得封。正七品曰文林郎,吏員出身者曰宣德郎,從七品曰征仕郎,父得封。正八品曰修職郎,從八品曰修職佐郎,父得貤封。正九品曰登仕郎,從九品曰登仕佐郎,父得貤封。此原則也。自捐例推廣,可照銜給封,可踰品請封矣。未入流無階。

  ◎將之名稱

  國初有五大臣、八大臣、十大臣、十六大臣,任兼將相,贊決軍國重務,然究以征討立勳為多。又有特授經略大將軍、副將軍、各路統兵大臣及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都統、步軍統領、左右翼總兵、前鋒統領、護軍統領、京旗副都統、散秩大臣,各省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提督、總兵等職,自提督總兵外,皆八旗專閫之將帥也。

  國初,綠營各官帶虛銜者,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以一二品為差,與師、傅、保銜之無職掌員額者同。至乾隆癸酉,裁之。

  ◎武官乘轎

  舊制,武官一品皆乘轎。高宗以滿洲大員皆宜習勞,將都統、將軍、提督等乘轎之制盡行裁革,惟領侍衛內大臣例無明文,向率以諸王、大學士兼之,未有單銜者,故皆乘轎。惟英誠公阿克棟阿無兼官,又貧乏,不能豢輿夫,獨乘車行。

  後超勇王拉旺多爾濟以足疾,足跛之七額駙喀爾沁貝勒丹巴多爾濟以擒逆犯成德受重創,皆奉特旨賜轎,繼者亦相率因之。嘉慶丙子冬,仁宗特旨罷斥,仍交部議處,自是,武官無坐轎者矣。

  ◎伊犁設官

  伊犁乃準噶爾建庭之地,乾隆乙亥,蕩平之。壬午,設伊犁將軍,建惠遠、惠寧二城。設將軍一人,參贊大臣一人,領隊大臣五人,分統滿洲、蒙古、綠營、索倫、錫伯、額魯特回民諸營,以扼邊防之要。其漠南去伊犁三千餘裡曰烏魯木齊,設都統一人,副都統一人,提督一人。掌漠南軍務,通北去驛路,實為新疆門戶重地。其北近哈薩克曰塔爾巴哈台,設參贊大臣一人,領隊大臣一人。扼外夷要路,其地西連哈薩克,北界俄羅斯,為二國郵貢要隘。哈薩克入冬後則遷幕於卡倫內避寒,暑夏始驅逐之,實北之關鍵也。其山南諸路最要者,曰喀什噶爾,設參贊大臣一人,幫辦大臣一人。與拔達克山接壤,風俗醇良,土地巴沃,所轄皆二和卓木遺氓。

  其北曰葉爾羌,其西南曰和闐,皆設辦事大臣各二人。惟司回民採辦玉石,以為貢獻。其地富渥,天時和暖,有類內地,非漠北窮荒比也。其南五百余裡曰烏什,曰庫車,曰阿克蘇,皆設辦事大臣各一人。為回部心腹之區,綏定保障,尤加慎重。其南曰吐魯番,設領隊大臣一人。其北曰古城,設領隊大臣一人,相傳為唐李衛公建節之所。乾隆時,迪化城督糧道永余齋從紀文達公昀議,因建城焉。曰巴里坤、哈密,後大學士溫福改為古城營,各設辦事大臣及營汛諸官。轉通糧帑,建牙設堠,鹹如內地焉。

  ◎漢人任都統副都統

  漢人之官副都統者,自康熙時陳昂始。昂,福建同安人。嘗從靖海侯施琅征臺灣,丙午,敘勳授職,洊至廣東副都統。又康熙辛卯,以陝西總兵陝人何天培為鑲白旗漢軍都統,尋補某處將軍,天培遂隸正白旗。自後溫州總兵李華,平陽總兵王應虎,皆漢人,相繼為福州副都統。平陽總兵後裁。

  ◎御前大臣

  寺人不許干政,命內務府大臣監之,而內廷事務特設御前大臣,皆以內廷勳戚諸臣充之。無定員,凡乾清門內之侍衛司員歸其統轄。每上出宮巡幸,皆櫜鞬扈從,代宣王言,名位優重,仿兩漢大將軍制而親密過之。初尚命軍機大臣代攝,仁宗親政,特分析之,體制尤正。

  乾隆時,命喀爾沁固山貝子紮爾豐阿兼之,其後蒙古藩臣有攝其職者。嘉慶初,特命睿恭王及定莊二王兼之。

  ◎領侍衛內大臣

  國初八旗諸將士,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為皇上自將,選其子弟曰侍衛。日侍禁廷左右供趨走者曰御前侍衛,稍次曰乾清門侍衛,值宿宮門者統曰三旗侍衛。設領侍衛內大臣六員,內大臣六員,散秩大臣無定員,俱以世蔭公侯勳舊大臣並王公子弟充之。其班列尚書下,侍衛躋三階,選其才俊者充隨印協理事務。班領十二員,(每旗四人。)掌文書政令諸事。凡六班,分奇偶以為離合,十二日為一轉。

  每班,先於圓明園直宿四日,入禁中直宿二日,餘六日為休沐之暇,更番輪直,行幸駐蹕宿衛,一如禁中制。扈從,則後扈二人,于御前大臣中簡之,前引十人,于內大臣、散秩大臣及御前侍衛中簡之。郊廟諸大祭祀,升殿慶賀,及巡幸殿蹕,回鑾日引導,常日駕出,則以侍衛二十員充前導。豹尾班侍衛隊,選功臣後裔十人,日派二十人直後左門。乘輿出入,以十人執豹尾槍,十人佩儀刀,侍於乾清門階下左右。

  駕出,侍衛殿于後,以領侍衛內大臣一人領之。巡幸方嶽、木蘭行圍,御前大臣、侍衛暨乾清門侍衛,均隨從輪直,侍衛以二班或三班隨從。日行二十人,前導左右各十人,名曰傍扈。(滿語曰費延吉。)豹尾槍殿如常制。次二班侍衛列隊後行,或內大臣散秩大臣一人,侍衛什長二人,率黃龍大纛行,其餘仍分令稽察踰越喧嘩者駐蹕行營,以內大臣一人、散秩大臣二人入直,分宿禦營兩廂。禦營黃幔城旌門以侍衛二十人四隅分宿,網城門內以侍衛什長三人率親軍校等三十人環拱宿衛。禦蹕圓明園日,以領侍衛內大臣一人、散秩大臣一人于朝房駐宿,禁城,則命內大臣一員代之。

  朝會班次,歲于十二月將應入座之一品武大臣、散秩大臣、前鋒護軍統領暨外省來京之將軍都統,開列職名進呈,恭候欽定。散秩大臣世襲者,缺出,移諮該旗,將應襲人員開送引見補授。其兼攝者,為上駟院侍衛,每旗七人,鷹鷂房、鶻房、十五善射、善騎射、善鵠射、善強弓、善撲等處,統於三旗。

  漢侍衛一甲一名者充頭等侍衛,一甲二名三名充二等侍衛,二甲則簡選三等侍衛,三甲則簡選藍翎侍衛。

  ◎楊芳授國什哈

  宿衛之臣,滿人輒除乾清門侍衛,其重以貴戚或異材乃擢御前侍衛。漢人輒除大門上侍衛,以領侍衛內大臣轄之,其有材勇,則擢侍乾清門,而班之崇極矣。惟嘉慶間楊勤勇公芳,特授國什哈,轄漢國什哈。

  ◎御前各職

  御前行走與御前侍衛同官而有別,外藩蒙古王公及貝勒、貝子、八分公則稱行走,滿洲則稱侍衛。侍衛有額缺,行走無額缺也。

  ◎十五善射

  國初定制,選王公大臣及滿洲武官中之善射者四十五人,善騎射者三十人,善鵠射者二十人,賞戴花翎。至八旗兵丁,則每旗各選善射者十五人,賞六品頂帶藍翎。凡皇上禦射,皆侍側,命射,則隨射之,名十五善射。

  ◎五旗為王府僚屬

  皇帝親將之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外,諸王親將之旗有五:曰正紅,曰鑲白,曰鑲紅,曰正藍,曰鑲藍。其五旗戶籍,皆為王公僚屬,沿左氏人有十等之制,遞為臣僕,升擢皆由王公掌之。

  承平日久,諸王習於驕汰,多虐其所屬,世宗憫之,乃命王府護衛諸官由本王遷擢,其餘悉隸有司,歲時慶吊趨謁,仍如制。其後護軍營操習,各用王府旗纛,存舊制也。

  ◎綠營虛銜

  國初沿明制,綠營總兵官有勳勞者,遞加都督僉事、都督同知、右都督、左都督諸名目,蓋即明五軍府官。其最優者始加將軍,如趙良棟勇略將軍、潘育龍綏遠將軍、楊捷昭武將軍是也。乾隆癸酉,高宗厭其名近偽,皆裁革,官提督為從一品,不尚虛銜矣。

  ◎綠營功加

  旗人從軍有功者,視功之優次,與之功牌,分三等級,凱旋日,兵部計敘功,與之世職。綠營則有功加之目,臨陣奮勇者,與功加一次,核計功加二十四次,始敘一雲騎尉,較之八旗功牌,殊為屈抑,是以世襲者少。高宗特頒恩旨,于陣亡人員一體予以世職,然功加尚未有及者。

  ◎武職借缺補署

  鹹、同以來,漢族武職以軍功保舉者至多,粵撚既平,位置不能盡,以一二品武職大員事力作自活者,不可勝計。蓋有官無祿,固不僅漢家之薄視邊功也。曾文正督兩江時,省有縫人某,日以一肩擔兩筐,擔頭掛一冠,乃紅頂花翎,若求沽者。

  一日,伺文正出,故招搖過市,沖其前導,從者呵之,文正知其欲有訴也,止從者,與之言,則曾以平粵寇功而累官提督者。文正念名器不可褻,而此輩又不可恝置也,乃謂之曰:「國家不能為君等增官,又不能使君等降品,故除拜有不及,非恩薄也。君以崇階執賤役,辱國而不足為己榮,自玷焉爾。今為君救困計,請以百金易翎頂,可乎?」某不得已,允之,欷歔取金去。

  翌日,上奏,遂請為借缺補署例,朝旨可之。故光緒初葉,江南有以提鎮而權千把者,蓋由此也。

  ◎特設江北提督

  光緒乙巳三月,裁撤江淮巡撫,改淮揚鎮總兵為江北提督。蓋江淮分省,江蘇京官爭言其治理不便,事下政務處。至是,奏請裁撤江淮巡撫,設江北提督,允之。乃以汴人劉永慶為江北提督,並加侍郎銜,江北文官亦為其屬,得轄治之。

  ◎掛印總兵

  明以公侯伯都督掛印,充各處總兵官,國朝仍明之舊而損益之。掛印總兵官凡九缺,宣化、大同、延綏、陝安、涼州、寧夏、西寧、肅州、臺灣、皖南凡十鎮。然有掛印之名,無將軍之號也。

  ◎陳春萬意外得總兵

  鹹、同間,湘、淮軍興,削平粵、撚、回諸大亂,所保記名提督近八千人,總兵二萬人,副將以下尤不可勝數,提鎮欲得實缺,非督撫密保不可。桐城陳春萬,農也,多力而有膽。同治初,投身湘軍,從戰至關隴,亦保至記名提督、巴圖魯、黃馬褂矣。左文襄喜其勇,然亦僅派充營官而已。文襄出關,陳營又裁,及文襄班師回,陳往見之,文襄向之賀。陳方驚異,文襄曰:「爾不知耶?爾之印視我印,大且倍也。」陳愈不解。

  文襄乃命設香案,命陳跪聽宣旨,始知已特簡肅州鎮掛印總兵。掛印總兵者,例得專折奏事,不受總督節制。時廷寄到已數日,正覓其人不得也。時文襄頗疑陳密求李文忠而得之,蓋因肅州鎮出缺時,例由文襄奏報,即隨折保二人以進,而皆未用也。

  後始知是日軍機開單呈請簡放時,德宗御筆蘸朱太多,朱點誤滴于陳名之上,上曰:「即此可也。」時人謂之曰意外總兵。

  ◎千把品級

  順治辛醜十二月,世祖始命給與千總、把總品級,千總為六品,把總為七品。

  ◎武官各階之名稱

  正官本身得授之階,正從二品以上曰將軍,正從四品以上曰都尉,正從五品以上曰騎尉,均為誥授。正從七品以上亦曰騎尉,為敕授。正從九品以上曰校尉,為敕授。

  正一品曰建威將軍,從一品曰振威將軍,正二品曰武顯將軍,從二品曰武功將軍,正三品曰武義都尉,從三品曰武翼都尉,正四品曰昭武都尉,從四品曰宣武都尉。正五品曰武德騎尉,從五品曰武德佐騎尉,正六品曰武略騎尉,從六品曰武略佐騎尉,正七品曰武信騎尉,從七品曰武信佐騎尉,正八品曰奮武校尉,從八品曰奮武佐校尉,正九品曰修武校尉,從九品曰修武佐校尉。

  ◎加級紀錄

  凡京外文武升任之官,前任所得,及恭遇恩詔,京察加級,不准其隨帶,俱改為紀錄一次。議敘加級題明隨帶者,准其隨帶,未經題明隨帶者,不准隨帶,改為紀錄一次。惟軍功議敘,加級紀錄,不論曾否題明,悉准帶於新任。

  至議敘加級改為紀錄之後,又經升任抵銷,餘剩紀錄,若系隨帶之級所改者,仍准隨帶,若非隨帶之級所改,在任時抵銷過一次二次三次者,升任概行註銷。若在任時所改,紀錄並未抵銷,祇準將紀錄一次帶於新任。至特恩賞加之級,及捐納加級,不准改為紀錄四次,此原則也。自捐例廣開,皆可輸資得之矣。

  ◎官員呈遞履歷

  文武官員參謁上司,例須呈遞履歷,以本身言,實缺之到任,需次之到省者均然,于上司之初至,亦如之。其所記載,大抵為姓名、省府縣、出身、官階、翎銜及曾任、現任之缺或曾充、現充之差,並加級、紀錄等。發端用「今開」二字,結尾用「須至履歷者」五字。

  以文職言,布政司於督撫,即須呈遞履歷,若武職之非有缺者,雖提鎮于督撫,於執掌兵權之文職,受其管轄者,不論其品秩相當與否,皆備履歷呈遞。

  ◎西藏設官

  西藏額設駐藏大臣二員,一正一副,均欽派,鎮守邊疆,袤延七千餘裡。每年春秋兩操,七月啟行,至後藏定日巡閱一次,九月回藏。二大臣輪值,一年報銷銀二千六百五十兩,月費各銀二百零六兩四錢零。糧務一員,專管支放糧餉,兼錢法事,轄本藏漢民。

  藏江以東即拉裡,糧員月費銀一百五十四兩五錢,因兼管鼓鑄,是以較多,自餘五台糧員,月僅支一百十六兩。夷情一員,為理藩院司員所派,管蒙古達木及三十九族。蒙古凡有土官缺出,聽夷情先行考送駐藏大臣衙門定奪。歲十月,各夷族應上貢馬銀兩俱於夷情衙門完納。

  番目,為辦事之噶倫蔔、噶布倫、管兵之戴琫等,由達賴、班禪選定,諮由駐藏大臣具奏,余由藏中自署。乾隆甲寅乃定官制,自三品至七品,給與頂戴,前藏官出缺,駐藏大臣會同達賴喇嘛選補,後藏官出缺,會同班禪額爾德尼選補,噶倫蔔以下番目及管事喇嘛,皆為駐藏大臣屬員,於是西藏官制定,而駐藏大臣之權亦愈重矣。

  噶倫蔔者,代達賴喇嘛理事者也。達賴喇嘛恒坐禪入定,事悉委之噶倫卜,或達賴年幼未滿十八歲,則噶倫蔔代掌宗教政治權,及達賴成年,當喇嘛大臣頭領及貴顯等前,奉還宗教及政治之玉璽。凡新立噶倫蔔,須經噶布倫大臣詳議,得布達拉宮神之托宣,乃由駐藏大臣奏准行戴冠禮。噶倫卜所屬,有書記官曰茶篩、財務官曰鍵持者二缺,茶篩管理玉璽。凡加士(書記之長。)所繕文牘,既呈達賴,達賴發交茶篩,即令用璽。苟不協,茶篩得拒卻之,仍交加士別擬。

  噶布倫(一作噶隆。)有四,統理兵馬刑名,中一為喇嘛。喇嘛坐首席,為寺院代表。噶布倫為終身之職,雖達賴亦不得左右之。遇出缺時,由噶倫卜選戴琫、仔琫、商卓特巴三人之名送布達拉宮,就神前蔔之。其官為三品,衣黃色,甚長,曰沙古希,冠蒙古帽。

  密琫,掌戶口冊,戴琫,主兵,皆五品。次曰加琫,次曰甲琫,次曰定琫。

  仔琫有三,商卓特巴有二,皆四品,總理金銀緞疋珍寶內庫之出納及鑄幣事。遇出缺,以業爾倉巴、協爾幫、大中譯等官升補,或以濟仲喇嘛升補。商卓特巴本即倉儲巴,以諸處皆有之,故特異其名。

  業爾倉巴有二,五品官也,掌徵收錢糧。出缺,以喇嘛補之。

  朗仔轄有二,五品官也,管理拉薩市政。

  噶廈、協爾幫,各有二,五品官也,任司法。

  達琫有二,為六品官,掌馬廠事。

  大中譯有二,六品,卓尼爾有三,達賴之傳事者也。小中譯有三,七品,屬於噶布倫,分掌文牘庶務。第巴以下,管達賴之雜事。

  歲琫,為達賴喇嘛起居之內侍。其次曰森琫,曰曲琫,司經卷。曰濟仲,司熬茶。諸人並佐班禪額爾德尼分掌後藏大小政務。

  碩第巴為五品官,管理劄什倫布市政。

  堪布,僧官之總稱也,前後藏皆同。管理寺院,講習經典,有總堪布、通巴堪布、達爾罕堪布之別。其品級自三品至八九品不等,惟以寺院之大小,喇嘛之多寡為差。

  劄薩克三人,乃濟隆第穆兩呼圖克圖及那門汗(一作諾門汗,位在呼圖克圖之次。)理事之大僧官也。傳譯語者曰羅藏娃。又有邊缺大營官、小營官,皆主地方及兵事。外有管門、管草、管粑糌、帳房、牛羊廠諸職事。此西藏官吏之制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