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帝德類2


  ◎世宗不喜諂諛

  世宗不喜諂諛之言,有所聞必斥之。雍正丁未正月,太常寺卿鄒汝魯進《河清頌》,中有「舊染維新,風移俗易」語,大怒,諭交九卿公同嚴審,定擬具奏。尋刑部請照律擬絞立決,得旨,著革職從寬免死,發往湖廣荊州府沿江堤岸工程處效力贖罪。

  ◎世宗慎于建儲

  世宗性雄猜,自以奪嫡踐位,恐兆爭端,乃於即位後禦乾清宮,召王大臣入,諭以「建儲一事,必須詳慎。聖祖既將大事付託朕躬,朕身為宗社之主,不得不早為計。今親寫密封,存之匣內,置乾清宮世祖禦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宮中最高處,以備不虞,永為定例。」諸臣奏:「聖見周詳,臣等遵議。」乃令諸臣退,惟留總管事務大臣,親書應立皇子名,密封錦匣收貯。

  ◎世宗密訓李衛

  李衛開藩滇中,世宗密諭之曰:「汝恃寵放縱,於督撫前粗率無禮,操守亦不能純,間有巧取,如此行為,大負倚任。嗣後亟宜謙恭持己,和平接物。」

  ◎世宗知崇正學

  雍正庚戌九月,重建闕裡文廟告成,黃瓦畫棟,悉仿宮殿制度,搏拊、干戚、尊俎、豆籩之器,頒自上方,世宗複以「崇敬正學」禦書碑文勒石。禮部奏請遣官祭告,特詔皇五子承命以行。

  ◎世宗朱批諭旨

  世宗慮本章或有漏泄,所有折奏皆可封達上前,幾暇披覽,或秉燭至丙夜。所批輒萬言,洞徹窾要,後付刻者,祇十之三四,其未發者,收藏保和殿東西廡中。

  ◎世宗追斥揆敘

  左都禦史揆敘,本諡文端,雍正朝追削,並諭令於墓碑上改鐫「不忠不孝柔奸陰險揆敘之墓」。

  ◎高宗初政

  高宗即位,承世宗嚴肅之後,以寬大為政,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汰僧尼之詔累下,萬民歡悅,吳中謠有「乾隆寶,增壽考;乾隆錢,萬萬年」之語。

  ◎高宗不忘本

  王大臣當從龍入關時,無不彎強善射,滿語純熟,居久之,多驕逸自安。高宗知其弊,凡射不中法者立加斥責,或命為賤役以辱之,鄉、會試,必先試弓馬合格,然後許入場,故勳舊子弟,熟習弓馬。金川、台匪之役,如明亮、奎林皆以椒房世臣用命疆場,上嘗曰:「周以稼穡開基,國朝以弧矢定天下,何可一日廢武。」

  ◎高宗嚴辦偽稿案

  乾隆壬申,有偽作孫文定公嘉淦奏稿者,稿幾累萬言,指斥乘輿,遍詆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徐本,尚書訥親等,傳播遐邇。事聞,上震怒,飭各省窮治,久不得主名,覆命尹繼善來京,隨同在京各大臣審辦,始訊出盧魯生、劉時達等會商捏造實情。

  奉上諭:

  「各省傳鈔偽稿一案,朕屢經降旨宣示中外,此等奸徒傳播流言,其誣謗朕躬者有無虛實,人所共見共知,不足置辯,而譸張為幻,關係風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為整飭。乃各省督撫僅視為尋常案件,惟任屬員取供詳解,過堂一審,即為歸案了事,以致輾轉蔓延,久迷正線,各省就案完結情形,大略不過如此。而在江西為尤甚,即如施廷翰案之張三、施弈度,江西承審各官草率錯謬,及到江南亦不能審出實情,幾認為捏造正犯,經朕命軍機大臣等審明昭雪。而千總盧魯生在江西兩次到案,俱被狡飾脫漏,又經軍機大臣從解京之書辦段樹武、彭楚白等供詞互異之處,細加窮詰,始將千總盧魯生、守備劉時達傳稿情節逐層究出。

  比盧魯生、劉時達先後到京,朕督令諸臣虛心研鞫,反復推求,始則藉端支飾,繼則混指同寅,既不能推卸傳稿實情,又不能供出得稿來歷,詰問再四,即各委之伊子,忍心害理,莫此為甚。迨情竭詞窮,始得其會商捏造種種奸偽情節,並將偽稿條款,逐一默寫;及其造謀起意,於破案後,商同借線揜飾情由,一一吐露,矢口不移。當此光天化日之下,乃有此等魑魅魍魎,潛形逞偽,實出情理之外。今不待重刑,供情俱已確鑿,殆由奸徒罪大惡極,傳鈔貽累多人,好還之道,自無所逃耳。

  盧魯生、劉時達,著議政王大臣大學士九卿科道會同軍機大臣再行詳悉研鞫,定擬具奏。至督撫為封疆大吏,不特此等大逆之犯,即尋常案件,孰非民生休戚攸關!而養驕飾偽,妄自托為敵體,可乎?此案若查辦之始,即行竭力根究,自可早得正犯,乃粗率苟且,江西舛謬於前,江南迷誤於後,均無所辭咎。江西近在同城,群衛弁騰口囂囂,毫無顧忌,串供借線,幾於漏網吞舟,厥罪較重于南省。解任巡撫鄂昌、按察使丁廷讓、知府戚振鷺,俱著革職拏問,交刑部治罪;總督尹繼善及派往江西同問之周承勃、高麟勳,俱著交部嚴加議處;錢度、朱奎揚等,尚與專委承辦者有間,俱著交部議處;至衛弁乃總漕專責,瑚寶亦不能辭責,亦著交部嚴察議奏。

  當日查辦之始,未知根源所在,須披葉尋枝,勢不得謂法不及眾畏難中止,以致顢頇之事,朕猶恐拖累者眾,屢經密諭各省督撫,分別發落,以省拖延,即武弁大員曾經私看者,亦悉置不問。然在伊等食毛履土,見此大逆不道之詞,當為痛心疾首,譬聞人詈其父祖,轉樂為稱述,非逆子而何!然使非有首先捏造之人,則伊等亦無從傳閱,是傳閱者本有應得之罪,不可謂彼所愚弄,而朕則憫其無知,譬子雖不孝,父不忍不慈。

  今首犯既得,不妨曲宥,除在京人犯已予省釋外,著傳諭各省督撫,通行出示曉諭,無論已未發覺,概行從寬免究釋放。凡屬此案例應擬罪人眾,蒙朕格外寬宥,務宜痛自改悔,動尊君親上之天良,戒造言喜事之惡習,安靜守分,庶不致良苗化為稂莠,永受朕保全愛養之恩。夫讒說殄行,為聖世所不容,奸頑不除,則風俗人心何由而正?而吏治狃于因循,尤關治道,朕宵旰憂勤,與諸臣共相敦勉者,豈肯稍存姑息,致啟廢弛之漸。將此一併宣諭中外知之,欽此。」

  先是,禦史書成不知大義所在,恐株連者多,奏請罷查辦。上以書成身為言官,不能備悉原委,遠方傳說更難保其必無浮議,褫其職。

  ◎高宗雪睿親王冤

  大兵入關,睿親王方攝政,薨後,議罪革爵。饒余郡王阿巴泰父子略定河北,征討吳三桂,累功封安親王,以後嗣依附廉親王允禩,世宗特斥其封。高宗夙知二王功高,於乾隆戊戌,特複睿王封爵,令其五世孫淳穎襲封,並命配享太廟;安王嗣封輔國公,以承其祀。

  ◎高宗書無逸以自警

  高宗於勤政殿扆間禦書《無逸》一篇以自警,凡別館離宮聽政處,皆顏「勤政」二字,燕居遊覽,無不以蒞政為務。後暮年少寢,乃默誦「無逸七嗚呼」以靜心。

  ◎高宗崇獎風雅

  高宗幾余覽古,篤嗜過於儒素。乾隆間,詔建七閣,用天一閣之式,內廷齋額,采知不足之名,范、鮑兩家均榮荷賜書,迭邀天藻也。

  ◎高宗邃於音律

  高宗邃於音律,凡樂工進禦鈞天法曲,時換新聲,每盼晴,則令奏月殿雲開之曲。

  ◎高宗斥世臣詩稿

  高宗駐蹕盛京,祗謁陵寢,以祭器潦草錯誤,革盛京禮部侍郎世臣職。又以世臣詩槁有「霜侵鬢朽歎途窮」之句,諭謂:「卿貳崇階,有何窮途之歎!彼自擬蘇軾之謫黃州,以彼其才其學,與軾執鞭,將唾而棰之。」

  世臣詩又有雲「秋色招人懶上朝」,諭謂:「寅清重秩,自應夙夜靖共,乃以疏懶鳴高,何以為庶寮表率。」

  詩又雲:「半輪明月西沈夜,應照長安爾我家。」諭以「盛京為豐沛舊鄉,世臣不應忘卻」。嚴旨斥責,即令滿員官盛京者各書一通,懸之公署。

  ◎高宗愛民

  高宗憂勤稼穡,每歲分命大吏報告水旱,地方偶有偏災,即特旨開倉廩蠲租稅,六十年如一日。甘肅大吏以冒賑致罪,後甘省複災,近臣有以前事言者,上曰:「朕甯使官冒賑,不使民枵腹也。」

  後諸詞臣有以禦制詩錄為簡冊進者,朱珪祗錄上紀詠水旱豐歉之作,名《孚惠全書》以進,上大喜,賜以詩扇,告近臣曰:「儒者之為,固不同於眾也。」

  ◎高宗臨政之年

  高宗內禪,聖壽八十有六,禦制詩《五過堯村城》一首,注雲:「昨歲讀蘇東坡書傳堯諮岳事,時年八十六,計予歸政年正與堯相同,實為厚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