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泊宅編 | 上頁 下頁
四二


  元豐初,盧秉提點兩浙刑獄,會朝廷議鹽法,秉請自錢塘縣楊村場上接睦、歙等州,與越州錢場等水勢稍淡,以六分為額;楊村下接仁和縣湯村為七分;鹽官場為八分;並海而東為越州余姚縣石堰場、明州慈溪縣鳴鶴場,皆九分;至岱山、昌國,又東南為溫州雙穟、南天富、北天富場十分,著為定數。蓋自岱山及二天富,皆取海水煉鹽,所謂「熬波」者也。

  自鳴鶴西南及湯村,則刮堿以淋鹵,以分計之,十得六七而已。鹽官、湯村用鐵盤,故鹽色青白,而鹽官鹽色或少黑,由曬灰故也。楊村及錢清場織竹為盤,塗以石灰,故色少黃,竹勢不及鐵,則黃色為嫩,青白為上,色黑即多鹵,或有泥石,不宜久停。石堰以東,雖用竹盤,而鹽色尤白,以近海水鹹故爾。後來法雖少變,公私所便,大抵不易盧法。

  且水性以潤下為鹹,其勢不少折,則終不可成鹽。安邑池鹽,以濁河曲折,故因終南山南風以成。若明、越、溫、杭、秀、泰、滄等州,為海水隈奧曲折,故可成鹽。其數亦不等,唯隈奧多處則鹽多,故二浙產鹽尤盛他路。自溫州界東南止閩、廣,鹽勝五錢,比浙賤數倍。蓋以東南最逼海,潤下之勢既如此,故可以為鹹,不必曲折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