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越筆記 | 上頁 下頁
卷六(3)


  ◎羅浮銅龍銅魚

  羅浮沖虛觀,當宋時,有道士于朝鬥壇下得銅龍六,銅魚一。細玩之,非金,非石,非銅鐵。其龍皆具四足而微鱗,魚則空洞,其中無孔。堅若窯瓷,輕如木葉。蓋神物也。蘇長公嘗以為異。

  ◎大甑

  廣州光孝寺有大甑,六祖時飯僧之用。大徑丈,深五六尺。韶州南華寺亦有之,大與相若。當飯僧時,城中人爭持香粳投之。

  ◎太平粵海二關

  粵東省境,北通西江、東浙、南楚諸處者為太平關,在韶州。其東南接諸洋面及粵西、閩、滇各省海運商販者為奧海關。各關口俱濱海岸。粵地出產繁多。陳若沖記中所雲「人物富庶,商賈阜通,故市中出納喧闐,盛於他處」。

  ◎十三行

  按餘靖《志》雲,番禺大府,號為都會,海舶貿易,商賈輻輳。今諸番歲攜(毛多)(毛羅)(毛華)(毛幾)諸物與中土互市,皆氈屬也。廣州城南,設有十三行(按十三行今實止八行,為豐進、泰和、同文、而益、逢源、源泉、廣順、裕源雲)。

  ◎花邊錢

  花邊錢以銀熔為錢樣,面有水草、燭臺諸紋,間有作人馬形者。邊輪有花,俗稱花邊錢。自洋外來,以便於鬻物,市中多用之。然內地亦能制,故真贗相錯雲。

  ◎端硯

  《嶺南雜記》:端硯出肇慶羚羊峽東。有上岩、中岩、下岩之別,有水坑、旱坑之分,有舊坑、新坑之目。其石之精粗美惡,人人聚訟,皆由身不至端溪,究莫能辨真石也。大約不論石之大小,眼之有無,細潤光嫩者為上。其發墨與否,久而後貴,初出未有不發墨也。其眼亦不論大小,以層次分明,色澤圓活者為佳。魏泰《東軒筆錄》雲:端硯有三種:石色青紫,襯手而潤,叩之清遠,有青絲圓小鴝鵒眼乃岩石。岩有上岩、中岩、下岩,品最貴。其次赤色,呵之乃潤,鴝鵒眼,色紫紋漫而大,乃西坑石。其下青紫色,向明側視,有碎星光點,如沙中雲母,幹而少潤,謂後曆石。《通志》,又據《嶺南雜記》雲,宋時舊坑今無所得石。至於城外廟前肆中所賣,皆屏風岩旱坑之石,即新坑不可得矣。按長安李觀察家藏一硯,當時以為寶。下刻字雲「天寶八年冬端溪東州石,刺史李元書」。劉原甫取視之,大笑曰:「天寶安得有『年』?自改元即稱『載』矣!且是時州皆稱『郡』,刺史皆稱『太守』,安得獨爾耶?」出《唐書》示之,莫不嘆服。

  ◎石墨

  陸應陽《廣輿記》:石墨出始興小溪中,長短如墨。人或取以畫眉。《通志》:一名畫眉石。顧微《廣州志》:懷化縣掘塹得石墨甚多,精好寫書。

  ◎丹砂

  《輿地志》:連昔昔產丹砂。按,葛洪修道羅浮山。鮑倩南海守絕粒,取白石煮食之。嘗夜訪葛洪于羅浮之沖虛觀。今蓬萊閣遺履軒乃二仙夜談之所。潘茂名煉丹高州之東山,服食仙去。何仙姑,增城何泰女,食雲母粉,遂得輕身往來羅浮山頂。

  ◎自鳴鐘

  《廣州志》:自鳴鐘出西洋,以索轉機,機激則鳴,晝夜十二時皆然。按自鳴鐘每交一時,又有眾音並作,鏗鏘如度曲聲,少頃乃止。今謂之樂鐘,又謂之八音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