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越筆記 | 上頁 下頁
卷六(1)


  ◎雌雄鐘

  五仙觀大禁鐘,洪武初永嘉侯朱亮祖所鑄,然不敢擊。歲乙酉,有司命擊之,城中嬰兒女死者千余。於是嬰兒女皆著絳衣,系小銀鐘以厭之。越一年城破,乃止勿系。鐘有雌雄,其雌者向飛入白鵝潭,往往與城中鐘相應。

  ◎銅鼓

  《通志》:銅鼓在南海廟中者二,大者徑五尺,高稱之,中空無底,鈕垂四懸,腰束而臍隆起,旁有兩耳,通體作絡索連錢及水瀫紋,色微青,豔若鋪翠。小者殺大者五之一,高亦稱之,制類大者。考《後漢書注》、《廣州記》,俚獠鑄銅為鼓。《宋史》,蠻號有銅鼓者,曰都老。今之銅鼓,蓋諸峒獠所遺。然今廟中所藏,內有鐫雲「漢伏波將軍所鑄」,何以稱焉。張穆《異聞錄》雲:昔馬伏波征蠻,以山溪易雨,制銅鼓。粵人亦謂雷、廉至交恥,海濱卑濕,革鼓多痹緩不鳴,無以振威,故伏波鑄銅為之,狀亦類鼓,名曰駱越之鼓。此又一說也。廉州有銅鼓塘,欽州有銅鼓村,靈山有銅鼓嶺,文昌、萬州亦有銅鼓嶺,皆以掘得銅鼓而名。廟中銅鼓一,得之唐節度使鄭絪所獻,一得之潯州知府所獻。

  ◎韶州鐵鼓

  韶州忠惠公祠有鐵鼓。一面微損,擊之有聲。先時,江中有一蛟,舟行者多為所害,公以鐵為鼓及船,使役人乘之,一曰夜來往五羊,得蛟,斬之。至今蛟骨二段存祠中。

  ◎鐵柱

  《制略小志》載鐵柱十有二,周七尺五寸,高一丈二尺。五代南漢鑄建幹和殿,宋柯取其四植于帥府正廳。今藩廨鐵柱其一也。一沒於城東濠,一沒于司直泥淖中,余莫知所在。

  ◎秦犧尊

  英德峽山廟有秦犧尊,製作奇古。嘗為權貴人取去,舟出峽,風濤大作,乃複還廟中。

  ◎瓊州鐺

  瓊州有黎金,似銅鼓而匾小,上三耳,中微其臍,黎人擊之以為號。此即鐺也。古時蠻部多以銅為兵,以銅為器。富者鳴銅鼓,貧者鳴鐺,以為聚會之樂。

  ◎番刀

  粵多番刀。有曰日本刀者,聞其國無論酋王鬼於,始生即以鑌鐵百斤淬之溪中,歲凡十數煉。比及丁年,僅成三刀。其修短以人為度,長者五六尺為上庫刀,中者腰刀,短小者解腕刀。初冶時殺牛馬以享刀師。刀師蔔日乃冶,以毒藥入之。刀成,埋諸地中。月以人馬血澆祭,於是刀往往有神,其氣色陰晴不定。每值風雨,躍躍欲出,有聲,匣中鏗然。其刀惟刻「上庫」字者不出境,刻漢字或八幡大菩薩單槽雙槽者,澳門多有之。以梅花鋼、馬牙鋼為貴。刀盤有用紫銅者,鏤鐫金銀者,燒黑金者,皆作梵書花草,有小七在刀室中,謂之刀奴。其水土既良,錘鍛複久,以故光芒炫目,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斷毛髮,久若發硎,不折不缺。其人率橫行疾鬥,飄忽如風,常以單刀陷陣,五刀莫禦。其用刀也,長以度形,短以趯越,蹲以為步,退以為代,臂以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萬人辟易,真島中之絕技也。其軟者,以金銀雜純鋼煉之。卷之屈曲如游龍,首尾相連,舒之勁直自若,可以穿鐵甲、洞堅石。上有龍虎細紋,或旋螺花,或芝麻雪花。礬之以金絲,礬則見所謂繞指鬱刀也。刀頭凡作二層。一層金羅經,一置千里鏡,澳夷往往佩之。又有兩刀如劍,隱出層紋,可沾積毒藥,然皆不可多得。外有紅毛西洋諸刀,鏤鑿亦異。其割食者,首以珊瑚琥珀嵌之,柄以金珠古窯鑲之,率奇瑰奪目,輕薄如紙,可割裁充文房玩器。有交蠻長刀,有槽無脊,輕利頗如日本,而精瑩鋼銳遜之。有苗刀,其紋以九簾為上,輕便斷牛。有交趾刀,甚長,亦有槽無脊,精美如倭,然亦不能多得。尋常戰鬥之用,惟以惠陽刀為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