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越筆記 | 上頁 下頁
卷三(3)


  ◎豐湖二泉

  惠州豐湖有二泉:曰清醒,曰古榕。清醒在豐湖南姚坑,泉口僅如盂,日汲數十石不竭。水比他泉稍重。古榕在湖峰西麓,迸出石隙甚芳冽,清醒則甘。然冬盡春初,古榕泉味複與清醒埒。清醒不變而古榕獨變,亦異甚。二泉因東坡在惠,改名西湖,今統名西湖。

  ◎壽泉

  壽泉井在興寧東二十裡。每大雨,諸坑塹濁水交流于井,井水獨清。土人名其地為井子唇。濁在唇而清在腹。汲者去其唇之濁,取其腹之清,味甚甘,飲之多壽,是曰壽泉。

  ◎三泉

  瓊州有三泉:其在府城東北者曰雙泉。相去咫尺,一甘一鹹異味。蘇子瞻名曰洞酌,有詩雲:「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其在州北郭三裡者,曰粟泉,出石罅中,甚甘。泉底多銀沙星有粟葉長青時時浮出粟米。啖之香美。子瞻名為粟泉。或曰,泉非真浮粟可食者也,泉脈上湧,細白沙累累若浮粟耳。

  ◎毒泉

  長樂有兩毒泉。其一在曾峒嶂下,相傳宋鄒太尉引兵征鐵板僧,去毒泉二尺許,以劍剸地,泉即隨劍入地不為害。一在黃□嶺,有軍士誤飲而死。文文山移營其上,禱而止之。曲江蒙浬驛對岸亦有毒泉,沾足潰爛。泉所注田數十頃,食其田穀者一二年輒死,號蠱毒田。斯乃地之孽氣所注也。安得有鄒文二公者以至誠消其患害乎?

  ◎九眼井

  九眼井在歌舞岡之陽,相傳尉佗所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稱佗飲斯水,肌體潤澤,年百有餘歲,視聽不衰。又嘗投杯于井,從石門浮出,舟人得之以為神,名越王井。《通典》謂南海有天井門。天井者越王井,門者石門也。井又名越台井以在越王台之下也。廣州諸井此最古,南漢主亦嘗飲之,號玉龍泉。其廣丈餘,有九孔,文石為蓋。汲者欲得井華,分綆而下,瓶罌各滿,毋相抵觸,人甚便之。自漢至今,以為尉佗之遺澤雲。

  ◎肇慶七井

  包孝肅為端州守,嘗穿七井。城以內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門外者,曰龍鼎岡井,民居環抱,清源滑甘,為七井之最。此都城來脈,山川之秀所發也。大凡幽溪邃澗之水,飲之消人肌體,非佳泉。佳泉多在通都大路之側,土肉和平而巽風疏潔,乃為萬灶所需,食之無疾。孝肅此舉,端之人至今受福大矣哉!君子為政,能養斯民於千載,用之不窮。不過一井之為,井亦何所憚而不為乎?《易》曰「君子以勞民勸相」,言鑿井之不可緩也。江城婦女,冒風雨出沒,在在皆然。惠州城中亦無井,民皆汲東江以飲。堪輿家謂惠稱鵝城乃飛鵝之地,不可穿井以傷鵝背,致人民不安,此甚妄也。然惠州府與歸善縣城地皆鹹,不可以井,僅郡廨有一井可汲而飲雲。

  ◎流杯曲水

  流杯曲水有二。其一在增城張老岩。石販斜鋪十餘丈,一水從石罅中流,縈紆百折。遊人每以小石障下流以畜其勢,乃兩兩夾水而坐,使人酌杯酒置上流,聽浮游所至,取而飲之。然有不得飲者,有一再飲者,有杯流至前、忽複流而之他者,有順流而下、忽複旋回而上者。於是譁然爭飲相歡以笑。其一在從化之北四十裡。一泉自山顛飛下,分為兩帶,上下凡二級,曰百丈帶。其深處匯為淵潭,不可測。淺者流離四出,引之可以浮觴。又龍門有聖漈嶺,流水九曲,注為飛泉百十丈。下成深潭,亦可以浮杯逐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