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能改齋漫錄 | 上頁 下頁 |
一則仲父二則仲父 |
|
王立之詩話雲:「或雲:『一則仲父,二則仲父』[8],可對『千不如人,萬不如人』。」予以為「一則仲父,二則仲父」,可對「千馮道,萬馮道」。蘇子由和東坡定惠院月夜詩有雲:「婁公見唾行自乾,馮老尚多誰定罵。」自注雲:「千馮道,萬馮道,此語乃舊傳也。」然五代有「一則任圜,二則任圜」之語[9],此亦可對也。 【8.「一則仲父,二則仲父」:《呂氏春秋·任數篇》:「有司請事于齊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請,公曰:『告仲父。』若是三,習者曰:『一則仲父,二則仲父,易哉為君!』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則難,已得仲父之後,曷為其不易也?』桓公得管子,事猶大易,又況於得道術乎?」】 【9.五代有「一則任圜,二則任圜」之語:《新五代史·唐臣傳·任圜傳》:「是秋,韋說、豆盧革罷相,圜與安重誨、鄭玨、孔循議擇當為相者,圜意屬李琪,而玨、循雅不欲琪為相,……重誨以為然。佗日,明宗問誰可相者,重誨即以(崔)協對。圜前爭。……議未決,重誨等退休于中興殿廊下,孔循不揖,拂衣而去,行且罵曰:『天下事一則任圜,二則任圜,圜乃何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