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能改齋漫錄 | 上頁 下頁
廋詞


  《太平廣記》引《嘉話錄》載:「權德輿言無不聞,又善廋詞。嘗逢李二十六於馬上,廋詞問答,聞者莫知其所說焉。或曰:『廋詞何也?』曰:『隱語耳。《語》不曰:「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此之謂也。』」已上皆《嘉話》所載。

  予按,春秋傳曰:「範文子莫退於朝。武子曰:『何莫也?』對曰:『有秦客廋詞于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三焉。』」〈《國語·晉語五》〉「楚申叔時問還無社曰:『有麥麹乎,有山鞠藭乎?』」〈《春秋左氏傳·宣公十二年》〉蓋二物可以禦濕,欲使無社逃難于井中。然則廋一字雖本於論語,然大意當以春秋傳為證。東坡和王定國詩雲:「巧語屢曾遭薏苡,廋詩聊複託芎藭[1]。」

  【1.芎藭: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葉似芹,秋開白花,有香氣。或謂嫩苗未結根時名曰蘼蕪,既結根後乃名芎藭。根莖皆可入藥。以產於四川者為佳,故又名川芎。《淮南子·卷十三·氾論訓》:「夫物之相類者,世主之所亂惑也;嫌疑肖象者,眾人之所眩耀。故狠者類知而非知,愚者類仁而非仁,戇者類勇而非勇。使人之相去也,若玉之與石,美之與惡,則論人易矣。夫亂人者,芎藭之與藳本也,蛇床之與麋蕪也,此皆相似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