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村輟耕錄 | 上頁 下頁 |
六七 |
|
卷十六 ◎陶氏二譜 宋泰山王質所著《雲韜堂紹陶錄》,錄中首載栗裡華陽二譜。惟先生之大節高風,流播千古,而質者乃能次第其出處。作為年譜,且以名吾書紹陶之志,是可尚已,遂錄於此雲。《書陶栗裡譜》元亮高風,發于宋晉去就之際。君曾祖事晉,懋著勳勞。自宋武帝芟元複馬,逆揣其末流,即不出。武帝將收賢士以系人心,見要亦不應。陶謝皆世臣,君世地色言俱僻,而靈運為武帝秉任。最後乃欲詭忠義雜江海遠師送君過虎溪,而卻靈運不入蓮社素心皆所鑒知,譜具左方。 △興寧三年乙丑(晉哀帝)君生於潯陽柴桑,今德安縣楚城市是。父軼名,命子詩雲:「於穆仁考,澹焉虛止。寄跡風雲,宜茲慍喜。」陶氏自侃以武功擅世,後裔稍襲故風,多流亂岐。蓋折翼之祥,發之旁派,傳淡,傳君父子,皆以隱德著稱。侃女適孟嘉,嘉女適君父,是生君。其氣所傳,造化必有可言者。 △大元元年丙子(晉武帝)君年十二,失母。祭妹文雲:「慈妣早世,我年二六。」 △大元九年甲申君年二十。失妾。楚調詩雲:「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妾翟氏偕老,所謂夫耕于前,妻于後,當是翟,湯家湯莊、矯、法、賜,四世以隱行知名。(亦柴桑) △大元十九年甲午君年三十。有《歸園田》詩雲:「誤落塵綱中,一去三十年。」初為州祭酒,當在其前,不堪,乃解歸。故雲:「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尋亦卻主簿。 △隆安四年庚子(晉安帝)君年三十六。五月,有《從都還阻風規林》詩。當是參鎮軍,銜命自京都上江陵,故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詩後。父在柴桑,故雲一欣侍溫顏,又雲「久遊戀所生」,父為人度不肯適都,當是已舍單行,見《還舊居》詩,軍僚差疆郡吏,故雲:「時來苟冥會,婉戀憩通衢。投策命晨裝,暫與田園疏。」 △隆安五年辛醜君年三十七。正月,有《遊斜川》詩雲:「開歲倏五十。」方三十七,作五日是。當是故歲五月還潯陽,今歲七月適江陵。有《赴假還江陵夜行途中》詩,留潯陽逾年,當是予告在鄉。至是,往赴,雲「閒居三十載」。自未參鎮軍以前,得三十六年,當是不堪勞役,遂起歸意。故雲:「詩書敦宿好,園林無俗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南荊。」《失父祭妹文》雲:「昔在江陵,重罹天罰。觸事未遠,書疏猶存。」當是妹自武昌報。江陵時,父在柴桑。 △元興二年癸卯君年三十九。正月,有《始春懷古田舍》詩,當是自江陵歸柴桑,複適京都。宅憂居家,思湓城,故有《懷古田舍》。又雲《良苗懷新》。十二月,有與從弟敬詩雲:「寢跡衡門下」,在都亦當是處野。 △元興三年甲辰君年四十。有《連雨獨飲》詩雲:「偭仰四十年」。有《飲酒詩》雲:「是時向立年,志氣多所恥。遂盡分然介,終死歸田裡」。當是在壬辰癸巳為州祭酒之時。所謂「投耒去學仕」,又雲:「冉冉星氣流,亭亭複一紀」。至是,得十二年。 △義熙元年乙巳君年四十一。三月,有《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當是故歲自都還裡即吉。庚子,始事鎮軍,繼事建威,中經罹憂。至是,得六年。複銜命至都,其家尚未歸柴桑。《還舊居》詩雲:「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往來時經鄉閭,不常留,稍成疏,故雲:「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履歷周故居,鄰老罕複遺。」至是,始定居,斷他適。十一月,有《歸去來辭》。 九月,家留柴桑,身往彭澤。至是,免歸。當是不堪軍役,故求縣。不堪縣役,故歸家。所謂「風波未定,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足以為酒,」少日,眷然有歸與之情,平生之志始決。見序及辭甚。失妹所謂情在駿奔,自免去職。是歲,劉將軍錄尚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