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部新書 | 上頁 下頁 |
戊(3) |
|
丞相乘肩輿,元和後也。 裴休大中中在相,一日賜對,上曰:「賜卿無畏。」休即論立儲君之意。上曰:「若立儲君,便是閒人。」遂不敢言。 長安戲場多集於慈恩,小者在青龍,其次薦福、永壽。尼講盛于保唐;名德聚之安國;士大夫之家入道,盡在鹹宜。 崔造將退相位後,言曰:「不得他諸道金銅茶籠子,近來多總四掩也。」遂複起。 柳芳與韋述善,俱為史學。述卒,書有未成者,皆續成之。 升平公主宅即席,李端擅場。送王相之鎮,韓翃擅場。送劉相巡江淮,錢起擅場。 武黃門之死也,裴晉公為盜所刺,隸人王義扞刃而斃。度自為文祭之。是歲進士撰《王義傳》者三之二。 李錡之誅也,大霧三日不開,或聞鬼哭。內疑其冤,詔許收葬。 都官故事,吏部郎中二廳,先小銓,次格式。員外郎二廳,先南曹,次廢置。刑部分四覆;戶部分兩稅;度支案郎中判入,員外郎判出。 舊說吏部為省眼,禮部為南省,舍人考功度支為振行,比部得廊下食,以飯從者,號「比盤」。 張直方者,世為幽帥,癖於鷹犬。後以昭王府司馬分務洛師,洛陽四旁翥者攫者見皆識之,必群噪長嗥而去。 長孫無忌奏別敕長流,以為永例。後趙公犯罪敕長流,此亦為法自弊。 江融為左史,後羅織受誅,其屍起而複坐者三。雖斷其頭,似怒不息。無何,周興敗。 魚思咺性巧,造匭函。 朱泚敗走,昏迷不辨南北,因問路于田父。父曰:「豈非朱太尉耶?」源休止之曰:「漢皇帝。」父曰:「天地不長兇惡,蛇鼠不為龍虎,天網恢恢,去將何適?」遂亡其所在。及去涇州百餘裡,泚於馬上忽叩頭稱乞命,因之墜馬。良久卻蘇,左右問其故,曰:「見段司農。」尋為韓旻梟之。 楊收之死也,軍容楊元價有力焉。收有子為壽牧,見收乘白馬,臂朱弓彤矢,有朱衣天吏控馬,曰:「上帝許我仇楊元價,我射中之,必死。」俄而價暴卒。 忻州刺史是天荒闕,蓋歷任多死。高皇時有金吾郎將求此官,果有蛇怪,後亦絕之。饒州余幹縣令宅亦如此。 天寶時翰林學士陳王友、元庭堅撰《韻英》十卷,未施行,而西京陷胡,庭堅卒。 文明已後,天下諸州進雞,牝變為雄者極多,或半已化,半死,乃則天之兆也。 馮袞給事親仁坊有宅,南有山,庭院多養鵝鴨及雜禽之類,常一家人掌之,時人謂之「鳥省」。 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奉,其國人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也。 宣皇在藩時,常從駕墮馬,雪中寒甚,困且渴,求水于巡警者,曰:「我光王也。」及以水進,舉杯悉變為芳醪。 明皇為潞州別駕,有軍人韓凝禮自謂知五兆,因以食箸試之。既而布卦,一箸無故自起,凡三偃三起。 徽安門,舊洛城北面最西門也。樓上元多雀鴿,後亦絕無。至清泰中,帝上此樓自焚,今俗謂之火燒門。 開元六年,西幸至蘭峰頓。乘輿每出,所宿侍臣皆從。既而馳逐原野,然從官分散,宰相即先于前頓朝堂列位,乘輿至,必鞭揖之方入。是日,上垂鞭盛氣,不顧而入,蘇宋懼。蓋怒河南尹李朝隱橋頓不備也,解之方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