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部新書 | 上頁 下頁
丁(2)


  會昌元年三月二十五日,敕以其日為老君降誕,假一日。

  陽城貞元中與三弟隱夏陽山中,相誓不婚,啜菽飲水。有蒼頭曰都兒,與主同志。

  李約為兵部員外郎勉子也,與主客員外郎張諗同官,二人每單床靜言,達旦不寐。故約贈韋徵君況詩曰:「我有中心事,不向韋三說。秋夜洛陽城,明月照張八。」

  鄭畋字台文,亞之子也。亞任桂察時生,故小字桂兒。

  薛收與從父兄子元敬、族兄子德音齊名,時人謂之河東三鳳。

  鄭俶依陽城讀書,經月餘,與論《國風》,俶不能往復一辭,因縊于梁下。城哭曰:「我雖不殺俶,俶因我而死。」為之服緦麻。

  裴談過蘇瑰,小許公方五歲,乃試庾信《枯樹賦》。將及終篇,避談字,因易其韻曰:「昔年移柳,依依漢陰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潯潭。樹猶如此,人何以任堪。」

  中書令李嶠有三戾:性好榮遷,憎人升進;性好文學,憎人才華;性好貪濁,憎人受賂。

  肅皇嘗舉衣袖示韓擇木曰:「朕此衣已三浣矣。」

  封德彝即楊素之婿,素為僕射,嘗撫其座曰:「封郎必居此座。」後果如其言。

  天下貢賦,惟長安縣貢土,萬年縣貢水。

  開元十八年,蘇晉為吏部侍郎,而侍中裴光庭每過官應批退者,但對眾披簿,以朱筆點頭而已。晉遂榜選門曰:「門下點頭者,更引注擬。」光庭不悅,以為侮己。

  景龍以來,大臣初拜官者例許獻食,謂之燒尾。開元後亦有不燒尾者,漸而還止。

  長慶初,每大獄有司斷罪,又令給事中中書舍人參酌出入,百司呼為參酌院,今審刑院即其地也。

  李翱在湘潭,收韋江夏之女于樂籍中;趙驊亦於賊人贖江西韋環之女。或厚給以歸親族,或盛飾以事良家。此哀孤之上也。

  禮部駁榜者,十一月出。粗駁者,謂有狀無解;無狀細駁,謂書其行止之過。

  兩省諫議,無事不入。每遇入省,有廚食四孔炙。

  中書舍人時謂宰相判官。宰相親嫌不拜知制誥,為直腳。又雲:「不由三事,直拜中書舍人者,謂之撻額裹頭。」

  天寶五載,巴東石開,有天尊像及幢蓋。

  盧從願景雲中典選,有聲稱。時人曰:「前有裴、馬,後有盧、李。」裴即行儉,馬即馬載,李即朝隱。

  上元二年夏,于景龍觀設高座,講論道、釋二教。遣宰臣百僚,悉就觀設齋聽論,仍賜錢有差。

  貞元二年,江淮運米,每年二百萬斛,雖有此制,而所運不過四十萬。

  王棲曜善射,嘗與文士游虎邱寺,平野霽日,先以一箭射空,再發中之。江東文士梁肅以下,鹹歌詠之。

  李輔國為殿中監,常在銀台門受事。置察事廳子數十人,官吏有小過,無不伺知。

  長安三月十五日,兩街看牡丹,奔走車馬。慈恩寺元果院牡丹,先于諸牡丹半月開;太真院牡丹,後諸牡丹半月開。故裴兵部憐白牡丹詩,自題於佛殿東頰唇壁之上。大和中,車駕自夾城出芙蓉園,路幸此寺,見所題詩,吟玩久之,因令宮嬪諷念。及暮歸大內,即此詩滿六宮矣。其詩曰:「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先開紫牡丹。別有玉杯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兵部時任給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