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埋憂集 | 上頁 下頁 |
蚺蛇 |
|
《水經注》:交趾金溪究山有大蛇,名曰蚺蛇。長十丈,圍七八尺。常在樹上伺鹿獸,鹿獸過,輒低頭繞之。有頃,濡濕訖,便食頭角。三月骨皆鑽皮出。山夷始見蛇不動時,以竹簽簽蛇頭至尾,殺而食之,以為珍異。一說以婦人衣投之,則蟠而不起走,便可得也。 楊氏南裔《異物志》曰:「蚺惟大蛇,既宏且長。采色駁犖,其文錦章。食豬吞鹿,腴成養創。賓享嘉宴,是豆是觴。」言其養創之時,肪腴甚肥,可為賓筵珍味。惜其吞食鹿塚,逢足以供老饕之大嚼也。 蚺蛇大者,能吞鹿食人。性極淫,取婦人敝袴擲地,以首戴之,俯仰頓撼甚樂。捕之者,度其出入之地,先釘羅樁數行,狹僅容其身。壯士持橄欖棍伏其中,出一人於外,颺婦人裙褲招之,蛇即昂首高六七尺來追。人退入羅樁,蛇身既巨,到狹處曲折轉身不便,人持棍擊之,且擊且退,數人迭出,視其首俯地,則無懼矣。每擊一下,則皮肉皆縮。有一泡,死而血凝(即護身膽也),其力大減。多以亂真,真者值兼金。此《嶺南雜記》所言,與《水經注》合。惟《桂海虞衡志》言:蚺蛇大者如柱,常出逐鹿食之。寨兵善捕之,數輩滿頭插花,趨近蛇,蛇喜花,必注視,漸近俯其首。大呼「紅娘子」,蛇益俯其首不動。壯士大刀斷其首,眾悉奔散,遠伺之。有頃,蛇奮迅騰擲,道旁小木盡拔,力竭乃斃,一村飽其肉。其法更奇。然石湖所志,率經親歷,必非無據。 又按《嶺表錄異》雲:普安州有養蛇戶,每年五月五日,即舁蚺蛇入府,祗候取膽。余曾親見,皆於大籠中藉以軟草,盤屈其上。兩人舁一條在地上,即以十數拐子從頭翻其身,不得轉折。即於腹上約其尺寸,用利刃抉之。肝膽突出,即割下其膽,曝幹,以備上貢。即合內肝,以線合其瘡口,收入籠。或雲舁歸放川澤。據諸書所稱,蚺蛇力大若許,必不可以生而致。今觀此錄所載,則取之固自易易。其信然耶? 南裔《異物志》:蚺蛇牙長六七寸,土人尤重之,雲辟不祥,利遠行。賣一枚,值牛數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