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夢溪筆談 | 上頁 下頁
補筆談 藝文


  李學士世衡,喜藏書。有一晉人墨蹟,在其子緒處。長安石從事嘗從李君借去,竊摹一本,以獻文潞公,以為真跡。一日潞公會客,出書畫,而李在坐,一見此帖,驚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歸,取驗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李方知為石君所傳,具以白潞公。而坐客牆進,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跡,而以李所收為摹本。李及歎曰:「彼眾我寡,豈復可伸?今日方知身孤寒。」

  章樞密子厚善書,嘗有語:「書字極須用意,不用意而用意,皆不能佳。此有妙理,非得之於心者,不曉吾語也。」嘗自謂「墨禪」。

  世上論書者,多自謂書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語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嬙,容貌雖不同,而皆為麗人;然手須是手,足須是足,此不可移者。作字亦然,雖形氣不同,掠須是掠,磔須是磔,千變萬化,此不可移也。若掠不成掠,磔不成磔,縱其精神筋骨猶西施、毛嬙,而手足乖戾,終不為完人。楊朱、墨翟,賢辯過人,而卒不入聖域。盡得師法,律度備全,猶是奴書;然須自此入。過此一路,乃涉妙境,無跡可窺,然後入神。

  今世俗謂之隸書者,只是古人之「八分書」,謂初從篆文變隸,尚有二分篆法,故謂之八分書。後乃全變為隸書,即今之正書、章草、行書、草書皆是也。後之人乃誤謂古八分書為隸書,以今時書為正書,殊不知所謂正書者,隸書之正者耳。其餘行書、草書,皆隸書也。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雲:「陳倉石鼓文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苦縣,《老子朱龜碑》也。《書評》雲:「漢、魏牌榜碑文和《華山碑》,皆今所謂隸書也。杜甫詩亦只謂之八分。」又《書評》雲:「漢、魏牌榜碑文,非篆即八分,未嘗用隸書。」知漢、魏碑文皆八分,非隸書也。

  江南府庫中,書畫至多。其印記有「建業文房之印」、「內合同印」。「集賢殿書院印」,以墨印之,謂之金圖書,言惟此印以黃金為之。諸書畫中,時有李後主題跋,然未嘗題書畫人姓名;唯鐘隱畫,皆後主親筆題「鐘隱筆」三字。後主善畫,尤工翎毛。或雲:「凡言『鐘隱筆』者,皆後主自畫。後主嘗自號鐘山隱士,故晦其名,謂之鐘隱。非姓鐘人也。今世傳鐘畫,但無後主親題者,皆非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