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澠水燕談錄 | 上頁 下頁
貢舉


  國初,詔諸州貢舉人員群見訖,就國子監謁先師。迄今行之,循唐制也。

  蘇德祥,漢相禹之子。建隆四年進士第一人。登第初,還鄉里,太守置宴以慶之。樂作,伶人致語曰:「昔年隨侍,嘗為宰相郎君;今日登科,又是狀元先輩。」言雖俚俗而頗盡其實。德祥孫丕有高行,少時一試禮部不中,拂衣去,居洱水之濱,五十年不踐城中。歐陽文忠公鎮青,言於朝廷,賜號沖退處士。年八十餘卒。

  進士之舉至今,本朝尤盛,而沿革不一。開寶六年,因徐士廉伐鼓訴訟,帝禦講武殿覆試,覆試自此始。賜詩自興國二年呂蒙正榜始;分甲次自興國八年王世則榜始;賜袍笏自祥符中姚曄榜始;賜宴自呂蒙正榜始;賜同出身自王世則榜始;賜別科出身自咸平三年陳堯諮榜始;唱名自雍熙二年梁顥榜始;彌封、謄錄、覆考、編排,皆始于景德、祥符之間。

  唐制,禮部試舉人,夜試以三鼓為定。無名子嘲之曰:「三條燭盡,燒殘學士之心;八韻賦成,笑破侍郎之口。」後唐長興,改令晝試。侍郎竇貞固以短晷難成,文字不盡意,非取士之道,奏複夜試。本朝引校多士,率用白晝,不復繼燭。

  雍熙中,著作佐郎樂史特賜進士及第,詔附于興國五年第一等之下。賜第附榜始於此。

  太宗朝,趙昌國者自陳乞應百篇舉。帝親出五言四句為題,雲「秋風雪月天,花竹鶴雲煙。詩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凡二十字,字為五篇,篇四韻。至晚,僅能成數篇,辭意無足取。亦賜及第,用勸學者。

  真宗朝,錢希白賢良方正擢第;慶曆中,子明逸子飛、彥遠子高相繼制舉登科。嘉祐末,蘇軾子瞻、弟轍子由同年制策入等。衣冠以為盛事。故子高謝啟雲:「兩朝之間,相繼者父子;十年之內,並進者弟兄。」子瞻《汝州謝表》曰:「兄弟並竊于賢科,衣冠或以為盛事。」而子瞻入等尤高,故其謝啟曰:「誤玷久虛之等。」希白從孫藻,皇祐五年登進士第。是年說書中選。後十年複登制科,其謝啟曰:「十年二第,屢玷于主司;一門四人,無替于祖烈。」

  咸平元年,開封發解以高輔堯為首,錢易次之。易有時名,不得魁薦,頗不平之,上書言試題語涉譏諷。輔堯亦請以解頭讓易。上命錢若水覆考。既而上以為士人爭進,幾不可長,止令擢文行兼著者一人為首。乃以孫暨為第一,輔堯次之,易第三,餘如舊。

  祥符二年真宗東封岱山,六月,放梁固已下進士三十一人及第。四年,祀後土于汾陰,十一月,放張師德以下三十一人及第。固,雍熙二年狀元顥之子;師德,建隆二年狀元去華之子。兩家父子狀元,當時士大夫榮之。甘棠魏野聞而以詩賀之曰:「封禪、汾陰連歲榜,狀元俱是狀元兒。」

  和魯公凝,梁貞明三年薛廷下第十三人及第。後唐長興四年,知貢舉,獨愛范魯公質程文,語範曰:「君文合在第一,暫屈居第十三人,用傳老夫衣缽。」時以為榮。其後相繼為相。當時有贈詩者曰:「從此廟堂添故事,登庸衣缽盡相傳。」

  嘉祐中,蘇轍舉賢良對策,極言闕失,其略雲:「聞之道路,陛下宮中貴姬至以千數,歌舞飲酒,歡樂失節。坐朝不聞諮謨,便殿無所顧問。」考官以上初無此事,轍妄言,欲黜之,仁宗曰:「朕設制舉,本待敢言之士。轍小官,如此直言,特與科名。」仍令史官編錄。

  張鄧公士遜,以監察禦史為諸科考試官,以舉子有當避親者,求免去,主司不從,真宗嘉之。自後,試官親戚悉牒送別頭考校,至今著為令。

  熙甯中,孔文仲舉賢良方正,制策入等,以忤時政,不推恩。孫靖公固言:「科舉徒取一日之長,言之虛華不足校。矧制舉本以求直言,豈以忤而黜之耶今朝廷以文仲之言足以惑天下,臣恐天下不惑文仲之言,而以文仲之黜為惑。」論者嘉之。

  慶曆五年,仁宗臨軒賜進士第,審刑詳議官祝諫侍廷中,男唐中甲科,次男虞、弟諮、一婿皆擢第,季弟許得同出身。每唱一名,即稱謝。是日,諫五拜殿下。仁宗以問近臣,對以皆子弟也,仁宗嘉賞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