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履園叢話 | 上頁 下頁
立品


  科名以人重,人不以科名重。旨哉是言。吾邑錫、金兩學儀門,前明時有「一榜九進士」、「六科三解元」兩匾,志一邑科名之盛也。本朝順治丁亥、己醜兩科,皆中十一人。自壬辰至甲辰六科中,有四鼎甲,壬辰狀元鄒忠倚,乙未探花秦鉽,己亥榜眼華亦祥,甲辰探花周弘。三元備焉。 (解元范龍,會元秦鉽。)前明未有此盛。康熙中修學,有欲易此二匾者,一士人爭之曰:「匾不可去也。九進士中有高忠憲,三解元中有顧端文,皆一代名賢,豈可去乎!」至今尚仍舊額。

  康熙初,有人見趙恭毅公申喬應童子試,儀容肅穆,言語安詳,寓一樓,終日兀坐,不聞有步履謦欬之聲。後中進士,官至尚書,立朝謇諤,為一代名臣。

  科第之得不得,在衡文之中不中,與其人之人品學問,原不相涉,不是中鼎甲、掇巍科者,就有學問也。梁溪雜事載:「明初開科時,諸生大比,文在高等者,必得縉紳三老保舉生平無過,方准入試,其結狀分欵至十餘條。永樂初,邑中有徐紹德者,以曾共倡女飲酒,為鄰人所詰,降廩不與試。」其遴選人材如此其重雲。

  狀元、會元、解元,雖三年內必有一人。然其名甚美,婦人女子皆所健羨。一隔數年,便茫然不復能記其名矣。須其人有功業文章膾炙人口者,方能流傳。即如三元,翁覃溪先生嘗考過,自唐至今計有十三人,所傳者惟宋之王曾、明之商輅而已。

  馮鈍吟先生嘗言:「子孫有一才人,不如有一長者,與其出一喪元氣的進士,不若出一能明理的秀才。」昔江陰有某進士者,少無賴,不齒于人。中式後,鄉人不禮焉。有一士人曰:「公等誤矣。凡人中過進士,原該稱呼老先生,譬如呼牛為牛,呼馬為馬,勢不能稱其為牛馬也。」故讀書人必先立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