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履園叢話 | 上頁 下頁
治庖


  凡治菜以烹庖得宜為第一義,不在山珍海錯之多,雞豬魚鴨之富也。庖人善則化臭腐為神奇,庖人不善則變神奇為臭腐。曾賓谷中丞嘗言京師善治菜者,獨推茅耕亭侍郎家為第一,然每桌所費不過二千錢,鹹稱美矣至矣。可知取材原不在多寡,只要烹調得宜,便為美饌。

  古人著作,汗牛充棟,善於讀書者只得其要領,不善讀書者但取其糟粕;庖人之治庖亦然。

  欲作文必需先讀書,欲治庖必需先買辦,未有不讀書而作文,不買辦而治庖者也。譬諸魚鴨雞豬為十三經,山珍海錯為廿二史,蔥菜薑蒜酒醋油鹽一切香料為諸子百家,缺一不可。治庖時寧可不用,不可不備,用之得當,不特有味,可以咀嚼;用之不得當,不特無味,惟有嘔吐而已。

  同一菜也,而口味各有不同。如北方人嗜濃厚,南方人嗜清淡;北方人以肴饌豐、點食多為美,南方人以肴饌潔、果品鮮為美。雖清奇濃淡,各有妙處,然濃厚者未免有傷腸胃,清淡者頗能自得精華。

  隨園先生謂治菜如作詩文,各有天分,天分高則隨手煎炒,便是嘉肴,天分不高雖極意烹庖,不堪下箸。

  易曰「尊酒簋二」,詩曰「每食四簋」。可知古人飲食儉約,不比今時之八簋十簋始為敬客也。

  僕人上菜亦有法焉,要使濃淡相間,時候得宜。譬如鹽菜,至賤之物也,上之於酒肴之前,有何意味;上之於酒肴之後,便是美品。此是文章關鍵,不可不知。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熊掌之味,尚亞於今之南腿,不過存其名而已。惟魚之一物,美不勝收,北地以黃河鯉為佳,江南以螺螄青為佳,其餘如刀魚、鱸魚、鯽魚、時魚、連魚、鯾魚,必各隨其時,愈鮮愈妙。若陽城湖之壯鰻,太湖之黿與鱉,終嫌味太濃濁,比之鄉會墨卷,不宜常置案頭者也。

  王輔嗣易經頤卦「大象」注雲「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蓋古來已有此語,食者不可不慎。如河豚有毒,而味甚美,當烹庖時,必以蘆芽同煮則可解,坡公詩雲「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蓋謂此也。蝦味甚鮮,其物是化生,螞蟻、蝗蟲之子一落水皆可變,煮熟時有不曲躬者不可食。鱠魚背脊有十二刺,應一年十二月,有閏則多一刺,如正月之毒在第一刺,二月之毒在第二刺,以此類推,有中之者能殺人,惟橄欖汁可解。雞味最鮮,不論雄雌,養至五六年者不可食。又如蠏者,深秋美品,與柿同食即死。

  刀魚本名鮆,開春第一鮮美之肴,而腹中腸尤為美味,不可去之,此為善食刀魚者。或以腸為穢汙之物,輒棄去,餘則曰:「是未讀說文者也。」案說文魚部鮆飲而不食,刀魚也。此魚既不食,穢從何來耶?故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飲食一道如方言,各處不同,只要對口味。口味不對,又如人之情性不合者,不可以一日居也。

  近人有以菓子為菜者,其法始於僧尼家,頗有風味。如炒蘋菓,炒荸薺,炒藕絲、山藥、栗片,以至油煎白果、醬炒核桃、鹽水熬花生之類,不可枚舉。又花葉亦可以為菜者,如胭脂葉、金雀花、韭菜花、菊花葉、玉蘭瓣、荷花瓣、玫瑰花之類,愈出愈奇。

  喜慶家宴客,與平時宴客絕不相同。喜慶之肴饌如作應制詩文,只要華贍出色而已;若平時宴飲,則烹調隨意,多寡鹹宜,但期適口,即是嘉肴。

  或有問餘曰:「今人有文章,有經濟,又能立功名、立事業,而無科第者,人必鄙薄之,曰是根基淺薄也,又曰出身微賤也,何耶?」餘笑曰:「人之科第,如盛席中之一臠肉,本不可少者。然僅有此一臠肉,而無珍饌嘉肴以佐之,不可謂之盛席矣。故曰經濟、文章,自較科第為重,雖出之捐職,亦可以治民。珍饌嘉肴,自較臠肉更鮮,雖出之家廚,亦足以供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