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履園叢話 | 上頁 下頁
嘉定錢氏兩先生傳


  錢民字子辰,嘉定人。年十三而孤,家奇貧,不得已,廢書學賈,久之乃歎曰:「世多妄人,求其不妄者,聖賢而已。」初名樞,嘗夢人教以名民,覺而思之,曰:「聖人與民亦類也。」遂易名,慨然有希聖之志。聞青浦有孔子衣冠墓,擇日齋戒,擬往謁。是夜又夢有告者曰:「汝能謝絕漢以來諸儒論說,乃可為學也。」自是始讀六經正文,題所居之室曰存養廛,端坐其中,學日益進。時陸稼書先生知嘉定縣,民謁之,議論多不合。人怪而詢之,則曰:「陸公從朱文公入,某從孔子入耳。」

  嘗與友人書,謂先聖之學,貴乎本末兼盡,始終有序。大學所謂知本者,知所作聖之基也。誠正者,為其作聖之功也。中庸所謂尊德性,先也,本也;道問學,後也,末也。即物窮理,其誤在於無本;六經為我注腳,其誤在於無末。論語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文公以為學者不可厭末求本,教人但學其末,是所謂其本亂矣。本亂而求末之治,豈可得乎?此未合于大學也。孟子曰:「堯、舜之知不徧物。」中庸曰:「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文公教初學者,即責以知既盡,而後意可誠。語類又雲:「格物者,窮事事物物之理;致知者,知事事物物之理。」如此則意之惑亂殊甚,又何可誠。且使堯、舜複生,亦恐知不徧物,況初學乎!此未合於孟子也。程子曰:「不必盡格天下之物。」又雲:「存心一草木器用之間。」如此而望有得,如炊沙而欲其成飯也。文公則曰:「上而無極,下而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未讀,即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即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即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件與他理會過。」愚意無極太極,是天人合一之學,學至有成,亦可自得。初學者學之,雖非先務,無傷也。草木昆蟲事物之眾,人無百歲壽算,何能一一盡之。孟子以為治天下不可耕且為,文公亦以為大臣不當親細務,奈何志在學聖,而反務盡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哉!此未合于程子也。

  又言今之學者,不知追求孔、孟之實,而只辨朱、陸之所以異,非聖學本務,去道甚遠。所以近世學文公者,止得念庵之學而已矣;學象山者,止得陽明之學而已矣。在朱、陸當日,雖有不同,亦不至相辟如明儒之甚也。學聖而相辟是務,故聖學日亡也。其議論類如此。民後以貧死,稼書先生嘗作錢子辰字說以勉之。

  錢王炯字青文,嘉定縣學生,少博學經籍,事父母以孝聞。其兄早歿,撫其孤成立。幼從太倉李景初課誦,李歿,無子,迎其妻黃氏,敬養三十餘年。及其歿也,為制喪服,葬而除之。嘗謂讀書必先識字,於四聲清濁辨別,無少訛溷。經史之外,旁及天文地學,以及蔔筮祿命之書,亦無不窮究也。惟不喜二氏之學,嘗雲:「仙言長生,佛言不滅,二者皆未可信。夫神依形以立,未有形去而神存者。今二氏之徒遍天下,卒無一人能見古仙古佛者,則長生非生,不滅乃滅也。孔子言疾沒世而名不稱,立德、立功、立言,吾儒之不朽,即吾儒之長生不滅也。」乾隆二十三年,有司舉鄉飲禮,延為大賓。知縣介玉濤問何以致壽,答曰:「某生平不知導引服餌之術,但文字外無他嗜好,未嘗輕易喜怒耳。」卒年九十二。以孫大昕貴,誥贈奉政大夫、翰林院侍讀,晉贈中憲大夫、詹事府少詹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