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蕉軒續錄 | 上頁 下頁
郭元登


  臨淮(今改鄉,屬鳳陽縣)郭登字元登,武定侯英之孫,正統時立,功麓川,曆官都督僉事,鎮大同,封定襄伯。英宗復辟,戍甘肅。憲宗成化初複爵,八年卒,贈侯,諡忠武。事詳《明史》本傳。

  登七歲能詩,及為將,拊循士卒,廉潔尚謀。也先之寇京師也,登率所部並糾集忠義,從雁門入援,先以蠟書馳奏,略雲:「敵馬長驅,三關失險,賊留連內地,為患匪輕。臣今悉起官軍民壯,入護闕庭,京兵擊於內,臣兵擊於外,使賊有腹背受敵之患,首尾不救之虞。」又曰:「忠誠切己,敢亡報國之心;成敗在天,不負為臣之節。」奏上,賊已退。

  登複上疏曰:「敵人雖回,離邊不遠。傳報有雲黃河已凍,且向延綏,青草漸生,再侵京闕。事雖未信,情亦可疑。」又曰:「推誠待下,側席求賢。擴天理、克人欲以成聖學之功;親君子、遠小人以收天下之望。」景帝曾優詔褒之。嘗憤贓吏病民,疏雲:「承平日久,人心驕逸。在官者既無廉恥之心,蒞政者惟肆貪婪之志。釀成污濁之風,致有邊疆之禍。」所言皆不愧古良將雲。著有《聯珠集》。《詠梟》一首,朱竹垞稱其直兼張、王、韓、杜之長。浚師讀其「豈有鴆人羊叔子,可憐憂國賈長沙」句,當時事艱難,慨然許身社稷,方之《小雅》,實未為過。李東陽但謂明之武臣能詩,無逾定襄,試取登詩較之,豈東陽諸人所能企及哉!

  茲就浚師所知者,略記於此,以補《明史》未備。鄭曉《吾學編》不為登立傳,亦殊忽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