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蕉軒續錄 | 上頁 下頁 |
夢觀集 |
|
余從海舶賈人購得《夢觀集》六卷,《釋如蘭》編次。 按:夢觀禪師名守仁,富陽人,發跡四明延慶寺,住持靈隱。洪武十五年,征授僧錄司右講經,甚見尊禮。三考升右善世。母歿,賜鏹殯殮。二十四年,主天禧,示寂。方正學先生撰其詩序雲:「五穀所以療饑,而水所以禦渴。人皆知五穀之用重于水也,不知五穀非水則不能成,生物之功反有急於五穀者。有水而無穀,則鳥獸之毛血,草木之膚實,或可治以養生,未有無水之地,能久存而不死者也。惟文與道也亦然。天下皆知道之貴于文也,甯知道非文則無所寓、而文有急於道者乎? 周衰以來,老、莊諸子發其術,著書者以百計,惟佛氏入中國稍後,而其術最奇。其閎詭玄奧,老、莊不能及之。然而世之學者,常喜觀諸子之書,至於佛氏之說,非篤好者,多置不省。何哉?豈非諸子之文足以說人,故人尤好之邪?佛氏之意蓋亦深遠矣,惜其譯之者不能修其辭也。以其所言之詳,使有能文者譯其辭,命文措制與諸子相准。雖阻遏諸子而行於世可也。其動物誘民,奚止若斯而已哉!蓋知道而不能文,其失蕪昧,而道不章;能文而不知道,其失荒鄙,而不足以立教。兼通而並至者,非奇傑之士不能也。 余行四方,與學佛者遊頗眾,其以知道自名者,則綴緝俚俗之說,以誑誣其徒,污穢煩褻,近於俳戲之語,謂道當若是,而不必乎文,或病其然,則絕去其教不省,而雕斫麗語曼辭以取容於世,心甚厭而非之。人咸誚餘不喜佛氏,亦有以致之耳。今年道錢塘,遇普福大師仁公一初,於其道甚習,出其文若詩,覽之持論深醇而不雜以他說,為辭富麗而不流於詭異。吾儒之工於言者,殆不能過。余喜與之值,師亦樂與餘言,然相宜,犁然相諧,然忘其所從之殊、所居之遠也。夫道固無窮,文亦無窮,能言斯道者,豈特古之人哉!暗乎而非隱也,茫乎而非誕也,杳乎微乎而非昧也,試歸而求之,餘不有得焉,則師得之矣。」此敘《遜志齋集》中無之,蓋先生文章遺失者多也。 夢觀曾從東維子(楊維楨)遊,故《題鐵崖餘山詩後》雲:「世無揚子雲,千載徒為爾。」又《鐵崖挽詩》雲:「舊業門生今幾在,下車空拜馬陵墳。」亦可知其淵源所自矣。集中各體均具清新俊逸之致,無元季纖巧結習。同時宗泐、道衍諸人,相與酬唱,雄壯遜泐、衍而風韻過之。五言如:「雨壑龍隨臥,晴林鶴共蜚」;「山川壯齊魯,河漢入青徐」;「煙村人語寂,雪徑虎蹄深」;「松風清客枕,花雨灑僧袍」;「畫意滄洲外,鄉心落照邊」;「溪雲千頃雪,松籟一庭秋」;七言如「雲銷碧海天無際,波撼金山地欲浮」;「百寶不如燕石貴,一錢誰買越江清」;「人因病久交遊絕,士到名成出處難」;「漢室將軍雙玉鬥,郭家天馬五花文」;「岩僧掃月千峰淨,山鬼吟風萬壑哀」;「故人消息雙魚素,遊子衣裳寸草心」;「瘦駝隨燕草,歸馬蕭蕭識漢旌」;「謫仙浩氣臨青海,賀老清風滿鑒湖」,奇超拔,不似衲子口吻。其和禦制《安南雲水僧》詩六首,有雲「茲行豈敢辭艱險,一葉輕舟出浪堆」,御筆為改「一葉帆飛白浪堆」,易三字而上句艱險之義始貫。 明高天縱之英,足使夢觀心折。是集《四庫》正存目中均不載。朱竹垞《明詩綜》但存如蘭,而無夢觀,殊令人不解。五百餘年複於海外得之,洵可寶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