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蕉軒隨錄 | 上頁 下頁
海洋記略


  《揚子法言》雲:「君子避礙則通諸理。理,勢所在有,未可一概論焉。」浚師官京朝十年,從事於洋務者七年,每于官文書中擇其事理之當否,審乎時勢之艱難,或存於心,或記于簡,其機密者不敢言,而其可言者要不外理、勢之兩途。昔程子謂宋世有不可及者數端,而其一曰待夷狄以禮。禮者,理也。我有理以通之,亦何患乎彼之無禮哉!尊周攘夷之義,無日不在士大夫心也。而所以尊之、攘之之道,又非徒士大夫空言塞責也。茲就見聞所及,錄於後,俾質諸世之講經濟者。

  「粵東准外國通商以來,惟英吉利國生理較大。向經該國設有公局,派令大、二、三、四班來粵經理貿易,其公司船每年於七八月間陸續來粵兌換貨物,至十二月及次年正二月內出口回國。該大班商人等,于公司船出口完竣之後,請牌前往澳門居住,俟七月八月間該國貨船至粵,該大班人等複請牌赴省料理。嗣因公司散局,大班不來,現值該國來船絡繹,商船人等實繁有徒,亟資鈐束,以期綏靖。今洋人義律領有該國公書文憑,派令經管商梢事務,雖核與向派大班不符,但不別有干預,似可量為變通。查照從前大班來粵章程,准其至省照料。」(道光十七年正月,廣督鄧廷楨奏摺)此英領事義律住廣東省城之始,今則建領事官署,盡河南沙面地基蓋造洋樓。而各省海關均有領事官署,且於京城設駐京全權大臣。

  中外諸洋,以老萬山為界。老萬山以外汪洋無際,是為黑水洋,非中土所轄。老萬山以內如零丁、九洲等處洋面,是為外洋,系屬廣東轄境。其逼近內地州縣者,方為內洋,如金星門其一也。(道光十八年正月,廣督鄧遷楨奏摺)

  太常寺少卿許公乃濟奏請收鴉片煙稅。道光十八年閏四月,鴻臚寺卿黃公爵滋奏請嚴禁,引余文儀《臺灣志》雲:「交留巴本輕捷善鬥,紅毛製造鴉片煙誘使食之,遂疲羸受制。」此禁煙之始。今鴉片煙仍弛禁而收稅。黃固正論,許官粵東監司久,所議亦不為無見。事激則變,《易》之戒履霜,信然。

  英義律之在粵也,曾言馬化倫系英國官目,來粵稽查貿易,令伊進省代具呈詞,免寫「稟」字。道光十八年七月,廣督鄧公廷楨奏聞。此洋官致督撫書函不稱「稟」之始。今條約中全權大臣等與部院督撫用照會,領事官以次用申呈。

  粵東陸路各口岸人煙稠密,良莠雜處,以潮州府澄海縣屬之汕頭、潮陽縣屬之達濠為最。今汕頭建有官署,惠潮嘉道往來於其間,而洋人入潮城之舉,迄未能阻。署粵東巡撫郭公嵩(燾)有言:「議款以後,內地府縣各城聽從遊歷,載在和約,諸君子嚴拒之之義,而先違諭旨。是彼之欲入城,其勢順;我之阻其入城,其勢已先處於逆。洋人通商汕頭,距潮州咫尺,商賈覷其餘利,而與之交易,工匠夫役受其雇值,而為之賓士,徒恃一二學者持不准入城之議,以求相勝,其言誠正,其氣已孤。」數語實為顛撲不破。

  道光十九年三月,林公則徐等奏:「躉船鴉片銷除淨盡,乃為杜絕病源。臣則徐當撰諭帖,責令各洋人將所有煙土盡行繳官。即於二月十三日據領事義律稟覆,向各洋人名下追究呈明,共有二萬二百八十三箱。」此查繳鴉片煙土之始,以後複陸續令其呈繳,並嚴定夾帶罪名。或者曰:「禁內地之吸煙,即不能不杜絕外地之賣煙,禁果行矣。內地無吸食之人,外來之煙土從何售賣?今乃勒繳煙土,彼商原為謀利而來,利不獲而並其本沒之,激之甚而反相陵者,勢也。文忠斯舉,不無遺憾。

  「番船初到時,先于虎門口外寄碇,如擔杆山、銅鼓洋、大嶼山、零丁洋、尖沙嘴、仰船洲、琵琶洲、上下磨刀、沙灣、石筍、九洲沙、瀝潭,仔雞頸等洋,皆向准洋船寄泊之所,此等洋面雖在老萬山以內,而老萬山並無口門,洋船必雇引水小船,報明引入虎門口內,停泊黃浦,始得開艙驗貨,按則報稅互市。其在虎門以外寄泊中路各洋者,皆未入口之船。」(道光十九年七月,廣督林則徐奏摺)據此,虎門乃天險也。險而能守,是在人事。

  「廣東水師大鵬營所轄洋面,延袤四百餘裡,為海船經由停泊之區。其尖沙嘴一帶,東北負山,西則有急水門、雞踏門,東則有鯉魚門、佛堂門,而大嶼巨島又在其西南。四面環山,藏風聚氣,波活浪靜,水勢寬深。就粵省海道而論,凡東赴惠、潮,北往閩、浙之船,均不能不由該處經過。尖沙嘴山麓有石腳一段,其形方長,官湧偏南一山,前有石排一段,天生磐固。兩處各建炮臺一座,聲勢既相聯絡,控制亦極得宜。」(道光二十年四月,廣督林則徐奏摺)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日,定海鎮臣張朝發與英人接戰,此洋人攻城之始。

  「定海、鎮海相距僅止百有餘裡,一帆可到。鎮海口直通內地,其要隘全在笠山外障,與招寶山及金雞山對峙,作為鈐口。」(道光二十年七月,浙撫烏爾恭額奏摺)

  欽差大臣左公宗棠曰:「泰西諸國以奇巧著聞,自唐以來,載籍詳之矣。惟火輪船之制,從前未有所聞。據彼中人言,近四十餘年乃始造成。以西曆推之,則道光初元前後也。」浚師按:道光二十年七月,廣督林公則徐奏稱:洋人先後來有車輪船三隻,以火焰激動機軸,駕駛較捷。此項船隻前曾到過粵洋,專為巡風送信。」蓋彼中曆千數百年研精覃思,發其奇秘,父以是囑之子,師以是望之弟,不至於極詣不止。黠哉!人巧乃奪天工。

  欽差大臣左公宗棠曰:「學習西洋制器,內地工匠執柯伐柯,所得者不過彼柯長短之則,至欲窮其製作之原,通其法意,則固非習其圖書算學不可。故請於船局中附設藝局,招十餘歲聰俊子弟,延洋師教之,先以言語文字,繼以圖書算學。學成而後,督造有人,管駕有人,輪船之事始為一了百了。如果有成,則海防、海運、治水、轉漕,一切歲需之費,所省無數。而內紓國計利民生,外消賊患樹強援,舉在乎此。」善哉言乎!同文館學習西洋文字之八旗俊秀,予曾曆試以各國洋字檔,均能通曉譯寫,此非其明效與?考試之奏,出臺臣、閣臣,發明《春秋》正論,事雖未罷,而有名無實矣。予嘗有句雲:「局外是非談似易,個中籌畫解原難。」知我乎?抑罪我乎?

  「杭州省城東面清泰等門,近臨錢唐江岸,江水南來北流,至艮山門之東北轉而向東,由鳳皇山鱉子門下注于海。兩岸漲沙,時坍時長,平日止通小船,遇有潮汛,微大船隻亦可乘潮而入。查得水面較窄,槍炮易施之潮神廟地方,為咽喉要路。」(道光二十年七月,杭州將軍奇明保等奏摺)

  道光間英人馬里遜能書漢字,義律亦英人,十余歲時前來澳門,有馬里臣者教以漢洋言語文字,管理貿易、帶兵等事,後為英國領事官,告示文字,悉出其手。英國兵船向泊離粵二萬余裡之孟甲喇、萬打喇沙等處,皆聽義律調遣。

  直隸總督琦善公奏摺中有雲:「該洋人呈閱所謂全句,其式圓而上有斑文,近似符。」不知全權者,乃彼國之全權大臣,洋人所謂保其自主之權而可以代其君主發號施令也。外國印信,或圓、或方、或長、或大、或小,無一定。從前止有洋字,今則加以漢字。凡和約等件,用蠟餅印成,堆出紙上。有斑文而似符者,實印信耳。當時未能考核。陶弘景所以致慨於一事不知也。

  嘉慶二十一年英國官羅鬥何、美士德等自北遣回,由內河逐站護送回粵,予曾遍訪其成案,竟未得見。

  《宋史·鄧肅傳》肅嘗言:「外夷之巧在文書簡,簡故速;中國之患在文書煩,煩故遲。」今之制輪船、修鐵路、設銅線,欲其速耳,不僅在文書一端也。署廣東巡撫郭公嵩燾曰:「鄙意欲仿宋、元遺制,稍加變通,於通商各口,設立市舶司,由督撫擇本地士紳為之,達其名於部,令海關量給經費,三年一更置而授以官。凡商民製造輪船,司其籍而稽其貿易之盈虛,其赴各國貿易者,由市舶司給照而移知各國領事,加勘合焉。凡與洋人貿易交涉事宜,悉聽理處。大者白於督撫,而課稅仍責之監督,市舶司不得干預,有營私者罪之。其餘出海各船,皆聽稽查。從前文武各官稽查海船出入舊例,悉罷除之。去官吏煩苛之政,而稍通以情;司海船修廢之籍,而務課以實。而後中國商民得以漸服官之約束,乃可推類以及洋人。其與修鐵道、銅線之屬,皆責成中國商民主之。而於所過關津市鎮卸載貨物,依課則徵稅。聞南海伍氏借修花旗鐵道銀一百萬兩,為花旗商民所推重。若一切由中國商民主持,則洋人之助工者,亦伍氏幫修鐵路之類也。中國之實情,計無有逾於是者。故各省官置輪船,一時之利也,可以議行;而使商民得公置輪船,永遠無窮之利也,一切皆可以是推行。官商各船運載貨物,沿海暢行,其有裨於國家之經費,亦必多矣。」予每讀之,輒為擊節。惜此議迄未有成。郭公又曾致予一書,亦經國之要務,藏之匣中,未敢宣播雲。

  江蘇巡撫李公鴻章曰:「西士出入中國,其書之譯行者,天算之外,有《奇器圖說》諸書。佛郎機各火器圖式,載于戚繼光兵書。佛郎機即法蘭西,以國名其炮也。而其數術,終明之世,抑不見用。我朝定鼎,確有見於中法之不合天行,首以西術列於台官。順、康之初,西士肩臂接于京師,仁皇帝特愛其術,童而習之。逮吳三桂之變,南懷仁時官欽天監監正,奉諭多造西洋輕便銅炮,以便攻伐,卒削平三藩。嗣以平定準部、攻金川、征緬甸、剿川、黔土司,皆以炮火隨征,所向克捷,於是有八旗火器營之設。耿光大烈,有自來矣。西人既受中國寵任,倡行耶穌之教,幾遍海內。物忌太盛,乾隆中乃有楊光先者著《不得已》一書,極言天主教之害。其言謂寧可天算違行,不可任用西士,學士大夫亦交口醜詆,於是嚴行驅禁,毀其堂宇,西士絕跡於中土者近百年。然台官循其法不能變,軍火利器依舊式製造,亦無奇巧變幻之方。孰意智巧之士,伏於海外,殫精竭慮,日新月異,其鋒馴致不可當,而中國未知也。然其法既出,亦必不能深自藏匿。某考道光初年英吉利猶入貢,間有小巧火器,載在《禮部則例》。揆其意,蓋隱然以此相炫耀。其時識者已為海洋抱隱憂,假令昔日體會仁皇帝聖人學于萬物之意,去短取長,則天主教自不妨禁,西士自不妨留。梯航踵接,必有如南懷仁能為中國效力製造,盡其思之所至,變化出之,安見輪船、硼炮、洋槍、銅帽之獨為外國擅絕也。至今日而楊光先《不得已》之論果何如哉?某每一念及,未嘗不歎一孔之儒,貽誤至此。是故火器之亟宜精學,非謂剿除賊盜少此不可,實則自強之道舍此莫由。」

  江蘇巡撫李公鴻章曰:「購買外洋各種軍火,盡心研究,略知端倪,又雇募精巧匠人,留心仿製,近來稍有把握。試將各局製造施放之有成效者,約略言之:一曰長炸炮,大者吃子至百餘磅,小者吃子至十餘磅。造炮之法,先鑄一實心大鐵塊,頭大尾小,外如塔形,鑄就後銼削炮質,先定何處為炮耳,何處為浮線,外面銼磨光滑,然後用鐵車對準中線,車空炮腹,由小而大,由淺而深,至近頭之處,鐵皮極厚,緣此處藥氣緊閉,其力甚猛,比藥在空地然者其力約加三十倍,愈近尾則力愈松,是以近口處鐵可稍薄。降而至受二十四磅彈、三十二磅彈之炮,則銅鑄、鋼鑄者尤妙。彈有空腹者,有實心者。空腹之彈,先制內模,搏沙為球,蒂系鐵絲,炭焙令沙燥,則內模成。次制外模,和泥為之,揉以稻穗,底蓋如一,刳其中令空,寬過內模二三寸,蓋端穿小穴,置內模於底而加蓋,則蒂端鐵絲貫出穴上,匠人將就鐵汁斜傾入穴內,俟滿,然後決去彈心內模之泥,而彈以成。彈口必用螺旋,冒以錫蓋,以免潮濕。彈口用引,或以銅,或以黃楊木,外國人擊遠敵用銅引,擊近敵用木引。中國仿製則用木引,較靈木引長二寸至四寸不等,首尾皆平圓,形如錐柄。引首圓徑約一寸,尾圓約七分,引首中鏇陷二分許,外備輪廓,中通而不到底。中通處入緩藥,陷深處施藥線。引旁穿細眼,或九、或十七、或二十一。其及遠之可稽算者,以二百步起,至二千一百步止。彈入炸藥後,木引配好舂緊,其口朝外。炮藥然時,其火焰包出彈子之外,初而然及木引首之藥線,繼而然及木引中之緩藥。如擊近,則就靠上之細眼鑽穿,火力行至此斜穿,然及炸藥,而彈炸矣。擊稍遠,則就中間之細眼鑽穿,再遠則就靠下之細眼鑽穿。時時較試,自有效驗。凡長炸炮之彈,皆下施木座,絡以馬口鐵,出口時勢才直而不偏。一曰短炸炮,身短而口哆,炮耳在後,形如怒蛙,俗名田雞炮,其口斜昂向天,故外國人又名天炮。分周天三百六十度八分之一為四十五度,炮口測准四十五度,不可時高時低,但以藥之多寡,定彈之遠近。從高墜下,落地開花。內地爐所制短炸炮,有受十八磅之彈,炮重不滿五十斤,用藥僅三兩許,遠及千余步,最為輕便。其次有受四十八磅之彈,有受一百零八磅之彈,用藥遞加,彈跡遞重。大約轟堅城,破炮臺,則用長炸炮,雷奔電擊,累累貫珠,擊厚攻堅,殆同摧枯。驚敵心,散敵陣,則兼用短炸炮,砉然中墜,勢若下石,洞垣穿墉,雖趨莫避。炮有不同,而用彈則一律,惟以瑩滑合膛為主。大約炮口徑一寸,彈必徑九分六厘,所爭不過一皮紙厚,藥氣不外泄,彈方能及遠有力。其餘各彈,有橢圓者,有頂銳而底平者,有首尾俱尖如橄欖形者,有雙層上實藥而下實子,中間以鐵皮者,又有洋鐵盒內藏群子者,又有菩提子彈,用繩絡大子,塗以漆,擊遠則四散者,又有腰包鍋中施鐵柱,內藏自來火,觸物而機自發者,又有三眼噴火子,用以燒物者。以上各種炸彈,皆可仿鑄。至如英、法近來新出之炮,有炮尾開門,決去螺旋以受彈者,其炮腹亦有螺旋藥,然則彈子旋轉而出,勢最猛烈而擊遠,名曰來福炮。又炮腹有火藥房,比長炮較短,而比短炮較長,名曰蒿勿惹炮。又有無雙耳,腹下有一圈,此乃擊近所用,名曰加鸞力炮。此皆妙品,最難仿製。某曾購有西人汽爐,鏇木、打眼、鉸螺旋、鑄彈諸機器,皆綰於汽爐。中盛水而下熾炭,水沸氣滿,開竅由銅喉達入氣筒,筒中絡一鐵柱,隨氣升降俯仰,撥動鐵輪,輪綰皮帶,擊繞軸心,彼此連綴,輪旋則帶旋,帶旋則機動。僅資人力之發縱,不靠人力之運動也。」

  《萬國公法》,美國丁韙良所譯,予與陳子敬、李叔彥、毛升甫三君竭年餘之力,為之刪削考訂,其中於中外交涉事宜,頗多可采。惟以鉤格磔之談,律以中華文字,不無勉強牽就,並有語氣不合處。有心者分別體會,未始不可據理論辯,因勢利導也。全書具在,披覽可知。

  《乘查筆記》斌君(斌椿)著,予曾為之校訂。所至者九國,但敘其程途之遠近,服禦之奇巧,大要仍不出《瀛寰志略》範圍。驗遊蹤則可,無甚關係處,故不具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