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劇談錄 | 上頁 下頁
潘將軍失珠


  京國豪士潘將軍,住光德坊。忘其名,時人呼為「潘鶻硉」也。本居襄漢間,常乘舟射利,因泊江壖。有僧乞食,留之數日,盡心檀施,僧謂潘曰:「觀爾形質器度,與眾賈不同,至於妻孥已來,皆享巨福。」因以玉念珠一穿留贈,雲:「寳之不但通財,他後亦有官祿。」

  旣而遷貿數年,藏鏹巨萬,遂均陶朱。其後,職居左廣,列第京師,常寳念珠,貯之以繡囊玉合,置之於道場內。每月朔,則出而拜之。一旦,開合啟囊,已亡失珠矣,然而緘封若舊,他物亦無所失。於是奪魄喪精,以為其家將破之兆。有主藏者,嘗識京兆府停解所由王超,年且八十已來,因密話其事。超曰:「異哉,此非攘竊之盜也,其試為尋之,未知果得否。」

  超他日因過勝業坊北街,時春雨新霽,有三鬟女子,年可十七八,衣裝藍縷,穿木屐,立於道側槐樹下。值軍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數丈,於是觀者漸眾,超獨異焉。

  及罷,隨之而行,止於勝業坊北門短曲,有母同居,蓋以紉針為業。超異時因以他事熟之,遂為甥舅。然居室甚貧,與母同臥土榻,煙爨不動者往往經旬,累日設肴羞。

  時有水陸珍異,吳中初進洞庭橘子,恩賜宰臣外,京輦未有此物,密以一枚贈超,雲:「有人從內中出。」而稟性剛決,超意甚疑之。如此往來周歲矣,超一旦攜酒食與之從容,徐謂之曰:「舅有深誠,欲告外甥,未知如何?」女曰:「每感重恩,恨無所答,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湯蹈火!」超曰:「潘將軍失卻玉念珠,不知知否?」女子微笑曰:「從何知之?」超揣其意不甚密藏,又曰:「外甥可尋覓,厚備繒彩酬之。」

  女子曰:「勿言於人,某偶與朋儕為戲,終卻還與,因循未暇。舅來日詰旦,於慈恩寺塔院相候,某知有人寄珠在此。」超如期而往,時寺門始開,塔戶猶鏁。女子先在,謂超曰:「少頃仰觀塔上,當有所見。」語訖而去,疾若飛鳥。忽於相輪上舉手示超,歘然攜珠而下,謂超曰:「便可將還,勿以財帛為意。」

  超徑詣潘,具述其事,因以金玉繒錦,密為之贈。明日訪之,已空室矣。

  馮鉞給事,常聞京師多任俠之徒,及為尹,密詢。左右引超,具述前事。訪潘將軍,所說與超符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