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椒生隨筆 | 上頁 下頁
海運


  海運漕糧,取其速而簡便也。後因黃河水歸故道,運路不通,遂歲以糧米航海由津運京。創自元之朱清、張瑄,本朝至道光間,乃屢行之。今則著為定章,無複河運之議。光緒紀元四月,劉侍禦(瑞祺)以河運暫停,由於運道難阻,奏請複行河運,依時舉行,以複向章,而維久遠一疏有雲:

  「臣查上年前督臣李宗羲等,奏將江北漕米改歸海運。原聲明俟山東治河事定,即複向章,誠以奏改海運者,權宜之議;酌複河運者,經久之模者也。而臣竊有慮者:李宗羲等奏陳江蘇、山東境內漕船難運情形,皆以黃水南趨為害。本年山東撫臣丁寶楨督辦堤工,實為不避艱勞,而于南趨溜勢能否全行挽救,尚未可知。設使黃流別繞,仍益南趨,一則淮揚漸受其患,欲為遮罩之計,只有堵閉一法,而江蘇境內之艱阻如故也。一則北流之水愈少,濟寧以北,難以借資浮送,而山東境內之艱阻如故也。治河未有定局,來年雖欲複河運,奚可得哉?

  昔孟子雲: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日以艱阻之故而停河運,此後恐因停河運之故,以致各工棄弛,節節淤塞,而艱阻日甚一日,是數百年之運道,自此馴就堙廢也,是南北之氣脈,自此隔而不理也。況乎海運非可常恃,本年運糧輪船,聞有沉覆之患,向之樂其便者,將來恐鹹憚其險,若不先事籌防於河運,力求擴充之道,何以重倉儲耶?臣明知河工辦理之難,經費之絀,而度勢審時,急務莫先於此。應請飭下管河諸臣,速查全河形勢,統籌疏治,為來年複行河運地步」等語。奉旨報可。

  憶少陵《後出塞》詩有雲:「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則海運自唐始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