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高坡異纂 | 上頁 下頁 |
張三豐 |
|
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張仲安第五子也。有仙術,所言時事,悉征驗,由是人多崇信之。元末居寶雞金台觀,忽留頌而逝。土民楊軏山買棺斂之,臨窆,覺棺中層動有聲,發視之,乃複生。以小鼓一腔,留其家。去入秦遊蜀,登武當山。時至襄鄧間,洪武二十四年,詔求之,不得。永樂中,上遣禮科都給事中胡濙、道錄任一愚、岷州指揮楊永吉,遍詣天下名山訪之。又敕正一道士孫碧雲,建宮武當候之,終不遇。天順三年,誥贈為通微顯化真人。天順末,或隱或見,有親問以大道者,專以仁義勸人。事皆先見,叩之回應。後往來鶴鳴山中,將半載,竟失所在。常至甘州張指揮家,遣一中袖,及葫蘆。 天順間,鎮守甘肅總兵官王敬患中滿疾。諸醫不能療,以中袖火煆服之愈。成化初,定西侯蔣琬為總兵官。宴守臣於幕下,集伶人搬演三度城南雜劇。時座客有談及三豐者,因出葫蘆傳玩之。忽自震碎所留楊氏小鼓,雖戛大鏞,不能混其聲,後亦亡去。嘗遊揚州瓊花觀,有題瓊花詩曰: 「璚枝玉樹屬仙家,未識人間有此花。 清氣不沾凡雨露,高標猶帶古煙霞。 歷年既久何曾老,舉世無雙莫漫誇。 便欲載回天上去,擬從博望借仙槎。」 語意清曠,若自況也。 余書三豐事,乃是懿州志中舊傳。因其詞近鄙拙,稍為刪潤入錄。初疑邋遢張別是一人,子業又持靈濟宮道士所藏刻本文皇禦書示予。但稱玄玄子,而不稱三豐先生。其時有張舉人維,乃尚質之弟也。自海南內徙當塗,其人酷慕神仙,亦雲,不能知,故不敢入並邋遢張亦不復別出。近讀《玉堂漫筆》載其說,晉蜀荊湘,皆文裕公,宦遊之地,所知必真,續錄于左。其中但曰:天師之後,與懿志不合,豈仲安即其苗裔耶?存疑可也。 《玉堂漫筆》雲: 相傳永樂初,遣胡忠安公巡行天下,以訪邋遢張仙人。即張三豐,名通,號玄玄子。天師之後,寓居鳳翔寶雞縣之金台觀修煉。洪武壬申,常應蜀獻王之召,辭還山,金時人也。都太僕玄敬嘗為予言,蘇城人家有三豐手筆,蓋與太保劉秉中,冷協律起敬,同學于沙門海雲者。南陽張朝用嘗記三豐遺跡雲,三豐陝西寶雞人,元時于鹿邑之太清宮學道,與朝用高祖毅相識,往來其家為親密。亦愛朝用之父叔廉,元末兵亂,叔廉避地寶雞。 洪武中,三豐亦來寶雞,與西關李道士白雲先生交契相厚。朝用時方年十三,三豐見之,問曰:「汝誰家子?」答曰:「吾父杜城張叔廉也,兵亂徙家於此。」三豐曰:「我張玄玄也,昔祏城時多擾汝家名毅者為誰?」答曰:「吾高祖也。」三豐曰:「吾曾見其始生時,童子其勉力讀書。後當官至三品。」越月,朝用與李白雲送之北去。見其行足不履地雲,朝用官詹事府,主簿。忠安公以其常識三豐。薦之為均州知州。與同往尋訪,竟無所遇而還。 十五年,文皇再遣寶雞。醫官蘇欽等,齋香書遍訪名山求之。又遣龍虎山道土奉書雲:皇帝致書真仙張三豐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嘗遣使致香奉書,遍詣名山虔請。真仙道德崇高,超乎萬有,體合自然,神妙莫測。朕才質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龍虎山道士,謹至香奉書虔請,拱候雲車夙駕,惠然降臨。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懷。敬奉書,或雲,此舉實托之以別有所為。忠安固別有密敕雲,又淮安王宗道,字景雲,學仙,嘗與三豐往來遊從。永樂三年,國子助教王達善以宗道識三豐薦。文皇召見文華殿,賜金冠鶴氅。奉書香遍訪於天下名山,越十年足跡滿天下,竟無所遇,而還覆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