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廣東新語 | 上頁 下頁 |
水語(2) |
|
潮 廣人以潮汐為水節。或日一潮而一汐。或日兩潮而兩汐。皆謂之節。其在番禺之都。朝潮未落。暮潮乘之。駕以終風。前後相蹙。海水為之沸溢。是曰遝潮。一歲有之。或再歲有之。此則潮之變。水之不能其節者也。若以歲之十月。自朔至於十有二日候潮。朔日潮盛。則明年正月必有大水。二日則應二月。日直其月。至於十有二日皆然。此亦潮之常而人罕知之。蓋水之神於節者也。然大率潮與月相應。月生明則潮初上。月中則潮平。月轉則潮漸退。月沒則潮幹。月與日會。則潮隨月而會。月與日對。則潮隨月而對。月者水之精。潮者月之氣。精之所至。氣亦至焉。此則水之常節也。蓋水與月同一坎體。故以月為節者。在在有常。而以日為節者。在在有變也。餘靖雲。月之所臨。則水往從之。故月臨卯酉。則水漲乎東西。月臨子午。則潮平乎南北。彼竭此盈。皆系于月不系於日是也。 張潮【張潮字允信。號春岡。增城人。湛若水弟子。有遊藝集。】謂潮者氣之所為。故謂潮應月可也。謂水往從月。潮系於月則不可。臨安志雲。潮汐往來。天地之至信。氣升而地沉。則水盈而為潮。氣降而地浮。則水縮而為汐。然謂水隨氣而往來可也。謂水因地而盈縮則不可。嘗有候二海之潮者。謂平於東者嘗先。平于南者嘗後。每差三時。又有謂北水南來則潮長。南水北來則潮落。夫潮長何以自北而南哉。蓋河圖一六水居北。後天卦位。坎亦居北。夫北。水之匯也。氣之關也。天地之喘息。一翕一張。而潮之長落因之。氣之張於地也。則水自北奔南而潮長。張之極。則水益南而潮平。張極而翕。翕則水北還而潮落。夫惟氣之張翕無停機。故潮之長落應期而不爽。若夫小大早晚之異。臨安志又雲。當卯、酉之月則陰陽之交也。氣以交而盛。故潮之大也。獨異于餘月。當朔望之日。則天地之變也。氣以變而盛。故潮之大也。獨異于餘日。蓋時有交變。氣有盛衰。其氣機一與月應。故謂海潮應月。理亦昭然。若夫踏殘之水。則天地餘氣。吸將盡而複出也。春夏晝有踏殘。晝之永也。秋冬夜有踏殘。夜之永也。永故餘氣複出也。若夜短則汐水無踏殘。晝短則潮水無踏殘矣。蓋皆乘氣而往來也。袁昌祚【袁昌祚字茂文。東莞人。與郭棐同修廣東通志。有莞沙文集。】雲。有人于北海往來。見正北一望。海皆平水無潮。返東北隅。始漸見潮有消長。蓋正北方位。先天為坤。後天為坎。皆天一始氣。潮從此生而常平。漸乃通諸四海。若迴圈然。大率應晝夜子午二氣為消長之候。有不盡由於月者。雖月常一月而一周天。潮亦常一日而一周地。然皆以先天之氣。流行於後天之方位。世儒烏所據而雲月配先潮配後也。 廣州潮 廣州潮。以朔日長。至初四而消。以望日長。至十八而消。謂之水頭。以初四消至十四。以十八消至廿九、三十。謂之水尾。春夏水頭盛於晝。秋冬盛於夜。春夏水頭大。秋冬小。故防倭者。自清明前三日。至大暑前一日。謂之春汛。春汛為大。以水頭故。言大汛也。自霜降前一日。至小寒前一日。謂之冬汛。冬汛為小。以水尾故。言小汛也。漁者歌雲。水頭魚多。水尾魚少。不如遝潮。魚無大小。遝潮者潮之盛也。一名合遝水。水之新舊者。去來相逆。故曰遝。遝。重遝也。當重遝時。舊潮之勢微劣。不能進退。魚去而複來。故多。魚大者始能乘潮。故大。遝潮者漁人所喜。又粵人以為期約之節。予有遝潮曲雲。與郎如遝潮。朝暮不曾暇。歡如早潮上。儂似暮潮下。又雲。兩潮相合時。不知早與暮。與郎今往來。但以潮為度。 瓊潮 瓊州潮。每月不潮不汐二三日。冬不潮不汐三四日。八九月潮勢獨大。夏至大於晝。冬至大於夜。二十五六潮長。至朔而盛。初三大盛。後漸殺。十一二又長。至望而盛。十八大盛。後又漸殺。大抵視月之盈虛為候。以為隨長短星者。妄也。以為半月東流。半月西流。亦非也。蓋地形西北高。東南下。瓊、雷兩岸相夾。見水長而上。則以為西流。見水消而下。則以為東流耳。然陳讓【陳讓。陽春主簿。】雲。天下潮汐消長皆同。惟瓊海兩岸。東西異流。每南岸水流東而長。則北岸水流西而消。北岸水流東而長。則南岸水流西而消。同此一海。兩岸異流。彼逆此順。然東流日僅廿四刻。西流則計時有九。又或數日不流。蓋伏流也。天妃廟碑言。十六七八九四日伏流可渡。至中流始有怒濤。乃東西合流處所。所謂中洋合巢浪也。過此可勿戒心。如風大則半日可渡。又歲三月二十三日。天妃渡海南。必有北風。舟楫宜候之。以是日須臾可渡。是日廣東邊海地。亦皆有風雨。 惠州西湖 羅浮介廣、惠之間。為二州所瞻。今行者歌雲。下不見羅浮是廣州。上不見羅浮是惠州。其厚址盤回數百里。支走通衢將並海。複奮起為揭嶺。其勢逆趨而上。蜿蜒不斷。至惠則攢巒迭巘。如扆如屏。為一城之擁蔽。其靈秀皆瀦於西湖。而惠環城皆水。龍川、淡水會為江。而縈于左。槎溪、濂泉匯為湖。而漾於右。右則密邇羅浮。為朱明之水所歸。於是湖遂為羅浮之有。而曰羅浮西湖。羅浮上有神湖、瑤池與海通。下有西湖與江通。以其在惠州西。故曰西湖。又以惠有豐山。自疆西迤邐而止於湖。而湖中之利弗禁。魚、鱉、菱、荷、蓴菜之屬。施於民者普。故曰豐湖。湖回環二十餘裡。分裡外湖。為三堤間之。水頗高。注江如建瓴。恃三堤以為蓄泄。故堤歲必修築。三堤各長裡許。有橋六。曲曲相通。中有漱玉灘、點翠洲、明月灣及大小島嶼。每當煙雨之際。乍有乍無。遠近望之。有海上神山之勢。吾粵故有三西湖。一在潮。一在雷。而以惠西湖為勝。子瞻以為不讓錢唐明聖湖雲。 樵湖 西樵下有湖。環山東南。隨水勢曲折而成。長亙六十餘裡。湛甘泉嘗標為二十八曲。與弟子棹歌其中。予追和三章。其一曰。二十三泉一半飛。飛為大小水簾肥。湖中盡是飛泉水。曲曲隨舟上翠微。山上有二十三泉。皆瀑布也。其尤大者水簾。其二曰。東北湖頭接白雲。東南湖尾大江分。諸峰不在煙波外。七十芙蓉總與君。山四圍皆江水。環有七十二峰。若芙蓉注其趺。故雲。其三曰。芙蓉一朵一飛泉。流作湖波蕩碧天。廿八花灣行不盡。江風吹上瀑花邊。山上又有天湖。方文襄嘗畜三瀑布為之。亦稱三瀑布湖。三瀑布者。其一出大科峰北麓為雙泉。流至雲表村為西竺泉。注于寶鴨池乃為瀑布而下。其一出小科峰北麓。合碧雲二泉注觀翠岩。又合紫雲溪。徑白山村、伏虎台乃為瀑布而下。其一出諸度坑。曆銀瓶、盤龍石而下。又有二小泉。一出盤龍石側。繞石泉書院門而東。一出後岡浮石。並會東澗之水而入天湖。天湖凡受大水三。小水二。煙波浩淼。望若無際。流至山下複為湖。下湖之水。即上湖之水也。每當雨過。輒有飛魚掛林杪。罾人截湖口而取之。湖口有方子釣台。予嘗垂竿其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