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廣東新語 | 上頁 下頁
山語(10)


  碧落洞

  英德之南約五裡。一石壁高千餘仞。上有洞曰碧落。循磴而上至一洞。其廣二丈。袤倍之。高四五之。從洞右仄行。未及半石斷。有飛梯出於壁外。閣道空懸。兩翼為楯檻承之。仄行複至一洞。兩壁牙交容一人。既束複舒。為虛樓一迭。一石吐出。上平下銳。可坐而臨水。從洞左仄行。又有虛樓一。其石皆如花草雲霞。所垂乳變態千萬。將雨則乳枝濕潤生雲。僧常熾火以辟雲。一水窪深二尺許。乳之涓滴所成也。有魚長數寸。見人弗畏。上有石棺。古仙人蟬蛻于此。蓋靈窟也。偽南漢命為雲華禦室。有記。唐人周夔為到難篇雲。湞陽之石室。兩崖卷束。勢合如屋。孱顏百間。開待朝旭。峭然嵐壁。宛矣仙躅。羽容霓色。霏遶瑤局。又謂。忽驚呀豁。危赴騰立。背倚青壁。久而汗浹。是此洞也。洞外峰巒四合。一屏前立。江光樹色。掩映虛無。境絕幽麗。

  穗石洞

  穗石洞。在會城坡山之下。坡山向在江幹。稱坡山古渡頭。山本不高大。為劉龑所鑿。今僅一培塿耳。昔有五仙人。持穗騎羊降此。仙人去而羊化為石。故名穗石洞。有一巨石。廣可四五丈。上有拇跡。跡中碧水泓然。雖旱不竭。似有泉眼在其下。亦一異也。城中天然之石惟此。余皆客石。

  甘泉洞

  甘泉洞。在增城東洲西嶺下。湛文簡之母陳。因禱是洞。生文簡。故文簡以為號。而建甘泉書院其上。其後文簡所至。輒為樓。名曰見泉。以示不忘所生之地。王文成【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諡文成。學者稱陽明先生。有王文成全書。】嘗至甘泉洞中。有題甘泉居詩雲。渴飲甘泉泉。饑餐菊坡菊。又雲。遙拜羅浮雲。奠以雙瓊環。洞去羅浮甚近。文成嘗與文簡相約。未及往遊。亦羅浮一憾事也。

  紫霞洞

  瓊州治南二裡蒼屹山之北。有紫霞洞。洞口一石版題曰。遠七裡。近七裡。不遠不近七裡。壁間複有盤龍屈曲自何起伏八篆書。郡人產子者。多鐫名石上。以朱塗之。謂可得長命雲。

  泐溪石室

  泐溪石室。在樂昌治西北三裡。其山曰泐溪嶺。泐溪在嶺下。嶺以溪名。石室亦如之。高三丈許。廣倍之。左右各有斜竇甚深。漸入若螺螄尾。一飛來碑。刻真武贊八句。字如岣嶁碑。不能盡識。雲飛自武當。有陸羽題名及樞室二楷書。字大四尺。右有石床。長二丈。平整可臥。其東四裡。又有岩。縱橫十字。平廣若大衢。名十字岩。橫者甚深。有地道可通泐溪石室。似有陰暉主夜。陽精主晝。形如日月。飛在玄空之中。流入洞天之內。其光明與外無別者。

  山火

  粵之山每夜多有火光。酈道元所謂熒台。若羅浮之珠燈是也。珠燈之出。大或丈許。小或六七尺。鐵橋、瑤石間。吞吐無常。每子夜日出。珠燈與相照耀。岩壑皆光。此皆山火之所為。俗以為火山。非也。然此乃陰火也。蓋山之陽火不可見。可見者陰火。以陰火故見於夜而有燈名。廬杭之野燈。常至萬炬。杖擊之。其光煠然。噫。吾直以流螢視之矣。

  山影

  龍川之霍山。當大旱時。有影出於天際。大小峰巒。與霍山一一相似。移時方沒。鄉人鹹曰。霍山影見。不出三日雨矣。凡山影在地不在天。在天之影。惟霍山為然。他處雲也。非山影也。霍山之影似雲而非雲。蓋霖雨之兆。其神氣有以異乎 群山也。予詩。山影在天知有雨。雲光如水似非晴。又雲。山因欲雨偏生影。影滿天邊不是雲。

  南嶺

  南嶺。在永安貉老坪東。去縣東南八十裡。其高四百餘丈。周百餘裡。四崇中衍。一路微通。險阻可據。舊有城。有守備官。有撫民通判公署。萬曆二年。分守嶺東道參議趙可懷議。歸善、海豐、永安、河源、長樂。皆岩邑也。賊今幸平。補牢是急。新田。海豐屏翰。南嶺。永安藩籬。宜城之。移惠參將于新田。兼制海豐、歸善。移惠潮守備於南嶺。兼制永安、長樂。蓋新田、南嶺在萬山中。昔為巨賊某某窟穴。諸巢環布。膏壤沃野。誠吭背之區。而扃鐍不可緩也。其形勢。新田宜城壘左。二水交流。南嶺城宜壘右。據高臨下。亦東西兩溪環之。但南嶺當永安、長樂之中。新田隃海豐而東。歸善懸隔西江。壘寨攢聚。何止百餘。此皆新撫之民。跛不忘起。而明溪之地。內可以控歸善。外可以接海豐。城之。與新田更戍便。當事者以眾建力詘。第城新田。令參將督捕通判戍之。城南嶺。戍以守備及撫民通判。奏可。萬曆四年。南嶺城及公署成。南嶺者。嶺東諸山最險要。宋文丞相天祥。常以景炎二年。兵敗於永豐空坑。十一月至循州。屯南嶺。三年二月。出海豐。三月。屯麗江湧。十一月。進屯潮陽縣。討賊陳懿、劉興。執興誅之。十二月十五日。聞元張弘范兵水陸並進。又入南嶺。柵險自固。鄒 渢、劉子俊以民兵至自江西。弘范步騎尚隔海港。懿道弘范濟潮陽。使弟弘正輕兵直指帳下。二十日。丞相方飯五坡嶺被執。渢自剄不殊。扶入南嶺。踰十日死。葉春及雲。永安有南嶺。南嶺有文信國、鄒處置之跡。邑若增而重焉。信國祠在南嶺城中。大均議以鄒 渢配享。渢死國在丞相之先。精靈與文公當長在此。文公為永安重。鄒處置詎不足以重永安乎哉。南嶺當丙寅歲。有李唐宗者。起兵據之。既敗。有司夷其城及公署。惟文公祠獨存。與五坡嶺表忠祠。巋然相望雲。又南嶺之西有簾紫嶂營者。在琴江丫髻峰東二十裡。文公亦常與鄒樞密 渢駐兵於巔。聞黃麂鳴。徙南嶺。故嶂又名黃麂嶂。亦曰聞麂。上有階石尚存。此皆忠臣之遺跡也。

  端州山水

  何磻雲。自廣州過三水縣而西。山石奇險。峽江屈曲。高嶺之上。小峰萬迭。聞斧聲丁丁。仰而矚之。乃辨樵子之與尺樹。儼在雲嵐開合間。長纖泝流。人百其力。舟行遲遲。看山良足也。過峽三十裡至煙蘿山。山半有束江亭。此為高峽口。牂牁西來。束以入峽故名。泉甘石潤最可玩。至端州北門。望有茂林飛閣為寶月臺。老樹參霄。日景微漏。北窗正對七星岩。南臨牂牁。江光明滅。蓋為郡城煙火所蔽。台下百頃洿池。時雨平堤。芰荷數裡。坐久涼生。非複炎境。二裡為七星岩。端州之山。近而易登者無若七星岩。平地自起小巒。白石如雪。一名玉屏。雨之所淋。黑若點漆。樹自石壁挺出。根無所著。而冬夏深翠自固。雖名七星。然大小不齊約八九巒。高者百仞。北海李邕鐫記石壁。風雨剝落。猶可辨識。有洞有泉。卻暑避喧。允為佳勝。

  韶陽諸峰

  自韶陽而下。多奇峰林立。狀如叢筍。插天爭出。橫斜離合不一。或有詩雲。應是籜龍爭化石。靈根一一長兒孫。予詩。削出枝枝是籜龍。無人道是一峰峰。山靈作意為韶石。欲使巉岩似次宗。次宗。華山也。

  東嶠

  粵有五嶺。大庾在最東。故稱東嶠。孫氏雲。東嶠在大庾縣南。巉崿橫雲。鬥上鬥下。初陟。彌望荒岡。登降。田疇靡靡。阡陌二十裡外。乃連峰側立。隔樹見行人累累從峰上度。將至嶺。削壁橫亙半空。鑿石開徑。然後可度。有卓錫泉涓涓出鑿中。分嶺兩注。漱石長鳴。嶺西下。深溪廣肆。砂樹平連。一一小岡起溪中。與怪石出沒。長松被阪三十裡。松聲隨流。波濤四起。一嶺南北。頓殊涼燠矣。故又稱涼熱山。

  石礪山

  石礪山。在番禺茭塘都。四周裹海。磅礡中流。外即牂牁大洋。中有石壁。蹲踞狀如獅子。獅腹中空。可坐六七人。飛泉百丈。為虎門捍山。一岩名錦廊。石如回廊。可百余步。形家以山為南海捍門。控制內外。險若金湯。故築城置堠。以為禦寇重地。予嘗有公揭雲。粵省靈秀。全注於牂牁巨溟。所恃獅石、虎門、南岡頭諸山。屹然橫峙。以峻外防。而留旺氣。所謂水口之重關。海門之金鎖非耶。乃有亡命奸徒。蜂屯蟻聚。鑿石網利。歲致金以十萬計。潛導番夷。陰藏劇盜。且運艘出沒。譏關難察。鑄錢賭博。多匿其間。為鄉村蟊賊。種種可憂。況山脈穿海浮沉。肺腑首郡。上則鴨墩、獨洲諸阜。下則五獸雄岡。靈氣泄藏。兆官民之災沴。下關崩陷。致形勢之不完。近者牛口一屯。噴流黃血。浮蓮一塔。迸出黑煙。崖傾石墜。歲歲壓死多人。鬼哭連村。山靈哮怒。沿茭塘一帶。五裡成淵。十裡成穀。閭井窪(穴臼)。墳墓傾沉。長此不止。勢必丘陵大小盡平。高者既下。下者豈能複高。風水既傷。淵藪未已。其為全粵禍患。曷可勝言。萬曆、崇禎間。屢行封禁。今複公然盜鑿。群豪虎視。莫可誰何。痛心疾首。其誰同此隱憂也哉。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