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廣東新語 | 上頁 下頁
天語(1)


  日

  羅浮稱朱明之天。日之初出。山上輒先見之。有見日台焉。俯臨三千餘仞。所處高。故所見早。人見之于旦於晝。予則嘗見之於中夜。求之於未出之前。得之於將出之際。為之恭敬導引。寤寐不遑。而取火氣之精。光明盛實。以麗其德焉。蓋夜中見日。自昔皆言羅浮之異。嘗有客宿於山巔。夜分見第三重峰有塊火。大如車輪。光怪回翔。與他火異。怪之。一客曰。此為天燈。久之當有雞鳴。所謂天雞也。梵書雲。日宮一樹而有雞王棲其上。彼鳴則天下雞皆鳴。天雞者。日中之雞也。已而空中果聞雞鳴。聲亮而長。則日出於蒼莽中矣。太白雲。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劉夢得雲。咿喔天雞鳴。扶桑色昕昕。子瞻雲。人間有此白玉京。羅浮見日雞一鳴。南樓未必齊日觀。郁儀自欲朝朱明。山故有二石樓。其南樓。則觀日之所也。然扶胥之口地以卑。而見日若淩倒景。比羅浮所見乃益奇。鬱溪【郁文初號鬱溪。湖廣蘄州人。順治時官肇慶知府。有周易鬱溪記十四卷。】雲。日自地出而行于水之外。水自天來而行於日之中。故觀日尤宜於水。扶胥者。廣東諸水之匯也。南海之神廟焉。其西南百步有一峰。巋然出於林杪。是曰章丘。俯瞰牂牁之洋。大小虎門之浸。驚濤怒颶。倏忽陰晴。洲島縈回。遠山滅沒。萬里無際。極於尾閭。誠炎溟之巨觀也。一亭在其上。以浴日名。吾嘗中夜而起。四顧寥寂。潮雞始聲。月影未息。俄而獅子海東。光如電激。由紅而黃。波濤蕩滌。半暈始飛。鴻蒙已辟。火雲一燒。天海皆赤。潮頭高以數丈。日體大可百尺。因詠子瞻坐看暘谷浮金暈。與白沙【陳獻章字公甫。新會人。從吳與弼講學。其學以靜為主。是廣東理學的一個學派。弟子甚眾。學者稱白沙先生。】赤騰空洞昨宵日之句。心蕩神搖。欲擬之而茫然未得也。蓋日之初出。其體甚大。故泰山記雲。日觀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所。而吾嘗舟出零丁。四更月上。忽見大洋東畔。湧出一山甚大。色深紅。其形如覆半月。舟人呼曰。日出矣。已而漸升。盡出水。約之尚可三五十丈。比泰山所見乃益大。又日中有青色四道。一直而三橫。其左一橫最長。欲出輪外。右二橫微短。皆以為樹也。予謂不然。蓋日以離為體。而震為用。離始乎震。日中之青。則震之象也。震為天地玄黃之始。玄出為青。青出為紅。紅轉為黃。青則火之始。紅則火之中。黃則火之終。鬱溪雲。凡月以玄為體而生光則白。金之生水也。日以黃為體而生明則紅。木之生火也。黃者離之元。玄者坎之元也。混沌之初。天欲開而一真之泄于坎為玄。地欲辟而一真之泄于離為黃。日也者。一真之泄於離是也。如曰日中有樹者。日以震生。震為木。而扶桑者。震木之大。在於海東。故鄭漁仲【鄭漁仲即宋鄭樵。 著通志。】雲。日在木中曰東。木。若木也。日所升焉者也。日中有樹。是或扶桑之影所入也。又日生於木。木者日之本。本在於日體之中。無象而有象者也。日體之大。則南方距日不遠。故見日大。南溟距暘穀不遠。故見日大。又見其外體。故大也。外體者明也。內體者光也。初出時先見其外體。明而未光。陰而未陽。為山林川澤之氣所映蓋。故大而且滄涼也。亭曰浴日者。淮南子雲。日浴于咸池。咸池者。暘穀也。凡日出之處。皆曰暘穀。南海陽明之穀。穀之大者也。書雲:宅嵎夷。嵎。海隅也。章丘在海隅。亦嵎也。嵎夷、暘穀。一也。日出於穀。而天下皆明。故觀日者必于穀。上有羅浮。下有章丘。於高見日之小。於卑見日之大。而皆在於夜中。然西樵亦有見日台。在大科峰頂。冬時日行南。無羅浮之蔽。則見日尤早。蓋月姤於午之半。故晝中生月。日複於子之半。故夜中生日。而夜中生日。天下惟泰山與羅浮見之。以邊大海也。西樵亦然。見日台猶之乎日觀也哉。

  戴日

  爾雅言。距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蓋南人最事日。以日為天神之主。炎州所司命。故凡處山者。登羅浮以賓日。處海者。臨扶胥以浴日。所謂戴日之人也。又日之所中。在其首上。故曰戴。其地亦曰日下。日下者。爾雅疏雲。去中國以南。北戶以北。值日之下。其處名丹穴是也。

  日南

  漢明帝時。合浦人張重為日南郡從事。舉計入雒。帝問重。日南郡北向視日也。對曰。天下北有雲中。南有日南。雲中非必在雲之中。日南豈必在日之南。日南之日。亦出於東耳。帝善其言。吾以為日南者。非在日之南。乃日在於南也。日南者。又天之南也。不曰天南。以其地在南方。積陽之極。人多文明。物多瑰麗。皆日之精華所發。故曰日南也。南方為離。離為日。以日名南。以其得日之多也。日出於南。是南為日之所有。月出於坎。是北為月之所有。日有其南。而月不得有。故曰日南也。又易稱。日月得天而久照。日得天之南。而天遂以南歸之。若天不有其南然者。故曰日南也。

  月

  南海水鹹。月出時。光照波濤。有如白日。蓋光生於鹹。鹹為火氣。月得鹹而益光。非月光也。鹹之光也。故曰。山之月光如水。海之月光如火。莊子雲。月固不勝火。非不勝也。為火之光所亂也。然吾意月之在南海也。得水之精十之四。得火之氣十之六。何也。月無光。以日而為光。日無光。以火而為光。日以火而為光。則月亦以火而為光也。又火無體。因物而為體。人心亦然。心體於物。而日體於火。月又體於日。則日者火之精。得之於晝者也。月者火之氣。得之於夜者也。故謂南海之水火水也。南海之月火月皆可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