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東軒筆錄 | 上頁 下頁
一五七


  慶曆中,呂許公夷簡罷政事,以司徒歸第,拜晏元獻公殊、章郇公得象為相,又以諫官歐陽修、餘靖上疏,罷夏竦樞密使,其他升拜不一。是時,石介為國子監直講,獻《慶曆聖德頌》,褒貶甚峻,而于夏竦尤極詆斥,至目之為不肖,及有「手鋤奸枿」之句。頌出,泰山孫複謂介曰:「子之禍自此始矣。」

  未幾,黨議起,介在指名,遂罷監事,通判濮州,歸徂徠山而病卒。會山東舉子孔直溫謀反,或言直溫嘗從介學,於是夏英公言于仁宗曰:「介實不死,北走胡矣。」尋有旨編管介妻子于江淮,又出中使與京東部刺史發介棺以驗虛實。

  是時,呂居簡為京東轉運使,謂中使曰:「若發棺空,而介果北走,則雖孥戮不足以為酷。萬一介屍在,未嘗叛去,即是朝廷無故剖人塚墓,何以示後世耶?」

  中使曰:「誠如金部言,然則若之何以應中旨?」居簡曰:「介之死,必有棺斂之人,又內外親族及會葬門生無慮數百,至於舉柩窆棺,必用凶肆之人,今皆檄召至此,劾問之,苟無異說,即皆令具軍令狀,以保任之,亦足以應詔也。」

  中使大以為然,遂自介親屬及門人姜潛已下並凶肆棺斂舁柩之人合數百狀,皆結罪保證,中使持以入奏,仁宗亦悟竦之譖,尋有旨放介妻子還鄉,而世以居簡為長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