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遠書城 > 筆記雜錄 > 大宋宣和遺事 | 上頁 下頁 |
二三 |
|
【宣和四年】 春正月,加梁師成開府。自來喚內侍官為宗臣,是時童貫為太師,領樞密院,恩同宰相;師成為開府,亦與宰相同職;每春秋大燕,巍然坐於執政之上,與人主講勸酬之禮。且家臣為師傅,于義尤悖。童貫領樞密,日欲宰相同班;後入內,卻換易窄衫,與群閹為伍。出則為大臣,當體貌之禮;入則為近侍,執使令之役,古所未見也。 夏四月,命童貫、蔡攸帥師巡邊。貫出郊,徽宗易服出郊,與童貫、蔡攸餞行。 五月,童貫兵與遼人戰敗,退保雄州。 九月,金使期會兵于中康。 * 先是朱勔運花石綱時分,差著楊志、李進義、林沖、王雄、花榮、柴進、張青、徐甯、李應、穆橫、關勝、孫立十二人為指使,前往太湖等處,押人夫搬運花石。那十二人領了文字,結義為兄弟,誓有災厄,各相救援。李進義等十名,運花石已到京城;只有楊志在穎州等候孫立不來,在彼處雪阻。那雪景如何卻是: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那楊志為等孫立不來,又值雪天,旅塗貧困,缺少果足,未免將一口寶刀出市貨賣。終日價無人商量。行至日晡,遇一個惡少後生要買寶刀,兩個交口廝爭,那後生被楊志揮刀一斫,只見頸隨刀落。楊志上了枷,取了招狀,送獄推勘。結案申奏文字回來,太守判道:「楊志事體雖大,情實可憫。將楊志誥劄出身盡行燒毀,配衛州軍城。」斷罷,差兩人防送往衛州交管。 正行次,撞著一漢,高叫:「楊指使!」楊志抬頭一覷,卻認得孫立指使。孫立驚怪:「哥怎恁地犯罪?」楊志把那賣刀殺人的事,一一說與孫立。道罷,各人自去。那孫立心中思忖:「楊志因等候我了,犯著這罪。當初結義之時,誓在厄難相救。」只得星夜奔歸京師,報與李進義等知道楊志犯罪因由。 這李進義同孫立商議,兄弟十一人往黃河岸上,等待楊志過來,將防送軍人殺了,同往太行山落草為寇去也。 * 是年,正是宣和二年五月,有北京留守梁師寶將十萬貫金珠、珍寶、奇巧匹段,差縣尉馬安國一行人,擔奔至京師,趕六月初一日為蔡太師上壽。其馬縣尉一行人,行到五花營堤上田地裡,見路傍垂楊掩映,修竹蕭森,未免在彼歇涼片時。撞著八個大漢,擔著一對酒桶,也來堤上歇涼靠歇了。馬縣尉問那漢:「你酒是賣的?」那漢道:「我酒味清香滑辣,最能解暑薦涼。官人試置些飲。」馬縣尉口內饑渴瘐困,買了兩瓶,令一行人都吃些個。未吃酒時,萬事俱休;才吃酒時,便覺眼花頭暈,看見天在下,地在上,都麻倒了,不知人事。籠內金珠、寶貝、匹段等物,盡被那八個大漢劫去了,只把一對酒桶撇下了。 直至中夜,馬縣尉等醒來,不見了那擔仗,只見酒桶撇在那一壁廂。未免令隨行人挑著酒桶,奔過南洛縣,見了知縣尹大諒,告說上件事因。尹知縣令司吏辨認酒桶是誰人家動使,便可尋覓賊蹤。把酒桶下驗,見上面有「酒海花家」,四字分曉。 當有緝事人王平,到五花營前村,見酒旗上寫著「酒海花家」四字。王平直入酒店,將那姓花名約的拿了,付吏張大年勘問因由。花約依實供吐到:「三日前日午時分,有八個大漢,來我家裡吃酒;道是往嶽廟燒香,問我借一對酒桶,就買些個酒去燒香。」張大年問:「那八個大漢,你認得姓名麼?」花約道:「為頭的是鄆城縣石碣村住,姓晁名蓋,人號喚他做『鐵天王』;帶領得吳加亮、劉唐、秦明、阮進、阮通、阮小七、燕青等。」張大年令花約供指了文字,將召保知在,行著文字下鄆城縣根捉。 有那押司宋江接了文字看了,星夜走去石碣村,報與晁蓋幾個,暮夜逃走去也。 宋江天曉卻將文字呈押差董平,引手三十人,至石碣村根捕。不知那董平還捉得晁蓋一行人麼?真個是: 網羅未設禽先遁,機阱才張虎已藏。 那晁蓋一行人,星夜走了,不知去向。董平只得將晁家莊圍了,突入莊中,把晁蓋的父親晁太公縛了,管押解官。行至中途,遇著一個大漢,身材迭料,遍體雕青,手內使柄潑鑌鐵大刀,自稱「鐵天王」,把晁太公搶去。董平領取弓手回縣,離不得遭斷吃棒。 且說那晁蓋八個,劫了蔡太師生日禮物,不是尋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約楊志等十二人,共有二十個,結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為寇。一日,思念宋押司相救恩義,密地使劉唐將帶金釵一對,去酬謝宋江。宋江接了金釵,不合把與那娼妓閻婆惜收了。爭奈機事不密,被閻婆惜知得來歷。 忽一日,宋江父親作病,遣人來報。宋江告官給假,歸家省親。在路上撞著杜千、張岑兩個,是舊時知識,在河次捕魚為生,偶留得一大漢,姓索名超的,在彼飲酒;又有董平為捕捉晁蓋不獲,受了幾頓粗棍限棒,也將身在逃,恰與宋押司途中相會。是時索超道:「小人做了幾項歹事勾當,不得已而落草。」宋江寫著書,送這四人去梁山濼尋著晁蓋去也。 宋江回家,醫治父親病可了,再往鄆城縣公參勾當。卻見故人閻婆惜又與吳偉打暖,更不采著。宋江一見了吳偉兩個,正在偎倚,便一條忿氣,怒髮衝冠,將起一柄刀,把閻婆惜、吳偉兩個殺了,就壁上寫了四句詩。若知其意,便看亨集,後有詩為證。 |
夢遠書城(my285.pro)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