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東南紀事 | 上頁 下頁
魯王以海(2)


  然是時,江楚、西蜀、兩粵、滇、黔,皆受唐王詔朔,獨浙東以監國在先,義旗分豎,不宜降屈,天下多不直魯王。後金保入閩複來,上啟力爭,以為:「更始稱尊,劉演止居大司馬之位;湘陰繼統,劉崇亦守節度使之官。演豈甘以賢讓不肖,崇豈甘以父讓子哉?恐一家之中,有二天子,即外患得以相乘也。殿下以侄事叔,則今上既非湘陰;以賢事聖,則今上並非更始;即上表稱臣,拜疏迎駕,豈遂為屈已乎?兩大相抗,必至於離;兩離相厄,必至於敗。使敵國得乘瑕觀變,坐而收漁人之效,恐文武諸臣,不得辭其責矣。《詩》雲:『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今當禦侮之時,自啟鬩牆之釁,竊為殿下惜之。

  殿下誠能息群喙以奉一尊,異日光復二京,只謁寢廟,今上之功,不過漢光武,而殿下之德,乃過於周文王。厚實不虧,而翰名爛焉。即今上亦安能屈殿下哉?」不聽。令旨法司究問,陳函輝密啟請殺堡。堡亡奔衢州。

  十月壬辰,方國安及大清兵戰于江,張國維引步軍繼進,追北至草橋門,大風雨,火炮弓矢不得發,乃收兵。大清兵營木城,沿江以拒南師。徽州陷,上江告急。是月,遣使招杭州義旅,陳萬良、姚志卓複余杭。十一月,王出郡城,臨江勞軍。

  晉方國安荊國公,王之仁甯國公。賞倡義者,特封鄭遵謙義興伯,劉穆威北伯,熊汝霖、孫嘉績晉兵部右侍郎,諸營皆受國安節制。十二月,還郡城,頒明年魯元年大統曆,鑄大明通寶。

  大清順治三年丙戍,春正月朔,魯王禦殿受朝。遣兵部尚書柯夏卿如福州聘,唐王深自抑損,手書報王,言朕無子,王為太侄,和衷協力,共拜孝陵,朕有天下,終致于王,取東浙職官,均列朝籍,轉餉十萬犒師。王意終不□,發敕封鄭芝龍兄弟為公。於是唐王大怒,囚使者裘兆錦、林必達,斬陳謙,浙閩竟成水火。

  二月,叛將張國柱劫定海,總兵王鳴謙入掠余姚,其部曲長邦寧掠慈溪,紹興戒嚴。進國柱勝北將軍,始返定海。總兵陳梧敗於嘉興,航海掠余姚,知余姚主事王正中擊斬之。三月朔,鄭遵謙,王之仁退。

  大清兵于江中,張國維督諸軍渡江,南軍稍振。會福州詔使陸清源至江,分餉不平,兵嘩,馬士英唆方國安斬之,且出檄數唐王過,國維曰:「禍在此矣!」是月,威宗大祥,王率群臣朝堂,哭臨,軍民縞素。王正中率兵渡海鹽,複澉浦城。

  五月,方國安叛,劫王南奔,大清兵遂渡江。兵部尚書余煌、甯國公王之仁、兵部侍郎陳函輝、太僕少卿陳潛夫,皆死之。時南軍久屯江上,無功,氣勢日蹙。而大清貝勒統大軍至,各營西望心碎。是月廿七日,江涸,北人試馬,用大炮擊南營,碎方國安軍灶,國安遽遑擾,曰:「天奪吾食。」夜,拔營趨郡,劫王南走,侍禦狼狽。是日,學使者方坐試院較諸生,倉卒擲筆研竄,軍人騰藉,流路於道。詰旦,江上諸軍聞報,俱潰。孫嘉績、熊汝霖、鄭遵謙、錢肅樂、劉穆各引所部兵入海。

  越三日,大清兵始渡江,餘煌開郡城九門,縱軍民出,自正衣冠赴水死,前後死節甚眾。

  六月二日,大清兵入紹興,張國維慟哭曰:「壞天下事者,文山迭出也,一死而已。」及收散卒,追扈,及王黃石岩。國安繼所過橋,用馬士英計,將執王以降。會守者病,王得脫,自江門入海,命保定伯毛有倫扈。世子,張妃由定海出,為張國柱所劫去。國維歸,死義烏。國安、士英、及阮大鋮、方逢年,皆詣大清軍降,已,皆斬于延平。

  大清攻克金華、衢州,朱大典、張鵬翼死之。是時黃斌卿在舟山,兵食殷足,石浦守將張名振,奉王往投之,不納。王舟泊外洋。福州既破,永勝伯鄭彩亡入海,以舟師迎王。十月丁酉,發舟山,如廈門。鄭芝龍使彩執王獻貝勒,彩以南夷貌類者服王冠服,居舟中,謂其人曰:「事急則縊死以示之。」

  會芝龍去,乃已。朱成功兵起,仍奉隆武年號,大會廈門。王於是改次長垣,以明年為監國魯二年,海上遂有二朔。其冬,桂王即位肇慶,尋奔廣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