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池北偶談 | 上頁 下頁 |
二三 |
|
◎薦隱逸 康熙十年,浙撫範中丞薦山林隱逸鄞縣葛世振,明崇禎庚辰第二人,翰林編修也,既以老疾辭不赴。複奉溫旨敦迫,再以疾辭,遂允其請。又薦布衣董漢策,以科道試用,尋為禦史劾罷,至下諸法司。而秦督鄂善薦盩厔布衣李顒,辭不至。顒起田畯,嘗一就科舉,遂隱居讀書,修明橫渠、藍田之學。富平李天生因篤,昔嘗為予言之。 ◎蔡卞白敏中 人有不可以一節取者。《宋史》載蔡卞曆揚、廣、越、潤、陳五州,廣州寶貝叢湊,一無所取。及徙越,夷人清其去,以薔薇露灑衣送之。即此一事論之,雖與沉香載石同稱可也,而乃出於卞之巨奸。白敏中在郎署,李衛公器之,多所延譽。遺錢十萬,俾會省閣諸公宴,已有日。時秋霖涉旬,賀拔悳員外求官不得,將欲出京來別。悳與敏中同年,閽人告以方候朝官,悳駐車留書,敘灞遊之困。敏中得書歎曰:士窮達當有時命,豈有美饌上邀當路豪貴,而反遺故人!遂召惠先宴。既而朝貴聞與悳宴,眾皆去。異日敏中謝衛公,以留故人,負于推引。衛公稱之曰:此真古人所為。以此一節觀之,敏中過人遠甚。然史稱敏中受知德裕,薦知制誥,尋為翰林學士,至大用;及德裕之貶,詆之不遺餘力。議者訾惡敏中,相業略無足稱,怙威肆行,卒諡曰醜。而党附宗閔,擯斥衛公,尤為當世鄙薄。秦太虛著論,謂敏中不獨負德裕,抑且負國家。 ◎聯語 張忠定公(延登)一為司空,兩為總憲,以功名著累朝。又鄉會試得人最盛,如劉文正理順、吳忠節麟征、馮中丞元飆、尚書元飆、夏考功允彝及周挹齋延儒輩,皆門生也。少時見公廳一聯雲:「門多將相文中子,身系安危郭令公。」 ◎先忠勤公家訓 先高祖濼川公,登嘉靖辛醜進士,為貴州參議,以王事歿於黔,贈太僕寺少卿。子六人:長贈布政使之翰;次戶部左侍郎贈尚書諱之垣,即先曾祖也;次戶部員外郎之輔;次淮安府同知之城;次浙江按察使之猷;次高陽知縣之棟。公教諸子最嚴,家訓雲:所存者必皆道義之心,非道義之心,勿汝存也,制之而已矣。所行者必皆道義之事,非道義之事,勿汝行也,慎之而已矣。所友者必皆讀書之人,非讀書之人,勿汝友也,遠之而已矣。所言者必皆讀書之言,非讀書之言,勿汝言也,諾之而已矣。今刻石忠勤祠中,先祖方伯公督不肖兄弟,恒舉此訓,廳事屏壁間,亦皆書之。 ◎忠勤公諸孫 高祖忠勤公,一日擁諸孫膝上。時伯祖太師公象幹、方伯公象坤、光祿公象蒙,皆方七八歲。公戲問太師曰:汝將來中第幾?應曰:第二。問方伯,曰:第一。問光祿,亦曰:第二。公喜。其後方伯中嘉靖甲子解元,光祿隆慶丁卯、太師隆慶庚午,皆第二人,如其言。四伯祖孝廉公象泰,癸酉亦第二人。其後叔祖戶部公象鬥、翰林公象節、中丞公象恒皆以戊子。先祖方伯公象晉以甲午、叔祖考功公象春(初名象巽)以癸卯,相繼鄉薦,皆成進士。向見《談薈》諸書,所載多訛舛,詳述之。 ◎司徒西曆仕錄 曾祖大司徒公常自纂《曆仕錄》一卷,謹錄數則于左,以為家訓雲。 予初選荊州府推官,出京時,即聞彼地士大夫有好請托者,予概不敢從。時如江陵相公乃翁、曹都憲年伯紀山公,亦不徇從,後遂絕無以竿牘來者。鄉官薛太守雲澤自京師回,傳江陵公語曰:王公大有執持,我甚服之。 楚撫某公升任,取荊州杉板二十副,計費數百金。太守趙公難之,以問予。予曰:公政績甚著,且屢登薦牘,今送杉板,是賄而求薦也,不可。趙公韙之。已而薦竟居首。趙公名賢,汝陽人,曆官南吏部尚書。 荊州府庫有王府故祿銀,遼王差校尉取討,未發。時孫太守入覲,通判王某署府事,王提庫吏雷大夏,立斃杖下。其兄具告撫按,俱行推官。王三月不發犯人,予欲報參。長史不得已,始發下犯人十四名,皆羈監。王怒出府往道署,署門閉,遂至府前,登鼓樓。予與太守趙公同至鼓樓謁王。王怒甚雲:王推官辱我,我何面目管束諸宗儀。趙公力辭罷去。予隨以事至省,過荊門州,謁巡撫同鄉谷近滄公。公曰:王府事不可激。予應曰:亦不可徇。公曰:昔有神童兒一老僧,僧曰:汝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神童應曰:旁行一步亦有何妨。子正宜旁行時也。予曰:雲何?公曰:子令家累且歸,而身出查盤,俟王稍氣平,仍具文來,我再添一官會鞫,庶好擔當。予曰:諾。歸,即送家累杞縣令侄象坤處。次日,遂赴永州,月餘回,同岳州推官辛君會訊。凡問軍一徒五,王怒愈甚,然竟無所施。王素不道,後發高牆禁錮雲。 予為舉人時,乙太僕府君忠勤死事,入京乞恤。時嚴世蕃用事,賄賂公行,予謂縱賂得之,適足為先人辱,遂竟歸。歸督諸弟子侄晝夜閉戶讀書,相繼成立,竟得恤典。 予以給事中充正使,與禮部員外郎同年蹇理庵公,冊封鄭府崇德王。事完,即日行,饋謝甚腆,一無所受。理庵與予意同。後理庵官至薊遼總督兵部侍郎。 穆宗時,陳皇后出中宮,中外人心不安。予具疏請皇后正位中宮,以端治本。奉旨:後侍朕久,無子多病,移居別宮,以暢意耳,汝不知內庭事,妄言耶!再上疏言:皇后乃先帝選擇以遺陛下,有關雎樛木之德,抑鬱成疾,已為不可,乃雲別宮暢意,豈有夫婦暌離而暢者哉!奏旨:後疾調理稍愈,即還本宮。 湖廣有大奸曰何心隱,即何夫山,即何兩川,即梁無忌,即梁光益,的名梁汝元,本江西永豐人,以侵欺皇木銀兩,犯罪拒捕,殺傷吳善五等六人。初擬死罪,後得末減,充貴州衛軍,逃去各省及孝感縣,倏往倏來,假講學為名,聚眾擾害地方,種種不法,各省歷年訪緝不獲,皆有卷案。萬曆七年,新店把總朱心學于祁門縣獲之,予發候按察使查卷問理。已而心隱病死。後數年,台省諸公尚有為何稱冤者。蓋以假講學之名,遂為所惑,實不知其有各省訪拿卷案耳。迄今公論始明。 予為戶部侍郎,管太倉,見倉斛鬥,其一獨大異常。問之,雲:凡糧到倉,該倉鬥級,每人先支一鬥,此舊規也。予曰:是何言!即照常私與,亦是違法,況另置大鬥乎。即禁革之。是年修總督倉場公署,或雲:此銀例出各倉鬥級。予曰:是烏可行,宜乎大鬥私索也。乃與大司農張心齋公言,部發帑金修之,著為例。 予平日不囑託官府,故入仕亦不徇人請托。萬曆十八年,太夫人壽日,鄉人具軸禮來賀者三百餘人。予曰:某素不敢管人家閒事,有何德於鄉党,敢勞諸君?答曰:正以公不說事,不害人,大家陰受其賜,故來耳! 予初考選刑科,即請益于掌科朱後庵公(繪)。公曰:切記不可聽人主使,為他人報私仇,壞自己名節。予佩服之。後果有具稿暗送,欲書予名者,急謝去之。月余,同鄉一道長卻持此本問予,予以實告不可染,但唯唯;越數日,竟上之,識者駭異,果以此敗官。 前輩涉歷事久,多有高見,有疑難事,不能自決,不可不以諮問。予曾有二事,一請教兵部侍郎吳公望湖,一請教兵部尚書張公心齋。二公論甚透切,予深服之。 予生平得朋友之益居多,同學于公華峰等,同僚吏部尚書趙公汝泉等,同年兵部尚書劉公節齋等,劉公在省尤相得。予家居,劉總督兩廣,聞予病,書來,若疾痛之在其身,寄桑寄生藥者再。兵部尚書邯鄲張公弘軒總督薊遼,書來林下者二。每自念未能酬報,吾子孫記之報之。 業師魏雲汀先生,諱智,任知縣。同僚:荊州府知府趙公汝泉,名賢,河南汝陽人,吏部尚書。徐公思重,名學謨,直隸嘉定人,禮部尚書。孫公鬥山,名用,福建人,知府。江公心源,名一麟,都禦史。 省中,何公來山,名起鳴,四川人。韓西元川,名楫,蒲州人,通政。梁公靜齋,名問孟,河南人,都禦史。張公湖東,名鹵,儀封人,都禦史。丁公觀峰,名懋儒,東昌人,知府。朱公後庵,名繪,平定人,少卿。溫公一齋,名純,涇陽人,尚書鴻臚寺。賈公虛庵,名儒,雞澤人,左少卿。 南太僕劉公仁軒,名穩,衡陽人,少卿。許公敬庵,名孚遠,海鹽人,侍郎。 順天府丞朱公越崢,名南雍,山陰人,太僕卿。 戶部,張公心齋,名學顏,肥鄉人,兵部尚書。劉公紫山,名思問,孟縣人,南戶部尚書。楊公夢山,名巍,海豐人,吏部尚書。王公雲澤,名廷瞻,黃州人,尚書。王公後齋,名友賢,甯鄉人,尚書。 公生平篤于師友,魏歲貢智,公之師也。公既貴,常遇諸塗,讓其乘騎于魏,扶持上下,而身跨蹇驢以從,鄉人至今稱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