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明珠劫 | 上頁 下頁
四一


  那是一個很小的金盒子,用金鏈穿著,掛在脖子上,是當時女子們藏貼身體已的秘密地方。

  打開盒子,裡面有一方薄絹,刺繡著幾行字,以及幾粒紅豆。

  與君共盟誓,相約成連理。
  君心一何忍,別遣侯門裡。
  侯門深如海,君似海上月。
  明月時圓缺,旦夕猶可見。
  咫尺逢山遠,稍可慰情癡。
  聞君有遠行,流露雨絲絲。
  終日盼君歸,唯數紅豆子。
  是為君所遺,粒粒皆相思。
  聞得君歸矣,攜得麗人偕。
  自顧貌不如,戚戚心悲哀。
  君屬天堂裡,妾心在塵埃。
  塵埃昏且暗,安得君為伴……

  這是一闕未完成的情詩與哀歌,前面的字跡已幹,似乎是完成已久,但後面的四句,卻是新添上去的。

  字裡行間,仿佛在埋怨著一個她愛過的男人,而這個男人,極有可能就是司馬子明。

  難道他與七夫人之間有什麼曖昧嗎?

  這倒是很難說的。

  因為他們以前就相識,司馬子明又是個英俊瀟灑多情的男人,經常能贏得女孩子芳心默許的。

  而司馬子明也經常做一些近似挑逗的暗示,惹得那些女孩子們心裡癢癢的,因而就發生誤會了。

  像這位七夫人就是如此。

  司馬子明認識她是不錯的,但未必會愛她,最多口角春風,開開玩笑而已,這是司馬子明的毛病。

  金穀園中的女孩子,也都知道他的毛病,沒有把他的情話當真。

  司馬子明經常會趁她們不注意的時候,從後面偷偷地吻一下,或是攔腰一抱,攬得緊緊的,輕輕地說:「嫁給我好不好?」

  就是對石崇的侍妾,他也不例外,會咬著耳朵輕問:「那天等老頭子不在,我來找你好不好?」

  這種玩笑石崇不以為意。

  有些愛挑唆的小人去告訴石崇時,往往會換來他的一陣哈哈大笑,接著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接著就是一靴尖:「這些女人是他替我弄來的,要是他看得上眼,早就可以自己先留下了。再說,他是我的乾兒子,老子的一切都是他的,他喜歡誰都可以要了去,你這混帳奴才,居然敢來挑撥是非,給我滾遠點……」

  碰了一次釘子後,大家總算知道這位少將軍在大人心中的份量了,自然也沒人再會自討沒趣了。

  只是司馬子明也最多開開這種玩笑而且,從來也沒有真正的跟哪個女子有一手。

  習以為常,也許有人心中還把司馬子明的戲言當成真的也未可知,於是看他帶了個嬌豔無比的綠珠回來,難免內心中充滿了妒忌,而出此下策了。

  這是一般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因為照留詩看來,這位七夫人在過去就跟司馬子明有過一手了。

  可是據跟著司馬子明一起回來的部隨們解釋,則又不是那麼回事。

  司馬子明過去是認識她不錯,但只是極為普通的交往,因為七夫人在閨中時擅菜菊,精奕棋。

  司馬子明與她的父親相識,因緣輻湊,在她家中做客,參觀過她的菊苑,對奕過幾次,大家頗為談得來,僅此而已,並無深交。

  七夫人的父親出了事,她來向司馬子明求援。

  在司馬子明而言,是義不容辭的事,後來石崇看中了她的姿色,向她的父親求姻娶了過來,則與司馬子明毫無關係。

  而且那段時間,司馬子明也不在荊州。

  說他們有情,可是天地良心。

  也許七夫人心中有那個想法,相約成連理,也是七夫人一個人自我安慰而已,司馬子明絕沒有這麼表示過。

  但無論如何,這首情詩的發現,多少可以解釋一下司馬子明的死因了。

  綠珠由醉中醒來,還沒知道噩耗。

  她只知道昨夜跟司馬子明共飲之際,先飲的是珍藏百餘年的百花露酒,那是極美的佳釀。

  綠珠量淺,比不上司馬子明。

  幾盅下去後,即已不勝酒力了。

  朦朧之中,似乎聽到有個叫婉兒的詩女送了一壺酒來,說是大人特使命七夫人送給新人洗塵的。

  她實在是醉了,也沒去注意聽。

  那壺酒綠珠沒有喝,司馬子明一個人喝了,所以才僥倖逃過一命,看來七夫人是想連綠珠一起毒死的……

  事情總算明白了!

  但是,這兩樁命案,卻實在莫名其妙,而且豈有此理。

  萬能壓下了府裡的人,匆匆地把死者收殮了,因為這件事實在不便聲張。

  然後把綠珠交給了她的妹妹心兒照管著,事情的經過心兒都很清楚,由她向綠珠解釋。

  石崇儘快地趕了回來。

  長安到洛陽不過數百里,他面聖之後,敘述出使經過,當殿呈交了貢品,果然是龍心大悅。

  這是近幾年來,使臣到外郡最順利、最有成績的一次。

  因為自從司馬氏得天下以來,國內大小紛爭不已,四夷俱都心存觀望,看看中原天朝究竟是誰能坐穩江山,他們才能決定態度。

  歲貢早就停了。

  文書貢表也是上給以前的漢獻帝的,中間還經過了一代魏朝,皇帝已換了姓,朝代也換了主。

  貢表卻沒有更換過,朝廷也一時無力顧及。

  晉武帝登基以來,天下漸漸穩定。

  軍權也逐漸統一了。

  雖然仍有不少悍將掌權,宗室外戚也控制了相當的兵力,但行政權總算是統一歸於中央了。

  因此,他才想到是發揚天威、外撫四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