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逐客還鄉 | 上頁 下頁


  雅克琳一個人留在屋子裡。她趕緊上樓,跑進那位不知名的大人物房間,想找到些能說明這一神秘事件的材料。她象沒事找事,把自然界簡單明瞭的法則弄得複雜化的學究一樣,腦子裡想出整整一套不倫不類的故事來解釋這三個人物同時薈萃到她家裡的原因。她在櫥櫃裡翻尋,什麼都看一看,但是沒發現特殊的東西。只看見桌子上有一套文具和幾張羊皮紙,但她不認識字,所以,這些東西也不能告訴她什麼。出於一種女人的心理,她來到了那個美少年的房間。從玻璃窗看出去,正好看見她的兩個房客坐著艄公的渡船橫渡塞納河。

  「他們真象兩尊石像。」她自言自語道,「咦,咦,他們在富阿爾街前面靠岸了。那個小可人兒身手真敏捷,象灰雀一樣,一蹦就上了岸。他旁邊那個老傢伙仿佛聖母院裡的石像。兩人現在向以前的四民族自由藝術學院走去了①。糟糕!瞧不見他們了。」她看了看室內的家具,接著又說道:「這小天使就在這兒生活?他真是又討人喜歡又隨和!唉!這些貴族老爺,和我們到底不一樣。」

  ①中古時期的巴黎大學共設兩個學院,即神學院和自由藝術學院。自由藝術學院又按民族和地區分四個系,即法蘭西、庇卡底、諾曼底和日耳曼系。

  雅克琳摸了摸床上的被,撣了撣櫥櫃上的塵土,自言自語道:「這些聖潔的日子他是怎樣打發的呢?總不能老是看著藍天和上帝象掛燈那樣掛在天上的星星吧?可愛的孩子心裡一定有苦處。可是,他和那個老學究彼此為什麼不說話呢?」

  六個月以來,她提出這樣的問題自己問自己足足有一百次了。

  她走下樓去,腦子還在不停地思索,但是,問題卻象一團線,越理越亂。

  老者和少年此刻已經走進了富阿爾街上的一所學院。這條街當時有好幾個學院,因而馳名全歐。當雅克琳的兩個房客來到古老的四民族自由藝術學院,走進一個地板與路面齊平、天花板很低的大教室裡時,巴黎大學最有名的神修神學博士——傑出的學者西格爾①正緩步走上講壇。

  ①西格爾(約1235—約1281),十三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其神學理論帶有唯物主義色彩,在當時曾引起論爭,被目為異端,後在羅馬受審並監禁。但丁對他評價很高,在《神曲》中將他置於天堂。

  冰冷的地面鋪著新鮮的麥稈,許多學生單膝跪地、支起另一膝,迅速地記下師長即興的講詞,他們使用的縮寫字體使現代要辨認這些紀錄的人簡直毫無辦法。教室坐得滿滿的,不僅有學生,還有教會、宮廷和法律界中的傑出人物,以及外國的學者、武官和有錢的市民。有些人寬臉,美髯,隆准。看了中世紀這類人物肖像,使我們對祖先不禁產生一種類乎宗教的敬仰之情。有的人清臒,眼睛凹陷但炯炯有神,頭上露出黃皮的禿頂,說明被當時的熱門學問經院哲學弄得精疲力竭。與他們形成對比的是那些熱情洋溢的年輕人、舉止穩重的成年人、赳赳的武夫和幾個臉色紅潤的金融界人士。這些課、這些論述和十三、十四世紀最傑出的天才所宣讀的論文激起了我們祖先的熱情。他們聆聽這些,猶如我們今天去看鬥牛,去欣賞意大利的歌劇、悲劇、著名的舞蹈家表演,總之所有的戲劇。只有經過這些思想的鬥爭才有神秘劇的出現。這些鬥爭可能就是法蘭西戲劇的起源。豐富的想像力,加上運用自如、富有魅力的嗓音、雄辯的技巧和對上帝秘密的大膽探求,完全可以滿足好奇的聽眾,使人心情激動,構成那個時代風行的場面。神學不僅概括了各種科學,而且象古代希臘人的語法,本身就是科學。它使那些在這鬥爭中脫穎而出的人看到了大好前途,而參與這些鬥爭的演說家象雅各一樣,是和上帝的精神作戰。使節、君主之間的仲裁人、掌璽大臣和高等神職人員的職位都屬￿在神學論爭中口才鍛練得如刀似劍的人。講壇就是當時的論壇。這一情況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拉伯雷以其無情的嘲弄置神學紛爭於死地,正如塞萬提斯以喜劇式的故事結果了騎士制度一樣。

  要瞭解這一特殊的世紀,弄清楚雖然卷帙浩繁但今天已罕為人知的當時傑作的思想,以至這一時代的野蠻風氣,我們只須研究一下巴黎大學的組織結構,仔細考查當時實行的奇怪的教育方式。那時候,神學院分兩個系,即神學系和教諭神學系。神學系下設三個專業,即經院神學、經典神學,和神修神學。我們沒必要花腦筋去解釋這門學問這三個不同部分的分工,因為只有神修神學是本文研究的唯一對象。神修神學包括全部神的啟示和奧義。古代神學的這一支派今天仍然在我們之間秘密流傳。雅可布·博姆、斯威登堡、馬丁內斯·帕斯卡利、聖馬丁、莫利諾、居榮夫人、布裡尼翁夫人、克呂德內夫人①,還有一大批顯靈派與通靈派人士②,在不同時期,恰當地保存了這一學科的理論,而這一門學問的目的頗有點高深博大,令人生畏。今天,正如西格爾博士的時代一樣,神學的目的是要給人以翅膀,使人能夠飛進聖殿,看見我們俗眼難見的天主。

  ①雅可布·博姆(1575—1624),德國神秘主義哲學家;斯威登堡(1688—1772),瑞典神秘學家,通靈論者;馬丁內斯·帕斯卡利(1715—1779),葡萄牙神秘學家;聖馬丁(1743—1803),法國神秘主義哲學家;莫利諾(1628—1696),西班牙神學家;居榮夫人(1648—1717),法國神秘學家;布裡尼翁夫人(1616—1680),弗朗德勒神秘論者;克呂德內夫人(1764—1824),俄國神秘論者。

  ②此兩派均力求與靈界溝通,但顯靈派只滿足於看見鬼神的形象,通靈派則力求與神靈相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