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人間喜劇 > 附錄:序·跋 | 上頁 下頁
《十三人故事》


  第一部《費拉居斯》初版跋①

  (1833)

  ①《費拉居斯》初版序言發表在一八三三年三月《巴黎雜誌》上,置於《費拉居斯》正文之前,由於與正文不可分割,後來各版本均子保留。序言全文見本《全集》第十卷第5—12頁。此跋於一八三三年四月《費拉居斯》在《巴黎雜誌》上載畢時作為附記發表,此後再版時均未出現。

  本故事,有幾個為人熟知的巴黎人形象活躍其中。敘述中作者經常離題萬里,大發議論,這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作者的主要意圖。本故事描寫了一個冷酷而又有巨大威力的形象。在十三人團體中,在他們暗中與社會進行的決鬥中,只有他一個人受到法律制裁。

  書中作者足跡遍及巴黎,從聖日耳曼區到沼澤區,從通衢大道到貴婦人的小客廳,從大公館到小閣樓,從煙花女到一位將愛情注入婚姻,將生命的運動注入死亡的婦女形象,無處不在。如果作者對巴黎幾個側面的描繪獲得成功,或許他還有勇氣將這一著作繼續下去,將它寫完。後面的兩個故事將披露十三人中另外兩人不尋常的遭遇。

  第二篇題為《切莫觸摸刀斧》①,第三篇題為《紅眼婦人》②。

  ①即《朗熱公爵夫人》。

  ②即《金眼女郎》。

  《十三人故事》中,作者可以發表的只此三篇。至於這充滿悲劇的故事中的其他悲劇,可在深夜十一時到夜半之間口頭講述,卻無法訴諸文字。

  德·巴爾札克

  第二部《切莫觸摸刀斧》(《朗熱公爵夫人》)第一版出版說明

  (1834)

  在這兩部十三人故事中,除了死亡和上帝這兩種自然界永恆地與人類意志相抗衡的障礙以外,十三人的強大力量,沒有遇到任何阻擋。無意間成了這些奇特人物知己的人,將斗膽把第三部故事提供出來,因為在《金眼女郎》這一完全巴黎式的豔史裡,十三人也眼見他們的魔力被粉碎,他們的報復遭到失敗。然而這一次結尾,他們既沒有遇到上帝,也沒有遇到死亡,而是遇到了狂暴的激情。雖然我們當代的文學什麼都敢寫,在這種激情面前,竟然也要退避三舍了。

  第三部《金眼女郎》第一版出版說明

  (1835)

  自從《十三人故事》第一部問世,到現在最後一部出版,好幾位人士曾詢問作者,想知道這十三個人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但是作者十分謹慎,沒有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如果對這些人作了讓步,則會違背對講出這故事的人許下的諾言。然而,現在這個故事就要結束了,作者應該在這裡招認,《金眼女郎》的大部分細節是確有其事的,最富有詩意、構成全書情節焦點的情境,即兩個主要人物十分相象這一點,是確有其事的。故事的主人公,親自登門向作者敘述了這個故事,同時要求予以發表。最初,作者認為這是無法實現的。而現在,敘述人見到他的願望變成了現實,一定會很滿意。最難以使人相信的事,莫過於主人公十七歲時的突出特點,即半女性的毫無瑕疵的俊美了。現在他已是二十六歲的青年,作者從他身上仍可見到這俊美的痕跡。如果有人對《金眼女郎》感興趣,戲劇演出結束幕落以後,仍可見到她,正如那些女演員,為了接受那迅即凋謝的花環,在大庭廣眾中被殺死之後,又活蹦亂跳地站了起來一樣。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會詩意般地結束。如今,「金眼女郎」年已三十,姿色太減,遠非當年了。

  有幾位可敬的先生,剛剛讀了這部故事,他們今年冬季在意大利劇院或歌劇院與德·桑-雷阿爾侯爵夫人擦肩而過。這位夫人剛好也到了女人們再也不往外說的年齡。不過那嚇人的頭飾也能揭示出她們的年齡。某些陌生人竟然膽敢圍繞在她們包廂的前面,使得身居包廂後側的年輕人老大不高興。這位侯爵夫人在海島上長大成人。海島的風俗承認金眼女郎們是合法的,在那裡,這類女子幾乎可以結成團體。

  至於十三人故事的另外兩部,巴黎不少人士對其主人公原型已經相當瞭解,無需作者在這裡承認,作家是從來不進行任何杜撰的了。偉大的瓦爾特·司各特在一篇序言中,曾撕下他長期裹著的面紗,老老實實地這樣承認過。甚至就是這些細節,也難得屬￿作家本人。作家無非是個抄寫員,只是抄的好壞不同而已。唯一來自他的東西,就是事件的拼湊,文學的佈局,這又往往是文藝批評迫不及待加以攻擊的弱點。

  批評界錯了。現代社會,將各種社會地位拉平,將一切都加以闡明,已經將喜劇成分和悲劇成分統統取消。民俗史家,如本書的情形,只好到存在著喜劇和悲劇成分的地方,去採擷同一種激情但卻發生在數人身上的事件,然後將它們拼湊在一起,才能得到一部完整的劇本。所以,對《金眼女郎》真實的故事,作者作了完全如實的敘述。到結局部分,故事戛然而止。這種結局在巴黎經常階段性地發生,只有醫院的外科醫生才瞭解其慘重情形,因為醫學和外科是激情導致的過火行為的密友,正如以法律為職業的人是利害衝突產生的過火行為的見證人一樣。我們這個時代的全部悲喜在醫院中或法律事務所中可以一覽無遺。

  雖然對十三人中的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不止一部作品來,作者認為,正如他們這個奇特的小團體一向遵循的做法那樣,讓他們的歷險無聲無臭更為適宜,也許更富有詩情畫意。

  一八三五年四月六日於默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