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劍老人、古劍陶庵、古劍陶庵老人、古劍蝶庵老人,晚年號六休居士,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祖籍四川綿竹(故自稱「蜀人」),明清之際史學家、文學家。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長住外祖父陶大順家養病,因聰穎善對而被舅父陶崇道稱為「今之江淹」,提出過「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以有詩意之詩為詩,詩必不妙」等觀點;
於天啟年間和崇禎初年悠游自在,創作了許多詩文;於崇禎八年(1635年)參加鄉試,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後,避兵災於剡中,後隱居四明山,堅守貧困,潛心著述,著有《陶庵夢憶》和《石匱書》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寫《自為墓誌銘》,向死而生;後約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與世長辭,享年約九十三歲,葬山陰項裡。史學上,張岱與談遷、萬斯同、查繼佐並稱「浙東四大史家」;文學創作上,張岱以小品文見長,以「小品聖手」名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