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馮夢龍 > 喻世明言 | 上頁 下頁 |
第十八卷 楊八老越國奇逢(1) |
|
君不見平陽公主馬前奴,一朝富貴嫁為夫。 又不見咸陽東門種瓜者,昔日封侯何在也? 榮枯貴賤如轉丸,風雲變幻誠多端。 達人知命總度外,傀儡場中一例看。 這篇古風,是說人窮通有命:或先富後貧,先賤後貴,如雲蹤無定,瞬息改觀,不由人意想測度。且如宋朝呂蒙正秀才,未遇之時,家道艱難;三日不曾飽餐,天津橋上賒得一瓜,在橋柱上磕之,失手落於橋下;那瓜順水流去,不得到口。後來狀元及第,做到宰相地位,起造落瓜亭,以識窮時失意之事。你說做狀元、宰相的人,命運未至,一瓜也無福消受。假如落瓜之時,向人說道:「此人後來榮貴。」被人做一萬個鬼臉,啐幹了一千擔吐沫,也不為過。那個信他?所以說:前程如黑漆,暗中摸不出。 又如宋朝軍卒楊仁杲,為丞相丁晉公治第。夏天負土運石,汗流不止。怨歎道:「同是一般父母所生,那住房子的,何等安樂!我們替他做工的,何等吃苦!正是:有福之人人伏侍,無福之人伏侍人。」 這裡楊仁杲口出怨聲,卻被管工官聽得了,一頓皮鞭,打得負痛吞聲。不隔數年,丁丞相得罪,貶做崖州司戶。那楊仁杲從外戚起家,官至太尉,號為皇親。朝廷就將丁丞相府第,賜與楊仁杲居住。丁丞相起夫治第,分明是替楊仁杲做個工頭。 正是:桑田變滄海,滄海變桑田。窮通無定準,變換總由天。 閒話休題。則今說一節故事,叫做「楊八老越國奇逢」。那故事,遠不出漢、唐,近不出二宋;乃出自胡元之世,陝西西安府地方。這西安府,乃《禹貢》雍州之域。周曰王畿,秦曰關中,漢曰渭南,唐曰關內,宋曰永興,元曰安西。 話說元朝至大年間,一人姓楊,名複,八月中秋節生日,小名八老,乃西安府盩縣人氏。妻李氏。生子才七歲,頭角秀異,天資聰敏,取名世道。夫妻兩口兒愛惜,自不必說。一日,楊八老對李氏商議道:「我年近三旬,讀書不就,家事日漸消乏。祖上原在閩、廣為商,我欲湊些貲本,買辦貨物,往漳州商販,圖幾分利息,以為贍家之資。不知娘子意下如何?」李氏道:「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守株待兔,豈是良圖?乘此壯年,正堪跋踄;速整行李,不必遲疑也。」八老道:「雖然如此,只是子幼妻嬌,放心不下。」李氏道:「孩兒幸喜長成,妾自能教訓,但願你早去早回。」 當日商量已定。擇個吉日出行,與妻子分別,帶個小廝,叫做隨童;出門搭了船隻,往東南一路進發。昔人有古風一篇,單道為商的苦處: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餐風宿水多勞役,披星戴月時奔忙。水路風波殊未穩,陸程雞犬驚安寢。平生豪氣頓消磨,歌不發聲酒不飲。少貲利薄多資累,匹夫懷璧將為罪。偶然小恙臥床幃,鄉關萬里書誰寄?一年三載不回程,夢魂顛倒妻孥驚。燈花忽報行人至,闔門相慶如更生。男兒遠遊雖得意,不如骨肉長相聚。請看江上信天翁,拙守何曾闕生計?話說楊八老行至漳浦,下在檗媽媽家,專待收買番禺貨物。 原來檗媽媽無子,只有一女,年二十三歲。曾贅個女婿,相幫過活,那女婿也死了。已經周年之外,女兒守寡在家。檗媽媽看見楊八老本錢豐厚,且是志誠老實,待人一團和氣,十分歡喜。意欲將寡女招贅,以靠終身。八老初時不肯,被檗媽媽再三勸道:「楊官人,你千鄉萬里,出外為客,若沒有切己的親戚,那個知疼著熱?如今我女兒年紀又小,正好相配。官人做個『兩頭大』:你歸家去,有娘子在家;在漳州來時,有我女兒。兩邊來往,都不寂寞;做生意,也是方便順溜的。老身又不費你大錢大鈔,只是單生一女,要他嫁個好人,日後生男育女,連老身門戶都有依靠。就是你家中娘子知道時,料也不嗔怪。多少做客的,娼樓妓館,使錢撒漫。這還是本分之事。官人須從長計較,休得推阻。」 八老見他說得近理,只得允了。擇日成親,入贅於檗家。夫妻和順,自此無話。不上二月,檗氏懷孕。期年之後,生下一個孩兒,合家歡喜。三朝滿月,親戚慶賀,不在話下。 卻說楊八老思想故鄉妻嬌子幼。初意成親後,一年半載,便要回鄉看覷。因是懷了身孕,放心不下;以後生下孩兒,檗氏又不放他動身。光陰似箭,不覺住了三年。孩兒也兩周歲了,取名世德。雖然與世道排行,卻冒了檗氏的姓,叫做檗世德。楊八老一日對檗氏說:「暫回關中,看看妻子便來。」檗氏苦留不住,只得聽從。 八老收拾貨物,打點起身。也有放下人頭帳目,與隨童分頭並日催討。八老為討欠帳,行至州前,只見掛下榜文,上寫道:「近奉上司明文:倭寇生髮,沿海搶劫。各州、縣地方,須用心巡警,以防沖犯。一應出入,俱要盤詰。城門晚開早閉。」等語。 八老讀罷,吃了一驚!想道:「我方欲動身,不想有此寇警。倘或倭寇早晚來時,閉了城門,知道何日平靜?不如趁早走路為上。」也不去討帳,徑回身轉來。只說拖欠帳目,急切難取,待再來催討未遲。聞得路上賊寇生髮,貨物且不帶去;只收拾些細軟行裝,來日便要起程。檗氏不忍割捨,抱著三歲的孩兒,對丈夫說道:「我母親只為終身無靠,將奴家嫁你。幸喜有這點骨血。你不看奴家面上,須牽掛著小孩子。千萬早去早回,勿使我母子懸望。」言訖,不覺雙眼流淚。楊八老也只好道:「娘子不須掛懷,三載夫妻,恩情不淺,此去也是萬不得已。一年半載,便得相逢也。」當晚檗媽媽治杯送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