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明獻征錄 | 上頁 下頁 |
楊士奇傳(王直) |
|
楊文貞公傳(王直) 太宗皇帝即位擢楊公士奇?編修時方開內閣於東角門內命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金幼孜及公七人處其中典機密尋升侍講 上嘗諭公曰朕知爾文學親擢至此爾但盡心勿疑饒州朱季友獻所著書斥濂洛關閩之說 上覽之怒曰此儒之賊也時禮部尚書李至剛翰林學士解縉侍讀胡廣及公侍側 上示以其書縉曰惑世誣民莫甚於此至剛曰不罪之無以示儆宜杖之擯之四裔公曰當盡毀所著書庶幾不誤後人廣曰聞其人巳七十毀書示儆足矣 上曰謗先賢毀正道治之何拘常例也遣行人押季友還饒州會道府等官與其鄉士人明諭其罪而笞以示罰悉索其所著書焚之六年冬以巡狩北京□詔天下命公視草 上稱善又命與諸尚書觀之兵部尚書劉雋私語公曰請以有字易自字公善之眾謂二義不相□且 上既稱善不必易公奏曰 國家大體當用雋言 上喜公能服善益屬意于公明年 駕狩北京 皇太子監國 上命蹇義金忠黃淮與公輔導九年 上還南京一日召公問曰爾輔東宮久其所行何如公以孝敬對 上使言其實對曰凡有事 宗廟祭物祭器皆親閱去年將時享頭風作醫言當汗 殿下曰汗即不敢蒞祭左右請遣代斥之曰 上以命我我又遣人代乎遂親祭祭畢汗遍體勿藥病自愈每進御用物皆躬閱封識遣行不輕信下人 駕北征殿下不敢甯居恒日中昃始食 駕還而後即安 上曰此子道當然公曰古聖賢亦皆盡其當然者耳殿下天資高或有過未嘗不知知之未嘗不速改將來必不負 陛下付託 上悅十四年 上在北京聞高煦有異志還京欲發其事疑未決獨召公問曰昨問蹇義漢府事討曰不知若朕未有知爾輩慮有離間不敢言今朕既知矣爾言之何害公對曰臣與義事東宮外人無敢與臣言者但漢王始封國雲南不肯行改青州又不行今知將徙都北京惟欲留守南京天下皆疑其心惟 陛下善處之使早有定所全父子之恩□甚 上默然起還宮後數日悉得其反狀及所□戰□大怒褫其冠帶縶之西華門內東宮力掠解□□遂命削其兩護衛處樂安州曰此去北京甚邇即其作禍可朝發而夕擒也二十二年八月 駕北征尋上賓學士楊榮歸自行在以聞 仁宗皇帝即遣 皇太孫往迎梓宮時京兵皆隨 駕城中空虛浮議籍籍慮趙府兵?變因秘未發喪皇太孫辭行啟曰出外有封章白事非印識無以防偽 上然之顧急未有所與以問公公言 上所用東宮圖書今暫假之歸即進納 上即取付 太孫曰啟事以此封識此亦久當歸汝汝就留之既而謂公曰卿言誠是昔太行臨禦儲位久未定浮議喧騰吾今就以付之浮議何由興九月癸未禮部尚書呂震言於 上曰今喪服巳踰二十七日請如 太祖仿漢制易吉服 上未答震退徧請群臣明旦釋服公謂震曰今未可比此例蓋洪武中有遺詔且 仁孝皇后崩 太宗皇帝衰服後仍服素衣冠絰帶者數月今可遽即吉乎震厲聲曰朝廷事爾每執異尚書蹇義兼取二說明旦君臣皆素衣冠黑角帶遂以聞 上亦未答明口 上素冠麻衣絰出視朝文臣惟學士武臣惟英國□如□上所服罷朝 上諭左右曰呂震昨奏當易服朕聽臣下易之梓宮在殯吾豈忍易士奇所執是也時天下方面大臣及群有司皆朝京師兵部尚書李慶言於 上曰民間畜馬蕃衍巳散之軍伍尚□數千請令朝覲官領之少蘇民力太僕苑馬寺歲課其息有虧罰與民同公謂慶不可慶忿不納公獨奏曰朝廷求賢任官今乃使養馬而課責與民同豈貴賢殘畜之意乎明日複奏曰必行此令天下賢者誰複肯仕 上許出內批罷之巳而不聞明日公又言之 上曰偶忘之吾當即批出不爽也午刻 上禦思善門召公諭曰內批豈真忘之朕聞李慶呂震輩皆忿卿朕念卿孤立恐?眾所傷不欲因卿言而罷今有名矣出示一章乃陝西按察使陳智言畜馬不便 命公據此草敕止之公頓首言 陛下知臣臣不孤矣 上複謂公曰繼今令有不便惟密與朕言李慶輩不識大體不足語也大理少卿戈謙數言事過激尚書呂震吳中都禦史劉觀侍郎吳廷用等交奏其賣直沽名 上頗厭之公進曰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爾古人有言主聖則臣直惟 陛下容之 上猶不懌因免謙朝而使視事如故公又進言曰 陛下有詔求言今謙因言取咎朝臣皆以言?戒且四方朝覲之臣鹹在豈能盡知謙過若傳之於遠人將謂朝廷不能容直言 上惕然曰朕非惡言事謙言自有過者卿可以朕心諭眾人公曰此非臣□嘗諭當以 璽書開喻可也 上遂命公書敕引過而待謙如初令百官母以謙?戒 上嘗論科舉之弊公曰科舉當兼取南北士 上曰北人學問不逮南人公曰長才大器多出北方豈但南人可用也 上曰然則將何如公曰試卷例緘其姓名請於外書南北二字如當取百人則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矣 上曰卿言良是命與禮部計議以聞議定未上而宮車宴駕 宣宗即位遂行之宣德七年高煦反 車駕親征罪人既得師還尚書陳山來迎見 上請乘勢移師彰德襲執趙王則朝廷永無憂矣 上疑之以問楊榮榮力贊其決又語蹇義夏原吉二人依違其間榮遂傳 旨令公草敕誥趙王公曰事當有實天地鬼神豈可欺哉今當以何?辭榮曰今逆黨言實與趙謀即是矣何患無辭公曰太宗皇帝惟三子今 上惟二叔其有罪者不可恕無罪者當加厚庶幾仰慰 皇祖之靈榮意未解汝不草敕則吾當以聞時惟楊溥與公意合溥曰吾二人俱請入見明其大義榮先趨入公二人繼之門者不納俄複召蹇夏蹇夏以公言告之 上不懌而止駕還京師意大悟不復論彰德事矣然言者猶喋喋 上皆不聽特召公曰論趙王者日益多當如何公對曰今日宗室惟趙王于 陛下最親當思保全之豈可惑群言 上曰吾思所以保全之道欲封群言示之俾自處公曰更得一璽書諭之幸甚遂遣廣平侯袁容都禦史劉觀持 敕往諭且示以眾言趙王喜曰吾生矣即獻護衛上表謝恩而言者頓息 上待趙王日益親而薄陳山竟疏斥之既久召公諭曰吾待趙叔不失親親之禮爾有力焉賜公白金文綺楮幣二年十月黎利遣人進前安南陳王嫡孫暠表乞立?陳氏後辭甚懇切 上亦厭兵欲從之大臣有言此黎利之譎當益發兵誅之與之無名徒示弱於天下 上召公與謀之榮曰永樂中費數萬人命得此至今勞者未息困者未蘇因其請而與之便公曰榮言當從初求立陳氏後者 太宗皇帝之心求之未得乃郡縣其地十數年兵民困於交址極矣此皆 祖宗之赤子體 祖宗之初心保 祖宗之赤子正 陛下盛德何謂無名漢棄珠?前史以?美談何謂示弱臣侍 仁宗皇帝久聖心每憾此事願 陛下勿疑 上意遂決公又言方面及郡守請令京官三品以上及布政按察薦舉務取廉公端厚能?國?民者吏部審其可用奏授以官後犯贓罪並坐舉者凡因保舉授官而有指告其罪者先逮問餘人有驗然後及之庶不?小人所誣年來吏員太冗請令部院同考選擇而用之軍民中有文學才行卓然出眾及精于武略者亦宜察舉唐虞之世罰弗及嗣今極刑之家有賢子苐例不許進用 上曰舜殛鯀用禹聖人至公之心也今除謀反大逆外其餘犯者並聽舉用時有言方面官及府州正官專用保舉即是恩出於下欲如洪武永樂故事皆令吏部選除 上命公與楊溥議之 公等上疏曰宣德七年以前藩憲二司及府州正官多不得人百姓受害是以 宣宗皇帝敕令大臣舉保自茲以後多得其人間有一二非才蓋緣舉主審察不至亦或實是狥私所司不行紏舉以致如此大抵 宣宗皇帝求賢養民之心皆上體 祖宗之心非是有所更改昔堯舜禹湯文武及我朝 祖宗相承?政皆因時損益 宣宗皇帝臨禦之時體 祖宗之心行仁民之政者尚多保官特其一事當時不聞異言多以得人?喜唐太宗力行仁義命在京三品以上官舉郡縣守令後來致天下斗米三錢明監在前可無疑也 聖諭保官則恩出於下竊謂眾臣舉保吏部審擇具名奏請 聖意允俞然後授官不允郎不得除授恩實非出於下也近年有等京官無人舉保造?謗語專欲隳壞 先帝良法則小人皆得升用小人日進君子日退天下何由治乎伏望 聖斷只依 先帝敕旨而行但所舉之人有犯贓必須明正舉主之罪則人知謹畏不敢濫舉官必得人臣受 四朝大恩慚無寸補惟念用人賢否生民休戚 國家治忽所關是以竭誠盡言惟 聖明裁擇 詔如公言公論事必當大體常扶君子而抑小人群臣有罹譖毀者必盡誠?之伸解有貪邪不悛者必正言其不可用 三朝史事皆公總裁是非悉徵諸實每語同列曰天下萬世之事當以天下萬世之心處之如有一毫私意不論厚薄皆當獲罪神明所舉賢才列於中外皆能正巳恤民蓋公取人必先德行而後才能無問識與不識博詢於眾而信乃舉以此不得於公者怨誹忿毀不恤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