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
鐘律等傳 |
|
鐘律,字伯紀,開封人。元末鄉貢士,不應辟召,肆力經學。元末治《春秋》者,多泥于胡傳褒貶之說,其能脫去積習,一以經文為正者,於筆削精義,又往往失之律。采諸家精義,載各條之下,而間附己意,名《春秋案斷補遺》,蓋取程子傳為案,而經為斷者,一時稱為通儒。 又,黃清老,字子肅,邵武人,累官湖廣等處儒學提舉,著《春秋經旨》、《四書一貫》,學者號為樵水先生。 剡溪人單庚金,字君範,隱居三十年,著《春秋傳說集略》十二卷。 諸暨人俞漢,字仲雲,著《春秋傳》三十卷,辟儒學官,不就,卒。 ※ 朱公遷,字克升,饒州鄱陽人。肆力聖賢之學,以正心誠意為入德之門。 至正七年,以遺逸征至京師,授翰林直學士,勸帝:「親賢遠佞、修德恤民,庶天意可回;不然,恐憂在旦夕。」執正惡其切直,不能用,出為處州學正。 著《朱子詩傳疏義》甘卷,《四書通旨》六卷。 ※ 朱隱老,字子方,豐城人。受業于同郡桂莊、塗應、雷遠,承朱子遣緒。隱居荷山,精《易》理,及邵子《先天》、橫渠《正蒙》諸書。謂:「先天之學,心學也。其圖皆從中起。邵子探是圖,著《皇極經世》,性命物理之說,重明於世。」學者畏其難,棄而弗講。乃作《經世書說》。張子《正蒙》,實與《太極圖》、《通書》、《西銘》並傳,而未有為之注者,乃作《正蒙書說》。《禮經》殘缺已久,朱子雖定為《儀禮經傳》,而其輯錄,皆出門子,予奪多有未當,乃作《禮說》。《易》之論,精深廣大,非近世儒者所知,乃作《易說》。學者稱灊峰先生。 同時,劉霖,字雨蒼,安福人,博通五經。元季,避地泰和,學者尊師之。性耿介,不隨世俯仰。著有《太極圖解》、《易本義》、《童子說》、《四書纂釋》、《杜詩類注》諸書。 又,泰和陳謨,號心吾,其學亦為鄉人所宗,著《書經會通》、《詩經演疏》二書,及《海桑集》。 ※ 周聞孫,字以立,吉水人。由鄉貢薦入史館,修宋、遼、金三史,同事多遼、金故臣後,不肯以正統予宋,聞孫疏爭之,不報,棄職歸。著《尚書一覽》《河圖洛書序說》、《詩學舟楫》諸書。 同時,俞元燮,字邦亮,其先自建寧徙長洲。通蔡氏《書傳》,博采群說,著《尚書集傳》十卷。 又,邵光祖,字宏道,亦長洲人,博通好古,研精經傳,窮六書之旨。張士誠辟為湖州學正,不赴。著《尚書集說》俱行於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