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堇哻等傳


  堇哻,字殷士,撫州金溪人。博學明經,善屬文,尤長於詩。

  至正十七年,用左丞相太平奏,授淮南行省照磨,未行,除國子助教。遷太常博士,轉國子博士,升監丞,擢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

  二十八年,京城既破,哻歎曰:「我以儒致身,累蒙國恩,為胃子師,代言禁林。今縱無我戮,何面目見天下士乎!」遂赴井而死。年六十一。有詩文傳於世。

  同縣鄧烈,字季謨。至正間寇犯金溪,率族子石,力戰死。

  同時,余幹李弁、臨州劉德餘,並以起義戰死。樸賽因不花,字德中,肅良穀台氏。有膂力,善騎射。由速古兒赤授利器庫提點,再轉為資正院判官。累遷同知樞密院事,遷翰林學士,尋擢承旨,賜虎符,兼巡軍合浦全羅等處軍民萬戶都元帥。除大司農,出為嶺北行省右丞,擢平章政事。至正二十四年,甘肅行省以孛羅帖木兒殺皇后、皇孫,遣人白平章政事也速答兒,即欲署榜諭眾。樸賽因不花持不可,曰:「此大事,何得輕信,況非符驗公文。」卒不署。既而,果妄傳,會皇太子撫軍冀寧,承制拜樸賽因不花翰林學士承旨,遷集賢大學士。又為宣政院使,遂拜中書平章政事。明兵逼京師,詔樸賽因不花以元官守順承門,其所領兵僅數百羸卒而已。乃歎息謂左右曰:「國事至此,吾但知與此門同存亡也!」城陷,被執,見主將,唯請速死,不少屈。主將命留營中,終不屈,乃殺之。

  是時有張庸者,字存中,溫州人,精太乙數。會世亂,以策幹經略使李國鳳,承制授庸福建行省員外郎,治兵杉關。頃之。計事赴京師因進《太乙數圖》。帝善之,擢秘書少監。皇太子立大撫軍院,命庸團結房山,遷同僉將作院事,又除刑部尚書。諸寨既降。庸守駱駝穀,遣從事段禎請援於擴廓帖木兒,不報。庸獨拒戰累日。已而寨民李世傑執庸出降,以見主將。庸不屈,與禎同被殺。

  ※

  郭庸,字允中,蒙古人。由國學生曆西台監察禦史,劾丞相脫脫弟也先帖木兒,左遷興中府添設判官。脫脫敗,召還,累擢中書參知政事。明兵入京師。異至齊化門,叱之拜,庸曰:「臣各為其主,何拜之有!」不屈死。

  ※

  丁好禮,字敬可,蠡州人。精律算,辟中書省掾,授戶部主事。擢江南行台監察禦史,入為戶部員外郎。拜監察禦史,又遷戶部郎中,升侍郎。除京畿漕運使。建議置司於通州,講求漕運利弊。著為成書。除戶部尚書。拜參議中書省事。遷治事侍御史,出為遼陽行省左丞,未行,留為樞密副使。

  至正二十年,拜中書參知政事。京師大饑,值元壽節,朝廷仍依故事大燕。好禮言:「民有父子相食者,當修省以弭天災,不宜宴會。」不聽,乞謝事,以集賢大學士致仕,給全俸。擴郭帖木兒饋麥百石,不受。

  二十七年,複起為添設平章。尋以議論不合,謝政去。特封趙國公。明兵陷兵師,或勸好禮往謁主將,好禮叱曰:「我小吏致位極品,今老矣,所欠惟一死耳!」

  後數日,主將召之,不肯行。異至齊化門,抗辭不屈,遇害,年七十五。

  ※

  朱公選,字克用,樂平人。累官臨察禦史。明兵逼京師,惠宗集三宮,議避兵北行。宦者趙伯顏不花慟哭,諫曰:「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不聽,夜半開門北遁。

  公選以疏留弗獲,乃匍匐送帝出國門,歸而自裁。

  ※

  孫德謙,睢州人,官大同行省平章政事。大都既陷,惠宗北奔,明兵圍大同。謙嬰城固守,自知力不支,乃手書自決,作詩數章,詞義激烈,飲藥自殺。

  ※

  葉蘭,字楚庭,鄱陽人,官太常禮儀院奉禮。明初,周伯琦應召入金陵,蘭以詩諷之。後伯琦以其名薦,蘭曰:「吾世為元臣,義不可仕。」赴石橋水死。

  ※

  張昶,宛平人,累官戶部尚書。奉使招諭明祖,為明祖所留,愛其才敏,授參知政事。昶外示款城,與楊憲、胡惟庸皆友善。自以元之舊臣,心常怏怏,嘗語所親曰:「吾仍思歸故土也。」朝廷謂昶已死,贈官諡,錄用其子。

  會李文忠於杭州,擒元平章醜的、長壽等至,明祖釋之,遣歸京師。昶陰托二人,奏密疏于惠宗,且寄書其子存仁。會昶疾,憲候之於昶臥內,得疏稿,遂奏之。明祖令都督府接問。昶書八字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乃殺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