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高智耀傳


  高智耀,字顯達,河西人。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父良惠,夏右丞相,封甯國公。智耀登進士第,而國亡,遂隱於賀蘭山。太宗召見,將用之,固辭。

  皇子闊端鎮平涼,知耀上言:「儒者給複已久,不宜與廝養同役,請除之。」皇子從之。

  憲宗即位,智耀入覲,奏言:「儒者所學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自古有國家者,用之則治,不用則亂。然欲資其用,宜先養其材,蠲除徭役,因教育人材之先務也。」帝問:「儒者何如巫醫?」對曰:「儒以綱常治天下,豈方技所能比乎。」帝曰:「善。前未有以此告朕者。」詔複各路儒戶,徭役無所與。

  世祖在潛邸已聞其名,及即位,尤加禮遇,呼為高秀才而不名。命鑄印授之,凡儒戶給公文為左驗。

  時士之被俘者,皆沒為奴,智耀請朝廷贖之。即拜翰林學士,命巡行各路,贖免三千餘人左右。

  或言其詭濫,帝詰之,對曰:「士譬則金也,金色有淺深,謂之非金不可,才藝有短長,謂之非士亦不可。」帝悅。智耀又言:「國初庶事草創,綱紀未立,宜仿前代置禦史台以司糾劾。」

  至元五年立禦史台,用智耀之言也。

  未幾,拜西夏中興等路提刑按察使。會西北藩王遣使入朝,奏言:「蒙古舊俗與漢人不同,今留漢地,建城郭宮室,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帝選使報聘諭之,智耀請行。至上京,病卒。

  自太宗考選各路儒士後,所在不務存恤,仍與齊民無異。智耀前後上言,正戶籍,蠲力役,由是儒術始重,人才漸出。學校中多立祠祀之。

  後贈崇文贊治功臣、金紫光祿大夫、司徒、柱國、追封甯國公,諡文忠。

  子睿。

  ***

  史臣曰:趙氏南遷,中原文獻掃蕩無餘,獨拓拔氏建國二百餘年,唐之故家遺俗尚有存者,如高智耀、李楨等皆是也。自智耀上言,正戶籍,蠲力役,中原之士始知向學。其祀於學校,宜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