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
延祐三年 |
|
春,正月,乙巳,賑漢陽路饑。 丙午,增置晉王府屬官。 以真定、保定洊饑,禁畋獵。 改直沽為海津鎮。 二月,丁醜,調海口屯儲漢軍隸臨清運糧萬戶府,以供轉漕。 戊寅,賑河間等處饑。 庚寅,彗滅。自去年十一月丙午始見,至是乃滅,凡百有五日。 壬子,敕衛輝、昌平守臣修殷比干、唐狄仁傑祠,歲時致祭。 三月,甲寅,敕中書右丞蕭拜珠及陝西四川省臣各一員,護送周王和實拉之雲南。置周王常侍府官屬,以遙授中書左丞相圖古勒、大司徒鄂爾多、中政使尚嘉努、山北、遼陽等路蒙古軍萬戶博囉、翰林侍講學士嘉琿等並常侍,中衛親軍都指揮使唐古、兵部尚書賽罕巴圖魯為中尉,仍置諮議、記室各二員,遣就鎮。 癸亥,帝如上都。 壬申,鷹坊博囉等擾民於大同,敕拘還所奉璽書。 禁天下春時田獵。初議犯者抵死,左司郎中韓若愚曰:「齊宣王之囿方四十裡,殺其麇鹿者如殺人之罪,孟子非之。」眾以為然,遂減其刑。 太史令郭守敬卒於位,年八十六。 守敬歷數、儀象之學,並為時用,其尤濟時者為水利之學。決金口以下西山之栰,而京師財用饒;複三白渠以溉瀕河之地,而靈夏軍儲足;引汶、泗以接江、淮之派,而燕、吳漕運通;建鬥閘以開白浮之源,而公私陸費省。其在西夏,嘗挽舟溯流而上究所謂河源者;又嘗自孟門以東,循黃河故道,縱廣數百里間,皆為測量地平,或可以分殺河勢,或可以溉灌田土,具有圖志;又嘗以海百較京師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或汴梁之水去海甚遠,其流峻,而京師之水去海至近,其流甚緩。其言皆有征驗,論者惜其未盡見用雲。 夏,四月,癸酉朔,以河南流民群聚渡江,所過擾害,命行台、廉訪使以見貯贓鈔賑之。 橫州猺蠻為寇,命湖廣省發兵討捕。 己亥,以淮東廉訪司簽事苗好謙善課民農桑,賜衣一襲。 庚子,命中書省與禦史台、翰林、集賢院集議封贈通制,著為令。 賑遼陽、蓋州及南豐州饑。 是月,前集賢大學士、商議中書省事陳天祥卒於家,年八十,諡文忠。 五月,庚申,以大都留守拜特穆爾為中書平章政事。擢中書右丞蕭拜珠為平章政事,左丞阿爾哈雅為右丞,郭貫為左丞,參議布哈為參知政事。時特們德爾恃勢貪虐,凶穢愈甚,於是進拜珠為平章,稍牽制之。 庚午,置甘肅儒學提舉司,遼陽金銀鐵冶提舉司。 賑衡、永等路饑。 六月,乙亥,制封孟軻父為邾國公,母為邾國宣獻夫人。 丙子,融、賓、柳州猺蠻叛,命湖廣行省遣官督兵捕之。 丁醜,敕:「凡鞫囚,非強盜毋加酷刑。」 丁酉,河決汴梁,沒民居,發糧賑之。 秋,七月,壬子,命御史大夫巴圖托歡整治台綱,仍降詔宣諭中外。 丙寅,複以雅克特穆爾知樞密院事。 八月,癸酉,以兵部尚書奇達為中書參知政事。 己卯,帝至自上都。 戊戌,置織佛像工匠提調所。 九月,辛醜,以中書左丞郭貫為集賢大學士,集賢大學士王毅為左丞。毅旋出為江浙行省左丞。 庚戌,升縉山縣為龍慶州,以帝生是縣故也。 己未,冀甯、晉甯路地震。 丙寅,太白經天。 冬,十月,辛未,以江南行省侍御史高昉為中書參知政事。 壬申,有事於太廟。 壬午,河南路地震。 庚寅,敕五台靈鷲寺置鐵冶提舉司。 丁酉,禁民有父在者不得私貸人錢及鬻墓木。 是月,周王和實拉次延安,圖古勒、尚嘉努、博囉及武宗舊臣哩日、錫布鼎、哈巴勒圖等皆來會。嘉琿謀曰:「天下者,我武皇之天下也。出鎮之事,本非上意,由左右構鬥致然。請以其故白行省,俾聞之朝廷,庶可杜塞離間;不然,事變叵測。」遂與數騎馳去。 先是哈斯罕為太師,特們德爾奪其位,出之,為陝西行省左丞相。及嘉琿等至,即與平章政事塔齊爾、行台御史大夫圖魯布、中丞托歡悉發關中兵,分道自潼關、河中府入。已而塔齊爾、托歡中悔,襲殺阿斯罕、嘉琿於河中,周王遂西行至北邊金山。西北諸王察克台等聞周王至,鹹率眾來附。周王至其部,與定約束,十餘年間,邊境寧謐。 初,宣德府人武恪,以神童遊學江南。吳澄為江西儒學副提舉,薦入國學肄業,選為親王和實拉說書秀才。及以周王出鎮,恪在行,王欲起兵陝西,恪諫曰:「太子此行,于國有君命,于家有叔父之命,今若向京師發一箭,史官必書太子反。」左右惡恪言,乃曰:「武秀才有母在京,合遣歸。」恪遂還大都,居陋巷,教訓子弟。 十一月,壬寅,命監察禦史監治嶺北,鉤校錢糧,半歲而代。 大萬寧寺僧以所佩國公印移文有司,紊亂官政,敕禁止之。 十二月,庚午,以知樞密院事圖古勒為陝西行省左丞相。 丁亥,立皇子碩迪巴拉為皇太子,兼中書令、樞密使,皇后鴻吉哩氏所生也。帝以嫡子,欲立之,碩迪巴拉入謁皇太后,固辭,曰:「臣幼無能,且有兄,宜立兄,以臣輔之。」太后不許,遂立為太子,授金寶,開府,置官屬。 監察禦史馬祖常上言:「皇太子天賦美姿,急宜招延天下碩德雅望、文采博通之士,朝夕起居以侍左右,輔養懿美,薰陶沖和。《傳》雲:『成王始為太子也,太公為師,周公為輔,召公為保,伯禽、唐叔與游,目不睹淫豔,耳不聞優笑,居不近庸邪。及為君也,血氣既定,游習既成,雖有放心,不能奪已成之性。』今皇太子春秋鼎盛,請建立宮寮,核求名實相副,調護羽翼儲闈之才;臣僕亦宜精擇,不可雜以商賈冗瑣之流。天下休戚之源,實在於此。」禦史段輔、太子詹事郭實等並請近賢人、擇師傅,帝嘉納之。 是歲,翰林學士承旨程钜夫以病乞骸骨,歸田裡,不允。命尚醫給藥物,官其子大本郊祀署令,以便侍養,時令近臣撫視,且勞之曰:「卿,世祖舊臣,惟忠惟貞,其勉加餐粥,少留京師,以副朕心。」钜夫請益堅,特授光祿大夫,賜上尊,命群臣飲錢于齊化門外,給驛南還,敕行省及有司常加存問。 集賢學士趙孟頫,以钜夫薦起家,帝眷顧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至是擢孟頫為翰林學士承旨。帝嘗與侍臣論文學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蘇軾。又嘗稱孟頫操履純正,博學多聞,書畫絕倫,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悅者間之,帝初若不聞者。又有上書者,言《國史》所載,不宜使孟頫與聞,帝乃曰:「趙子昂,世祖所簡拔,朕特優以禮貌,置於館閣,典司述作,傳之後世,此輩呶呶何也!」俄賜鈔五百錠。孟頫嘗累月不至宮中,帝以問左右,皆謂其年老畏寒,敕禦府賜貂鼠衣。 皇慶中,命西僧必蘭納識裡翻繹諸梵經典,至是特賜銀印,授光祿大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