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元豐七年


  元豐七年遼太康十年

  春,正月,辛醜朔,遼主如春水。

  丙午,以洺州防禦使世准為安定郡王。

  遼複建南京奉福寺浮圖。

  癸醜,夏人寇蘭州,李憲等擊走之。

  甲寅,進賢妃朱氏為德妃。

  辛酉,詔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移汝州。帝每憐軾才,嘗語輔臣曰:「國史大事,朕意欲俾蘇軾成之。」輔臣有難色,帝曰:「非軾則用曾鞏。」其後鞏亦不副上意,帝複有旨起軾,以本官知江州。蔡確、張璪受命,王珪獨以為不可。明日,改江州太平觀,又明日,命格不下。於是卒出手劄,徙汝州,有「蘇軾黜居思咎,閱歲滋深,人才實難,不忍終棄」之語。軾上表謝,且言有田在常州,願得居之。帝從其請,改常州團練副使。

  戊辰,遼主如山檢澱。

  二月,庚午朔,河北轉運使、措置河北糴便吳雍言:「見管人糧、馬料總千一百七十六萬石,奇贏相補,可支六年。河北十七州邊防大計,倉廩充實,雖因藉豐年,實以吏能幹職。同措置王子淵,在職九年,悉心公家,望考察成效,以勸才吏。」詔賜子淵紫章服。

  甲戌,太師致仕文彥入覲,置酒垂拱殿。

  癸未,進封濮陽郡王宗暉為嗣濮王,封宗晟為高密郡王,宗綽建安郡王,安隱安康郡王,宗瑗漢東郡王,宗愈華原郡王。

  三月,辛醜,賜文彥博宴于瓊林苑,帝制詩以賜之。

  丁巳,大宴群臣于集英殿,皇子延安郡王侍立於御座之側,王珪率百僚廷賀。及升殿,帝命珪等與王相見,久之,王乃退。王未出閤,帝特令侍宴以見群臣。

  遼主命知制誥王師儒、牌印郎君耶律固傅導燕王延禧。遼主追念蕭烏納保護皇孫之功,嘗謂師儒等曰:「烏納忠純,雖狄仁傑之輔唐,烏珍之立穆宗,無以過也。卿等宜達燕王知之。」旋命烏納以殿前都點檢輔導燕王。

  庚申,禦崇政殿大閱。

  壬戌,詔以太學外舍生錢唐周邦彥為試太學正。邦彥獻《汴都賦》,文采可取,故擢之。

  夏,四月,丁醜,賜饒州童子朱天賜《五經》出身。

  女真貢良馬於遼。

  癸巳,夏人寇延州安塞堡,將官呂真敗之。

  五月,壬子,慮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釋之。

  庚申,詔中書舍人蔡卞往江寧府省視王安石疾病。卞,安石之婿也。

  壬戌,詔:「自今春秋釋奠,以鄒國公孟軻配食文宣王,設位於兗國公之次。」又追封荀況為蘭陵伯,揚雄為成都伯,韓愈為昌黎伯,以世次從祀於二十一賢之間。

  詔諸路帥臣、監司等舉大使臣為將領。

  遼主駐散水原。

  乙丑,准布貢於遼。

  六月,禮部言:「歐陽修等編《太常因革禮》,始自建隆,訖於嘉祐,為百卷。嘉祐之後,闕而不錄。熙甯以來,禮文製作,足以垂法萬世,乞下太常,委博士接續編纂,以備討閱。」從之。

  丙子,夏人寇德順軍,巡檢王友死之。

  戊子,集禧觀使王安石請以所居園屋創禪寺,乞賜名額,從之,以保寧禪院為額。安石自子雱死,晚年痛悼不已,遂舍半山園宅為寺,又割田為常住,以薦冥福雲。

  辛卯,江夏郡王宗惠卒。

  壬辰,遼禁毀銅錢為器。

  秋,七月,甲辰,伊、洛溢、河決元城,知大名府王拱辰言:「河水暴至,數十萬眾號叫求救,而錢谷稟轉運,常平歸提舉,軍器工匠隸提刑,埽岸物料兵卒即屬都水,鹽運司在遠,無一得專,倉卒何以濟民!望許不拘常制。」詔:「事幹機速,奏覆牒稟所屬不及者,如所請。」

  丙午,遣使賑恤,賜溺死者家錢。

  遼主如黑嶺。

  甲寅,王安禮罷。先是侍御史張汝賢彈奏王珪與安禮陳乞子侄差遣,以為引用都省批狀,例外起例,實害大政。帝以有條許用例奏鈔,汝賢章格不下。安禮聞之,面奏乞治汝賢罪,帝令分析。汝賢奏安禮不能修身治家,且言在湖、潤與倡女共政。帝以其章付三省,謂安禮曰:「汝賢奏彈不當,固有罪;其所言姦污事,卿果如此,何以複臨百官?」帝雖黜汝賢,安禮亦不自安,因奏:「往以兄安石疾病,嘗乞知江甯,願申前請。」遂以端明殿學士知江甯府。

  八月,庚午,詔知瀘州王光祖遣人招諭乞弟,許出降免罪補官。乞弟既失土,窮甚,往來諸蠻間,無所依。帝猶欲招來之,許以自新。未幾,乞弟死,於是羅始黨鬥然、鬥更等酋長及新取生界兩江夷族,請依諸姓團結,皆為義軍;從之。瀘夷震懾,不復為邊患。

  癸巳,衢州言太子少保致仕趙抃卒。贈太子少師,諡清獻。抃和易長厚,氣貌清逸,人不見其喜慍。平生不治資業,不畜聲妓。嫁兄弟之女十數,它孤女二十餘人,施德惸貧,蓋不可勝計。日所為事,入夜,必衣冠露立,焚香以後天,不可告則不敢為也。其為吏,善因俗施設,寬猛不同在處,典成都,尤為世所稱道。帝每詔二郡守,必舉抃為言,要之以惠利為本。知越州時,諸州皆榜衢路禁增米價,抃獨令有米者任增價糶之,於是米商輻輳,價乃更賤,人無饑者。

  九月,癸亥,遼主如藕絲澱。

  乙丑,夏人圍定西城,燒龕穀族帳,熙河將秦貴敗之。

  冬,十月,乙亥,以給事中忠彥為禮部尚書。忠彥入謝,帝諭曰:「先令公之勳,朕所不敢忘;卿複盡忠朝廷,此未足以酬卿也。」

  夏人冠熙河。

  庚辰,饒州童子朱天申對於睿思殿,賜《五經》出身。自寶元初罷童子科,至是始置,前後錫出身者五人。

  戊子,詔分畫交趾界,以六縣、二峒賜之。

  先是交趾以追捕儂智會為辭,犯歸化州;又遣其臣黎文盛來廣西辦理順安、歸化境界,經略使熊本遣左江巡檢成卓典議,文盛稱陪臣,不敢爭執。詔以文盛能遵乾德恭順之意,賜之袍帶及絹五百匹。至是乃以八隘之外保樂六縣、宿桑三峒予乾德。

  乙未,夏人寇靜邊砦,涇原鈐轄彭孫敗之。十一月,丁酉朔,寇清邊砦,隊將白玉、李貴死之。

  甲辰,夏國主秉常遣使來貢。

  乙卯,太白晝見。

  十二月,戊辰,以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司馬光為資政殿學士,校書郎、前知瀧水縣范祖禹為秘書省正字;並以修《資治通鑒》書成也。自治平開局,光與劉攽、劉恕、范祖禹及子康編集,前後六任,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光於是遍閱舊史,旁采小說,抉摘幽隱,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二十六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便檢尋,為《目錄》三十卷;參考群書,評其同異,俾歸一塗,為《考異》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曆十九年而成。至是上之,降詔獎諭,賜銀帛衣帶鞍馬。帝謂輔臣曰:「前代未嘗有此書,過荀悅《漢紀》遠矣。」遷光及祖禹官。時劉恕已卒,劉攽坐廢黜,故不及。後光病《目錄》太簡,更為《舉要曆》八十卷而未成,又別著《歷年》二卷,《通曆》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

  庚寅,詔門下、中書外省官同舉言事禦史。

  遼詔改明年元曰大安,赦雜犯死罪以下,改慶州大安軍曰興平。

  河東饑,河北水,壞洺州廬會;並蠲其稅。

  是歲,秋宴,帝感疾,始有建儲意。又謂輔臣曰:「來春建儲,其以司馬光、呂公著為師保。」

  陽武邢恕,少俊邁,喜功名,論古今成事,有戰國縱橫氣習。從程顥學,因出入光、公著門,公著薦為崇文院校書。王安石亦愛之,恕對其子雩語新法不便,安石聞之怒,斥知延陵縣。縣廢,不復調,浮湛陝、洛間者七年,複為校書,吳充用為館閣校勘,歷史館檢討、著作佐郎。確代充相,盡逐充所用人,恕深居懼及。帝見其《送文彥博詩》,稱於確,謂恕久在館中當遷,確不可,帝弗顧。確有機巧,知帝將擢恕,退,即除職方員外郎,自是恕為確黨矣。帝有複用光、公著意,確以恕于兩人為門下客,亟結納之。恕亦深自附托,乃為確畫策,稍收召名士,于政事微有更革。及光為資政殿學士,確知其必複用,欲自托於光,乃謂恕曰:「上以君實為資政殿學士,異禮也。君實好辭官,確晚進,不敢進書。和叔門下士,宜以書言不可之故。」和叔,恕字也。恕但與光子康書,致確語;康以白光,光笑而不答,亦再辭而後受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