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通鑒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
吐蕃入寇(1) |
|
(代宗幸陝) 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春二月己亥,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襲吐蕃,破之于青海西。初,希逸遣使謂吐蕃邊將乞力徐曰:「兩國通好,今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請皆罷之。」乞力徐曰:「常侍忠厚,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專以邊事相委,萬一有奸人交鬥其間,掩吾不備,悔之何及。」希逸固請,乃刑白狗為盟,各去守備。於是吐蕃畜牧被野。時吐蕃西擊勃律,勃律來告急。上命吐蕃罷兵,吐蕃不奉詔,遂破勃律。上甚怒。會希逸傔人孫誨入奏事,自欲求功,奏稱吐蕃無備,請掩擊,必大獲。上命內給事趙惠琮與誨偕往,審察事宜。惠琮等至,則矯詔令希逸襲之。希逸不得已,發兵自涼州南入吐蕃境二千餘裡,至青海西,與吐蕃戰,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乞力徐脫身走。惠琮、誨皆受厚賞。自是吐蕃複絕朝貢。 二十六年春三月,吐蕃寇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破之。鄯州都督知隴右留後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為威戎軍,置兵一千戍之。 夏五月乙酉,李林甫兼河西節度使。丙申,以崔希逸為河南尹。希逸自念失信於吐蕃,內懷愧恨,未幾而卒。 六月辛醜,以岐州刺史蕭炅為河西節度使,總留後事,鄯州都督杜希望為隴右節度使,太僕卿王昱為劍南節度使,分道經略吐蕃,仍毀所立赤嶺碑。立碑事見《吐蕃請和》。 秋七月,杜希望將鄯州之眾奪吐蕃河橋,築鹽泉城于河左。吐蕃發兵三萬逆戰,希望眾少不敵,將卒皆懼。左威衛郎將王忠嗣帥所部先犯其陳,所向辟易,殺數百人。虜陳亂,希望縱兵乘之,虜遂大敗。置鎮西軍於鹽泉,忠嗣以功遷左金吾將軍。 初,儀鳳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據之,其地險要,唐屢攻之不克。劍南節度使王昱築兩城於其側,頓軍蒲婆嶺下,運資糧以逼之。吐蕃大發兵救安戎城,昱眾大敗,死者數千人,昱脫身走,糧仗、軍資皆棄之。貶昱括州刺史,再貶高要尉而死。 二十七年秋八月壬午,吐蕃寇白草、安人等軍,隴右節度使蕭炅擊破之。 二十八年春三月,章仇兼瓊潛與安戎城中吐蕃翟都局及維州別駕董承晏結謀,使局開門引內唐兵,盡殺吐蕃將卒,使監察禦史許遠將兵守之。遠,敬宗之曾孫也。夏六月,吐蕃圍安戎城。冬十月,吐蕃寇安戎城及維州。發關中彍騎救之,吐蕃引去。更命安戎城曰平戎。十二月,金城公主薨,吐蕃告喪,且請和,上不許。公主嫁吐蕃事,見《吐蕃請和》。 二十九年夏六月,吐蕃四十萬眾入寇,至安仁軍,渾厓峰騎將臧希液帥眾五千擊破之。冬十二月乙巳,吐蕃屠達化縣,陷石堡城,蓋嘉運不能禦。 天寶二年夏四月丁亥,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擊吐蕃,行千餘裡,攻洪濟城,破之。 四載秋九月,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與吐蕃戰于石堡城,為虜所敗,副將褚誗戰死。六載冬十月,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忠嗣以部將哥舒翰為大鬥軍副使,李光弼為河西兵馬使,充赤水軍使。翰父祖本突騎施別部酋長,光弼,契丹王楷洛之子也,皆以勇略為忠嗣所重。忠嗣使翰擊吐蕃,有同列為之副,倨慢不為用,翰撾殺之,軍中股栗,累功至隴右節度副使。每歲積石軍麥熟,吐蕃輒來獲之,無能禦者,邊人謂之「吐蕃麥莊」。翰先伏兵於其側,虜至,斷其後,夾擊之,無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複來。 上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險固,吐蕃舉國守之,今頓兵其下,非殺數萬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厲兵秣馬,俟其有釁,然後取之。」上意不快。將軍董延光自請將兵取石堡城,上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詔,而不盡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言於忠嗣曰:「大夫以愛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雖迫於制書,實奪其謀也。何以知之。今以數萬眾授之而不立重賞,士卒安肯為之盡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無功,必歸罪於大夫。大夫軍府充牣,何愛數萬段帛,不以杜其讒口乎?」忠嗣曰:「今以數萬之眾爭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敵,不得亦無害于國,故忠嗣不欲為之。忠嗣今受責,天子不過以金吾、羽林一將軍歸宿衛,其次不過黔中上佐,忠嗣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乎?李將軍,子誠愛我矣,然吾志決矣,子勿複言。」光弼曰:「曏者恐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先弼所及也。」遂趨出。延光過期不克,言忠嗣沮撓軍計。上怒,李林甫因使濟陽別駕魏林告忠嗣嘗自言:「我幼養宮中,與忠王相愛狎。」欲擁兵以尊奉太子。敕征忠嗣入朝,委三司鞫之。 上聞哥舒翰名,召見華清宮,與語,悅之。十一月辛卯,以翰判西平太守,充隴右節度使。以朔方節度使安思順判武威郡事,充河西節度使。 初,將軍高仙芝本高麗人,從軍安西。仙芝驍勇,善騎射,節度使夫蒙靈察累薦至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 吐蕃以女妻小勃律王,及其旁二十餘國皆附吐蕃,貢獻不入,前後節度使討之,皆不能克。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將萬騎討之。自安西行百餘日,乃至特勒滿川,分軍為三道,期以七月十三日會吐蕃連雲堡下。有兵近萬人,不意唐兵猝至,大驚,依山拒戰,炮櫑如雨。仙芝以郎將高陵李嗣業為陌刀將,令之曰:「不及日中,決須破虜。」嗣業執一旗,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自辰至已,大破之,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餘皆逃潰。 中使邊令誠以入虜境已深,懼不敢進。仙芝乃使令誠以羸弱三千守其城,複進。三日至坦駒嶺,下峻阪四十餘裡,前有阿弩越城。仙芝恐士卒憚險,不肯下,先令人胡服,詐為阿弩越守者迎降,雲:「阿弩越赤心歸唐,娑夷水藤橋已斫斷矣。」娑夷,即弱水也,其水不能勝草芥。藤橋者,通吐蕃之路也。仙芝陽喜,士卒乃下。又三日,阿弩越城迎者果至。明日,仙芝入阿弩越城,遣將軍席元慶將千騎前行,謂曰:「小勃律聞大軍至,其君臣百姓必走山谷,第呼取,出繒帛稱敕賜之,大臣至,盡縛之以待我。」元慶如其言,悉縛諸大臣。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取不可得。仙芝至,斬其附吐蕃者大臣數人。藤橋去城猶六十裡,仙芝急遣元慶往斫之,甫畢,吐蕃兵大至,已無及矣。藤橋闊盡一矢,力修之,期年乃成。 八月,仙芝虜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還。九月,至連雲堡,與邊令誠俱。月末,至播密川,遣使奏狀。至河西,夫蒙靈察怒仙芝不先言已而遽發奏,一不迎勞,罵仙芝曰:「啖狗糞高麗奴,汝官皆因誰得,而不待我處分,擅奏捷書。高麗奴,汝罪當斬,但以汝新有功,不忍耳。」仙芝但謝罪。 七載冬十二月,哥舒翰築神威軍于青海上,吐蕃至,翰擊破之。又築城于青海中龍駒島,謂之應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 八載夏六月,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其城三面險絕,惟一徑可上,吐蕃但以數百人守之,多貯糧食,積檑木及石,唐兵前後屢攻之,不能克。翰進攻數日,不拔,召裨將高秀岩、張守瑜欲斬之,二人請三日期可克。如期,拔之,獲吐蕃鐵刃悉諾羅等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數萬,果如王忠嗣之言。頃之,翰又遣兵於赤嶺西開屯田。以謫卒二千戍龍駒島,冬冰合,吐蕃大集,戍者盡沒。閏月乙丑,以石堡城為神武軍。 九載冬十二月,關西游弈使王難得擊吐蕃,克五橋,拔樹敦城。以難得為白水軍使。 十四載春正月,蘇毗王子悉諾邏去吐蕃來降。夏四月癸巳,以蘇毗王子悉諾邏為懷義王,賜姓名李忠信。是歲,吐蕃贊普乞梨蘇籠獵贊卒,子娑悉籠獵贊立。 肅宗至德元載。吐蕃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二載冬十月,吐蕃陷西平。乾元元年。吐蕃陷河源軍。 上元元年。吐蕃陷廓州。寶應元年建寅月甲辰,吐蕃遣使請和。 代宗廣德元年夏四月,郭子儀數上言:「吐蕃、黨項不可忽,宜早為之備。」辛醜,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於吐蕃,為虜所留,二年乃得歸。 秋七月,吐蕃入大震關,陷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唐自武德以來,開拓邊境,地連西域,皆置都督、府、州、縣。開元中,置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諸節度使以統之,歲發山東丁壯為戍卒,繒帛為軍資,開屯田,供糗糧,設監牧,畜馬牛,軍城戍邏,萬里相望。及安祿山反,邊兵精銳者皆徵發入援,謂之行營,所留兵單弱,胡虜稍蠶食之。數年間,西北數十州相繼淪沒,自鳳翔以西,邠州以北,皆為左衽矣。 吐蕃之初入寇也,邊將告急,程元振皆不以聞。冬十月,吐蕃寇涇州,刺史高暉以城降之,遂為之鄉導,引吐蕃深入。過邠州,上始聞之。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師震駭。詔以雍王適為關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出鎮咸陽以禦之。 子儀閑廢日久,部曲離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騎而行。至咸陽,吐蕃帥吐谷渾、黨項、氐、羌二十餘萬眾,彌漫數十裡,已自司竹園渡渭,循山而東。子儀使判官中書舍人王延昌入奏,請益兵,程元振遏之,竟不召見。癸酉,渭北行營兵馬使呂月將將精卒二千破吐蕃於盩厔之西。乙亥,吐蕃寇盩厔,月將複與力戰,兵盡,為虜所擒。 上方治兵,而吐蕃已渡便橋,倉猝不知所為,丙子,出幸陝州,官吏藏竄,六軍逃散。郭子儀聞之,遽自咸陽歸長安,比至,車駕已去。上才出苑門,渡滻水,射生將王獻忠擁四百騎叛還長安,脅豐王珙等十王西迎吐蕃。遇子儀於開遠門內,子儀叱之,獻忠下馬,謂子儀曰:「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子儀責讓之,以兵援送行在。丁醜,車駕至華州,官吏奔散,無複供擬,扈從將士不免凍餒。會觀軍容使魚朝恩將神策軍自陝來迎,上乃幸朝恩營。豐王珙見上於潼關,上不之責,退至幕中,有不遜語,群臣奏請誅之,乃賜死。 戊寅,吐蕃入長安,高暉與吐蕃大將馬重英等立故邠王守禮之孫廣武王承宏為帝,改元,置百官,以前翰林學士于可封等為相。吐蕃剽掠府庫市里,焚閭舍,長安中蕭然一空。苗晉卿病臥家,遣人輿入,迫脅之,晉卿閉口不言,虜不敢殺。於是六軍散者所在掠剽,士民避亂,皆入山谷。 辛巳,上至陝,百官稍有至者。郭子儀引三十騎自禦宿川循山而東,謂王延昌曰:「六軍將士逃潰者多在商州,今速往收之,併發武關防兵,數日間,北出藍田以向長安,吐蕃必遁。」過藍田,遇元帥都虞侯臧希讓、鳳翔節度使高升,得兵近千人。子儀與延昌謀曰:「潰兵至商州,官吏必逃匿而人亂。」使延昌自直徑入商州撫諭之。諸將方縱兵暴掠,聞子儀至,皆大喜聽命。子儀恐吐蕃逼乘輿,留軍七盤,三日乃行,比至商州,行收兵,並武關防兵合四千人,軍勢稍振。子儀乃泣諭將士以共雪國恥,取長安,皆感激受約束。子儀請太子賓客第五琦為糧料使,給軍食。上賜子儀詔,恐吐蕃東出潼關,征子儀詣行在。子儀錶稱「臣不收京城無以見陛下。若出兵藍田,虜必不敢東向。」上許之。鄜坊節度判官段秀實說節度使白孝德引兵赴難,孝德即日大舉,南趣京畿,與蒲、陝、商、華合勢進擊。 吐蕃既立廣武王承宏,欲掠城中士女、百工,整眾歸國。子儀使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將二百騎出藍田觀虜勢,令第五琦攝京兆尹,與之偕行,又令寶應軍使張知節將兵繼之。全緒至韓公堆,晝則擊鼓張旗幟,夜則多燃火,以疑吐蕃。前光祿卿殷仲卿聚眾近千人,保藍田,與全緒相表裡,帥二百餘騎直渡滻水。吐蕃懼,百姓又紿之曰:「郭令公自商州將大軍不知其數至矣。」虜以為然,稍稍引軍去。全緒又使射生將王甫入城,陰結少年數百,夜擊鼓,大呼於朱雀街,吐蕃惶駭,庚寅,悉眾遁去。高暉聞之,帥麾下三百餘騎東走,至潼關,守將李日越擒而殺之。 壬辰,詔以元載判元帥行軍司馬,以第五琦為京兆尹。癸巳,以郭子儀為西京留守。甲午,子儀發商州。己亥,以魚朝恩部將皇甫溫為陝州刺史,周智光為華州刺史。 吐蕃入寇,驃騎大將軍、判元帥行軍司馬程元振不以時奏,致上狼狽出幸。上發詔征諸道兵,李光弼等皆忌元振居中,莫有至者,中外咸切齒而莫敢發言。太常博士柳伉上疏,以為「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劫宮闈,焚陵寢,武士無一人力戰者,此將帥叛陛下也。陛下疏元功,委近習,日引月長,以成大禍,群臣在廷,無一人犯顏回慮者,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奪府庫,相殺戮,此三輔叛陛下也。自十月朔召諸道兵,盡四十日,無只輪入關,此四方叛陛下也。內外離叛,陛下以今日之勢為安邪,危邪。若以為危,豈得高枕,不為天下討罪人乎。臣聞良醫療疾,當病飲藥,藥不當病,猶無益也。陛下視今日之病,何繇至此乎。必欲存宗廟社稷,獨斬元振首,馳告天下,悉出內使隸諸州,持神策兵付大臣,然後削尊號,下詔引咎,曰:天下其許朕自新改過,宜即募士西赴朝廷。若以朕惡未悛,則帝王大器,敢妨聖賢,其聽天下所往。如此,而兵不至,人不感,天下不服,臣請闔門寸斬以謝陛下。」上以元振嘗有保護功,十一月辛醜,削元振官爵,放歸田裡。 吐蕃還至鳳翔,節度使孫志直閉城拒守,吐蕃圍之數日。鎮西節度使馬璘聞車駕幸陝,將精騎千餘自河西入赴難。轉鬥至鳳翔,值吐蕃圍城,璘帥眾持滿外向,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戰,單騎先士卒奮擊,俘斬千計而歸。明日,虜複逼城請戰,璘開懸門以待之。虜引退,曰:「此將軍不惜死,宜避之。」遂去,居於原、會、成、渭之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