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通鑒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王莽篡漢(4)


  八月,莽複白太皇太后,廢孝成皇后、孝哀皇后為庶人,就其園。是日,皆自殺。

  大司空彭宣以王莽專權,乃上書言:「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則覆亂美實。臣資性淺薄,年齒老眊,數伏疾病,昏亂遺忘,願上大司空、長平侯印綬,乞骸骨歸鄉里,俟寘溝壑。」莽白太后策免宣,使就國。莽恨宣求退,故不賜黃金、安車、駟馬。宣居國數年,薨。

  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平帝年九歲,太皇太后臨朝,大司馬莽秉政,百官總已以聽於莽。莽權日盛,孔光憂懼不知所出,上書乞骸骨。莽白太后「帝幼少,宜置師傅。」徙光為帝太傅,位四輔,給事中,領宿衛、供養,行內署門戶,省服禦食物。

  平帝元始元年春正月,王莽風益州,令塞外蠻夷自稱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莽白太后下詔,以白雉薦宗廟。於是群臣盛陳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周公及身在而托號于周,莽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太后詔尚書具其事。莽上書言:「臣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定策,今願獨條光等功賞,寢置臣莽,勿隨輩列。」甄邯白太后下詔曰:「無偏無党,王道蕩蕩。君有安宗廟之功,不可以骨肉故蔽隱不揚,君其勿辭。」莽覆上書固讓數四,稱疾不起。左右白太后「宜勿奪莽意,但條孔光等。」莽乃肯起。

  二月丙辰,太后下詔「以太傅、博山侯光為太師,車騎將軍、安陽侯舜為太保,皆益封萬戶。左將軍、光祿勳豐為少傅,封廣陽侯,皆授四輔之職。侍中、奉車都尉邯封承陽侯。」四人既受賞,莽尚未起。群臣覆上言:「莽雖克讓,朝所宜章,以時加賞,明重元功,無使百僚元元失望。」太后乃下詔「以大司馬新都侯莽為太傅,幹四輔之事,號曰安漢公,益封二萬八千戶。」於是莽為惶恐,不得已而起,受太傅、安漢公號,讓還益封事,雲:「願須百姓家給,然後加賞。」群臣複爭,太后詔曰:「公自期百姓家給,是以聽之,其令公俸賜皆倍故。百姓家給人足,大司徒、大司空以聞。」莽複讓不受,而建言褒賞宗室群臣,立故東平王雲太子開明為王。又以故東平思王孫成都為中山王,奉孝王后。封宣帝耳孫信等三十六人皆為列侯。太僕王惲等二十五人皆賜爵關內侯。又令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無子而有孫若同產子者,皆得以為嗣。宗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者,複其屬。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參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下及庶民鰥寡,恩澤之政,無所不施。

  莽既媚說吏民,又欲專斷,知太后老,厭政,乃風公卿奏言:「往者吏以功次遷至二千石,及州部所舉茂材異等吏,率多不稱,宜皆見安漢公。又太后春秋高,不宜親省小事。」令太后下詔曰:「自今以來,唯封爵乃以聞,他事安漢公四輔平決。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輒引入,至近署對安漢公,考故官,問新職,以知其稱否。」於是莽人人延問,密緻恩意,厚加贈送,其不合指,顯奏免之,權與人主侔矣。

  王莽恐帝外家衛氏奪其權,白太后「前哀帝立,背恩義,自貴外家丁、傅,橈亂國家,幾危社稷。今帝以幼年複奉大宗為成帝后,宜明一統之義,以戒前事,為後代法。」六月,遣甄豐奉璽綬,即拜帝母衛姬為中山孝王后。賜帝舅衛寶、寶弟玄爵關內侯。賜帝女弟三人號曰君。皆留中山,不得至京師。

  扶風功曹申屠剛以直言對策曰:「臣聞成王幼少,周公攝政,聽言下賢,均權布寵,動順天地,舉措不失。然近則召公不悅,遠則四國流言。今聖主始免繈褓,即位以來,至親分離,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漢家之制,雖任英賢,猶援姻戚,親疏相錯,杜塞間隙,誠所以安宗廟、重社稷也。宜亟遣使者征中山太后,置之別宮,令時朝見。又召馮、衛二族,裁與冗職,使得執戟親奉宿衛,以抑患禍之端,上安社稷,下全保傅。」莽令太后下詔曰:「剛所言僻經妄說,違背大義。」罷歸田裡。

  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黃支在南海中,去京師三萬里。王莽欲耀威德,故厚遺其王,令遣使貢獻。越雋郡上黃龍游江中,太師光、大司徒宮等鹹稱「莽功德比周公,宜告祠宗廟。」大司農孫寶曰:「周公上聖,召公大賢,尚猶有不相說,著於經典,兩不相損。今風雨未時,百姓不足,每有一事,群臣同聲,得無非其美者。」時大臣皆失色。甄邯即時承制罷議者。會寶遣吏迎母,母道病,留弟家,獨遣妻子。司直陳崇劾奏寶,事下三公即訊。寶對曰:「年七十,悖眊,恩衰共養,營妻子,如章」寶坐免,終於家。

  三月癸酉,大司空王崇謝病免,以避王莽。

  夏四月丁酉,左將軍甄豐為大司空,右將軍孫建為左將軍,光祿勳甄邯為右將軍。

  郡國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王莽白太后「宜衣繒練,頗損膳,以示天下。」莽因上書「願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付大司農助給貧民」。於是公卿皆慕效焉,凡獻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賦貧民。又起五裡于長安城中,宅二百區以居貧民。莽帥群臣奏太后,言:「幸賴陛下德澤,間者風雨時,甘露降,神芝生,蓂莢、朱草、嘉禾,休征同時並至。願陛下遵帝王之常服,複太官之法膳,使臣子各得盡驩心,備供養。」莽又令太后下詔,不許。每有水旱,莽輒素食,左右以白太后。太后遣使者詔莽曰:「聞公菜食,憂民深矣。今秋幸熟,公以時食肉,愛身為國。」

  六月,光祿大夫楚國龔勝、大中大夫琅琊邴漢以王莽專政,皆乞骸骨。莽令太后策詔之曰:「朕湣以官職之事煩大夫,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終高年。」皆加優禮而遣之。梅福知王莽必篡漢祚,一朝棄妻子去,不知所之。其後,人有見福於會稽者,變名姓為吳市門卒雲。

  秋九月,王莽欲悅太后以威德至盛,異於前,乃風單于令遣王昭君女須卜居次雲入侍太后,所以賞賜之甚厚。

  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單于從之,上書言:「幸得備藩臣,竊樂太平聖制。更故名囊知牙斯,今謹更名曰知。」莽大說,白太后,遣使者答諭,厚賞賜焉。

  莽欲以女配帝為皇后以固其權,奏言:「皇帝即位三年,長秋宮未建,掖庭媵未充。乃者國家之難,本從無嗣,配取不正,請考論《五經》,定取後禮,正十二女之義,以廣繼嗣,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長安者適子女。」事下有司,上眾女名,王氏女多在選中者。莽恐其與己女爭,即上言:「身無德,子材下,不宜與眾女並采。」太后以為至誠,乃下詔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庶民、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者日千餘人,公卿大夫或詣廷中,或伏省戶下,鹹言:「安漢公盛勳堂堂若此,今當立後,獨奈何廢公女,天下安所歸命,願得公女為天下母。」莽遣長史以下分部曉止公卿及諸生,而上書者愈甚。太后不得已,聽公卿采莽女。莽複自白「宜博選眾女。」公卿爭曰:「不宜采諸女以貳正統。」莽乃白「願見女。」

  三年春,太后遣長樂少府夏侯藩、宗正劉宏、尚書令平晏納采見女。還,奏言:「公女漸漬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太師光、大司徒宮、大司空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劉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積,以禮雜蔔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謂康強之占,逢吉之符也。」又以太牢策告宗廟。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莽深辭讓,受六千三百萬,而以其四千三百萬分予十一媵家及九族貧者。

  夏,大司徒司直陳崇使張敞孫竦草奏,盛稱安漢公功德,以為「宜恢公國如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所賜之品亦皆如之,諸子之封皆如六子。」太后以示群公。群公方議其事,會呂寬事起。

  初,莽長子宇非莽隔絕衛氏,恐久後受禍,即私與衛寶通書,教衛後上書謝恩,因陳丁、傅舊惡,冀得至京師。莽白太皇太后,詔有司褒賞中山孝王后,益湯沐邑七千戶。衛後日夜啼泣,思見帝面,而但益戶邑。宇複教令上書求至京師,莽不聽。宇與師吳章及婦兄呂寬議其故,章以為莽不可諫而好鬼神,可為變怪以驚懼之,章因推類說令歸政衛氏。宇即使寬夜持血灑莽第。門吏發覺之,莽執宇送獄,飲藥死。宇妻焉懷子,系獄,須產子已,殺之。甄邯等白太后,下詔曰:「公居周公之位,輔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誅,不以親親害尊尊,朕甚嘉之。」莽盡滅衛氏支屬,唯衛後在。吳章要斬,磔屍東市門。初,章為當世名儒,教授尤盛,弟子千餘人。莽以為惡人党,皆當禁錮不得仕官,門人盡更名他師。平陵雲敞時為大司徒掾,自劾吳章弟子,收抱章屍歸,棺斂葬之,京師稱焉。

  莽於是因呂寬之獄,遂窮治党與,連引素所惡者悉誅之。元帝女弟敬武長公主素附丁、傅,及莽專政,複非議莽。紅陽侯王立,莽之尊屬,平阿侯王仁素剛直,莽皆以太皇太后詔,遣使者迫守,令自殺。莽白太后,主暴病薨。太后欲臨其喪,莽固爭而止。甄豐遣使者乘傳案治衛氏黨與,郡國豪傑及漢忠直臣不附莽者,皆誣以罪法而殺之。何武、鮑宣及王商子樂昌侯安、辛慶忌三子護羌校尉通、函谷都尉遵、水衡都尉茂、南郡太守辛伯等皆坐死。凡死者數百人,海內震焉。北海逢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莽召明禮少府宗伯鳳入說為人後之誼,白令公卿、將軍、侍中、朝臣並聽,欲以內厲天子而外塞百姓之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