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宋史全文 | 上頁 下頁
宋哲宗紹聖元年


  甲戌紹聖元年

  正月戊子,鄧溫伯權知貢舉。范祖禹、王覿、虞策同權知貢舉。

  ◇

  二月丁未,守戶部尚書李清臣守中書侍郎,守兵部尚書鄧溫伯守尚書左丞。清臣首倡紹述,溫伯和之。二人久在外不得志,遂以元豐事激怒上意,清臣尤力。伴送北使張元方還,言相、滑等州饑民眾多,倉廩空虛。蘇轍見範純仁、鄭雍,議曰:「此事豈可不令上知?」二人皆不欲,轍曰:「昔真宗初即位,李沆作相,每以四方水旱盜賊聞奏。王旦渭沆曰:『不宜以細事撓上聽。』沆曰:『人主年少,當令常聞四方艱難,不爾侈心一生,無如之何。吾老不及見此,參政異日憂也』」。純仁曰:「善。」及對,純仁具奏。上曰:「為之奈何?」轍曰:「滑州已支山陵餘糧萬石與之。又京城賑濟應用備糧,然省倉軍糧才有二年五個月備。」上曰:「何其寡備至此?」轍曰:「此非一日之故。熙甯初,臣在條例司,竊見是時有九年以下糧。」上曰:「須九年乃可。」轍曰:「九年未易遽置,但陛下嘗以為意,重節浮費,令三年間有三五年備,亦漸可也。」

  ◇

  三月壬申朔,日蝕,雲霧不辨。

  癸酉,上批新知陳州蔡卞為中書舍人。

  乙亥,呂大防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潁昌府。後二日,改知永興軍。大防當國日久,群怨交歸焉。及宣仁始祔廟。神宗所簡拔之人章惇、安燾、呂惠卿等以次進用,大防亦自求去位,上亟從之。

  乙酉,上禦集英殿,試進士策曰:「朕之臨禦幾十載矣,複詞賦之選而士不加勸,罷常平之官而農不加富。可雇可募之說雜而役法病,或東或北之論異而河患滋。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侵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此其故何也?夫可則因,否則革,惟當之為貴,聖人亦何必焉?」李清臣之詞也。

  丁酉,上禦集英殿,賜進士畢漸以下總六百人。時初考官取答策者多主元祐,楊畏覆考,專取主熙甯、元豐者,故漸為之首。蘇轍依前官知汝州。先是,轍言:「禦試策題曆詆近歲行事,有欲複熙甯、元豐故事之意。臣願陛下勿輕事改易,若輕改九年已行之事,擢任曩歲不用之人,人懷私忿而以先帝為詞,則大事去矣。」不報。轍又言:「聖意誠謂先帝舊政有不合改更,自當宣諭臣等,令商量措置。今日宰臣以下未嘗略聞此言,而忽因策問進士宣露密旨,譬如家人,父兄欲有所為,子弟有不預知,而與行路謀之,可乎?」上固不悅,李清臣、鄧溫伯又先媒蘖之,詔以轍為端明殿學士、知汝州。

  ◇

  夏四月甲辰,蔡卞同修國史,翟思為左司諫,上官均為左正言,張商英為右正言。商英前自開封府推官出為河北西路提刑,改江西運副,又徙淮南,逾五年不復召,於是始擢諫官,故商英攻元祐大臣不遺餘力。商英嘗奏疏論神考發明道德之意,以作成人才,同一風俗,大志未集,神靈在天。宣仁保佑陛下,托心腹于輔弼,寓視聽於台諫,而勢利之下,是非蜂起,浮言競作,鄙諺交興,川洛異党,秦汶分朋。撥而後動謂之天平子,大而無見謂之盲大蟲,交通相紐謂之八關,陰私架造謂之五鬼,誰何門戶謂之約鬧,抱持具足謂之小鬼,舍所親而去謂之過房,失所合而還謂之歸宗,伺察報探謂之滅門瞪、走馬瞪,勢盡相圖謂之徒中反告。臣愚欲乞陛下以臣此章降手詔戒厲,揭之朝堂,風示四方。」

  乙巳,三省言役法尚未就緒。上曰:「止用元豐法而減去寬剩錢。百姓何有不便邪?」範純仁曰:「四方各不同,須因民立法,乃可久也。」上曰:「令戶部議之。」

  庚戌,曾布為翰林學士。布自高陽徙江甯,詔許入覲,言先帝政事當複施行,且乞改元,以順天意。

  壬子,虞策言:「呂惠卿等指陳蘇軾所作誥詞語涉譏訕。」來之邵言:「軾凡作文字譏斥先朝,當原其所犯,明正典刑。」制依前左朝奉郎、知英州。

  癸醜,禦劄改元祐九年為紹聖元年。范祖禹為龍圖閣直學士、知陝州。先是,祖禹屢請補外。上曰:「不須入文字,執政官有缺。」蓋上欲以祖禹代蘇轍也。既而沮之者甚眾,祖禹故求出,乃有是命。詔王安石配享神宗。

  壬戌,章惇守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制詞略曰:「方政令出於簾幃,操柄歸於廊廟。善政良法,多所紛更,正色危言,不憚強禦。」范純仁充觀文殿大學士、知潁昌府。曾布修神宗正史。朱勃言:「應選人歷任通及三考以上,方許奏舉改官。」從之。

  丁卯,中書省言:「推行差役,民間苦於差擾。」詔府界諸路役色依元豐八年見行條約施行。鄧溫伯言:「舊名潤甫,昨避高陳王諱,今請復舊名。」從之。

  ◇

  閏四月辛未朔,監察禦史郭知章為殿中侍御史。

  壬申,陸師閔等二十三人為諸路提舉常平等事。井亮采請罷十科舉士法,從之。翟思言:「先帝正史,將以傳示萬世。訪聞秉筆之臣多刊落事蹟,變亂美實,以外應奸人誣詆之說。今既改命史官,須別起文。請降旨取日曆、時政記與今實錄參對。」從之。

  甲申,安燾為門下侍郎。

  乙酉,呂惠卿知蘇州。虞策請複置天下義倉,每苗稅一石出米五升,自來年為始,專充賑濟。詔蘇軾合敘複日未得與敘複。

  秦觀監處州茶鹽酒稅。

  乙未,章惇入見,遂就職。

  丙申,詔惇提舉修神宗皇帝實錄、國史。

  黃履為禦史中丞。

  ◇

  五月甲辰,詔進士罷試詩賦,專治經術。三省勘會:「今來既純用經術取士,其應用文詞,如詔誥、章表、箴銘、賦頌、赦敕、檄書、露布、戒諭之類,在先朝亦嘗留意,未及詔科。」詔別立宏詞一科,每科場後,許進士登科人經禮部投狀乞試。

  甲寅,郭知章言:「先皇帝辟地進壤,扼西戎之咽喉。元祐初,用事之臣委西塞而棄之,外示以弱,實生戎心。乞檢閱議臣名氏,顯行黜責。」惇等因開列初議棄地者,自司馬光、文彥博而下凡十一人。

  己未,楊畏為吏部侍郎。初,呂大防既超遷畏,畏知章惇必複用。有張擴者,惇妻之侄也,畏見擴,致意雲:「畏度事勢輕重,因呂大防、蘇轍以逐劉摯,梁燾輩又欲並逐大防及轍,而二人覺之,遽罷畏言職。畏跡在元祐,心在熙甯、元豐,首為公辟路者。」及惇赴召,百官郊迎,畏獨請間,語多斥大防。有直省官聞之,歎曰:「楊侍郎前日諂事呂相公,亦如今日見章相公也。」惇信其言,故又遷畏吏部。

  ◇

  六月,呂大防降授右正議大夫、知隨州,劉摯特落觀文殿學士,降授左朝議大夫、知黃州,蘇轍特降授左朝議大夫、知袁州,蘇軾責授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

  甲申,禮部言:太學博士詹文奏乞除去《字說》之禁。從之。梁燾落資政殿學士,降授左中散大夫、知鄂州,劉安世落寶文閣待制、知南安軍,吳安詩落直集賢院、監光州鹽酒稅,韓川落龍圖閣待制、知坊州,孫升特落集賢院學士、知房州。

  陳瓘《尊帝餘言》雲:臣願陛下詔張商英而問之曰:「宣仁聖烈皇后,果有不忠之意乎?十有九章上于宣仁者,誰言之也?致往之義,當如之何?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大抵周秩五章,張商英六章,黃履三章。惟思、劉拯、上官均、來之邵、井亮采各一章,八人共十九章也。

  丙戌,詔蔡確特追複觀文殿學士,贈特進。

  辛卯,周秩言事失當,罷監察禦史,差權知廣德軍。是日,三省以周秩所上二章進呈,讀至「秩言:向者有御批,欲增隆皇太妃儀物。又如治平中議濮廟事,令呂大防如何住得?所以求去。」上曰:「大防何嘗有言?今周秩越次及之,是迎合也。」又進讀至「邪說甚行,使天子不得尊其母。」上曰:「此言激怒也。如秩趣操甚狂,若置之言職,朝廷無有安靜之理。其罷絀之。」

  ◇

  秋七月,張商英言呂希純於元祐中嘗繳駁詞頭不當,及附會呂大防、蘇轍事。乃奪希純寶文閣待制,知亳州如故。

  丁巳,三省言:「范純仁、韓維朋附司馬光,長縱群凶,毀訕先帝,變亂法度。內範純仁仍首建棄地之議。」詔純仁特降一官。初,章惇請責純仁,上曰:「純仁持議公平,非黨也,但不肯為朕留耳。」惇曰:「不肯留即黨也。」上勉從惇請。三省言:「前後臣僚上言,論列元祐以來司馬光等罪惡未正典刑,及呂大防等罪大罰輕。」詔司馬光、呂公著各追所贈官並諡告,及追所賜神道碑額,仍下陝西、鄭州,各於逐官墳所拆去官修碑樓,及倒碑,磨毀奉敕所撰碑文訖,奏王岩叟所贈官亦行追奪。知隨州呂大防行秘書監、分司南京、郢州居住,知黃州劉摯試光祿卿、分司南京、蘄州居住,知袁州蘇轍試少府監、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梁燾鄂州居住,劉安世南安軍居住。

  戊午,詔:「司馬光等各以等第行遣責降訖,其餘一切不問,議者亦勿複言。所有見行取會實錄修撰官以下及廢棄渠陽寨人,自別依敕處分。」來之邵、劉拯等乞複免行錢法。

  ◇

  九月甲辰,黃慶基、董敦逸並為監察禦史。

  庚戌,三省同進呈考試制科張咸、吳儔、陳暘三人中第五等推恩。上曰:「先朝嘗罷此科,何時複置?」知章等對曰:「元祐二年複置。」上曰:「進士策,文理有過於此者。」因詔罷制科。呂惠卿知大名府。三盛樞密院同呈除目,韓忠彥、曾布因言:「章惇秉政以來,所引皆闒茸小人。陛下以天下公論召汝礪而沮格不行;呂升卿於罪謫中致仕,而惇不稟旨,召令再仕;王欽臣謝表語侵禦史,而惇欲削職降官;周秩譏切朝廷,而惇多方欲曲庇其罪。陛下不欲與惠卿複職而終須複,不欲除林希經筵而終須除,以是上下畏之,獨臣與忠彥曾稍開陳,他人有敢言其非者否?」上曰:「此固當開陳也。」

  ◇

  冬十月庚寅,常安民為監察禦史。安民先召對,言:「元祐中,進言者以熙甯、元豐之政為非,而當時為是。今日進言者以元祐之政為非,而熙甯、元豐為是,皆為偏論。願陛下公聽並觀,是者行之,非者改之,無問新舊,惟歸於當。」上深然之,謂執政曰:「安民議論公正,無所阿附。」國子司業龔原奏:「王安石在先朝時嘗進所撰《字說》二十二卷,具書發明至理。欲乞差人就安石家繕寫定本,降付國子監雕印,以便學者傳習。」詔可。降呂希純知忻州。

  張商英之自右正言遷左司諫也,具奏曰:「願陛下無忘大臣擅權時,願章惇無忘在汝州時,願安燾無忘在許昌時,願李清臣、曾布無忘在河陽時。」曾布因指陳商英言:「願陛下無忘,皆臣所不曉。」上曰:「商英言事多如此過當耳。」

  ◇

  十一月,蔡確特迫複觀文殿大學士。

  己醜,常安民言:「北都為河朔重鎮,既除呂惠卿為留守,而惠卿辭疾。臣願陛下振發主斷,趣令起發。」因面奏:「惠卿賦性深險,王安石拔引為執政,及得志,遂攻安石。使移此心以事君,其薄可知。惠卿若見陛下,必言先帝而泣,以感動陛下,希望留朝廷。」及惠卿過闕請對,既見上,果言先朝事而泣,上正色不答,計卒不得施而去,時論快之。

  甲午,三省同進呈台諫官前後章疏,言實錄院所修先帝實錄,類多附會奸言,詆斥熙寧以來政事。乞賜重行竄黜。上曰:「史官敢如此誕慢不恭,須各與安置。」

  詔范祖禹責授武安軍節度副使、永州安置,趙彥若責授安遠軍節度副使、灃州安置,黃庭堅責授涪州別駕、黔州安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