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宋史全文 | 上頁 下頁
宋仁宗慶曆七年


  丁亥慶曆七年

  春正月戊子,尚書左丞、知兗州杜衍為太子少師致仕,時年方七十。正旦日,上表願還印綬。宰相賈昌朝素不喜,遽從其請。議者謂衍故宰相,一上表即得謝,且位三少,皆非故事。蓋昌朝抑之也。

  己,《慶曆編敕》成,凡十二卷,別為總例一卷,視天聖敕增五百條。

  ◇

  二月癸未,詔求寬恤民力之事,聽官吏驛置以聞,上其副于轉運司。利害明白者,轉運司專行之。

  癸巳,詔曰:「自冬訖春,旱暵未已。朕惟災變之來,應不虛發,殆不敏不明,以幹上帝之怒。與其降疾於人,不若移災於朕。中外臣僚指當世切務,實封條上。」楊察進詔草,以為未盡罪己之意,令更為此詔。

  乙未,平章事賈昌朝罷判大名府、河北安撫使,樞密副使吳育為給事中歸班。昌朝與育數爭論帝前,論者多不直昌朝。時方閔雨,昌朝引漢災異策免三公故事上表乞罷,而中丞高若訥言陰陽不和,責在宰臣。帝用其言,即罷昌朝等,尋覆命育知許州。判大名府夏竦充樞密使。故事,文臣自使相除樞相,必納節還舊官,獨竦不然。初降制召竦為宰相,諫官、禦史言:「大臣和則政事修。竦與陳執中論議素不合,不可使共事。」越三日,遂貼麻改命焉。知益州文彥博為樞密副使。上議再畋近郊。南城之役,衛士不及整而歸,以夜有雉隕於殿中,諫者以為不祥。是月乙亥,詔將複出,諫者甚眾,詔罷出獵。

  丙申,詔群臣無得以郊祀請加尊號。

  丁酉,改樞密副使文彥博為參知政事,右諫議大夫高若訥為樞密副使。

  己亥,賜侍講曾公亮三品服,上禦邇英閣面賜之,仍宣諭曰:「即講席賜卿,所以尊寵儒臣也。」

  壬寅,降宰臣陳執中為給事中,參知政事宋庠為右諫議大夫,工部侍郎丁度為中書舍人。先是,賈昌朝引漢故事乞罷相,執中等複申前請,於是各降官一等而輔政如故。上之幸西太一宮也,日方炎赫,卻蓋不禦,及還而雨,是日大浹。詔權停貢舉。

  ◇

  夏四月己酉,內出詔曰:「前京東轉運使薛紳任部吏孔宗旦、尚同、徐程、李思道等為耳目,偵取州縣細過,以滋刑獄,陷害人命,時號『四瞪』;前江東轉運使楊紘、判官王綽、提點刑獄王鼎皆亟疾苛察相尚,時號『三虎』,是豈稱朕忠厚愛人之意歟?紘已降知衡州,而紳等故在,其降紳知陝州,鼎知深州。綽方居喪,候服除日取旨。自今皆毋得用為監司。宗旦等四人並與遠小處差遣。」綽,益都人。鼎,沿子,與紘三人者,皆范仲淹所選用也。天章閣待制、侍講楊安國因講筵為上言「三虎」、「四瞪」事,故有是詔。

  壬子,禦正殿,複常膳,仍賜二府《喜雨》詩。

  丁卯,上封者言:「諸路轉運司廣要出剩,求媚於上,以民輸賦稅,已是大半之賦,又令加耗,謂之『潤官』,願陛下閱其奏目,或有橫加收斂,名為出剩,乞賜絀貶,使民知陛下之意。仍乞嚴行戒勵,必然止絕。」上覽之曰:「古稱取斂之臣甚于盜賊,今如此掊斂,與朕結怨於民也。亟下詔止絕之。」講筵讀《賈誼傳》。論三公、三少皆天下端士,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帝曰:「朕昔在東宮,崔遵度、張士遜、馮元為師友,此三人皆老成人。至於遵度,尤良師也。」

  ◇

  五月己亥,命翰林學士楊察除放天下欠負。

  ◇

  六月壬戌,置北京留守司禦史台。先是,夏竦讒言石介實不死,富弼陰使入契丹謀起兵。竦在樞府,又讒介說敵不從,更為弼往登、萊結金坑兇惡數萬人欲作亂,請發棺驗視。朝廷複詔監司體量。中使持詔至奉符,提點刑獄呂居簡曰:「今破塚發棺而介實死,則將奈何?且喪葬非一家所能辦也,必須眾乃濟。若人人召問之,苟無異說,即令結罪保證,亦可應詔矣。」中使曰:「善。」及還奏,上意果釋。秋八月丁未,賜汝州龍興縣處士孔畋粟帛。畋,孔子四十六代孫,隱居縣之龍山。性孤潔,臺讀書。有田數百畝,賦稅常為鄉里先,遇歲饑,分所余周不足者。聞人之善,若出於己,動止必依禮法。環所居百里,人皆愛慕之。葬其父,廬墓三年,臥破棺中,日食米一溢。壁間生紫芝數十本。州以行義聞,故有是賜。初置天章閣直學士,位在龍圖閣直學士之下。

  ◇

  九月癸巳,以北宅為廣親宅。先是,帝以秦王子孫眾多而所居隘狹,乃命修王欽若故第增益之。

  ◇

  冬十月,太子太傅致仕李迪卒,帝篆其墓碑曰「遺直之碑」,又改迪所葬鄄城之鄉曰遺直鄉。

  ◇

  十一月戊戌,祀天地於圜丘,大赦。是日,貝州宣毅卒王則據城反,僭號東平郡王。

  ◇

  十二月庚戌,樞密直學士明鎬為河北體量安撫使。

  甲寅,知滄州高繼隆為東上閣門使、知貝州。三司使張方平言:「勘會陝西用兵以來,內外所增置禁軍八百六十余指揮,約四十有餘萬人,內馬軍一百二十余指揮,若馬數全足,計六萬有餘匹。其系三路保捷、振武、宣毅、武衛、清邊、蕃落等指揮並本道上兵連營仰給,約二十余萬人,比屯駐戌兵當四十萬人。又自慶曆三年以後增添給送西北銀絹、內外文武冗官日更增廣,所以三司經用不贍,天下山澤之利,茶鹽酒稅,比之先朝以前,例皆大有增剩,可謂無遺利也。然有司調度交見匱乏,直以支費數廣、不量入以為出所致爾。今禁兵之籍不啻百萬人,坐而衣食,無有解期,七八年天下已困,而中外恬然不知營救。臣以不才,謬當大計,謹具大略,乞下中書、樞密院審加圖議,裁於聖斷,變而通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