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宋書 | 上頁 下頁
武三王傳(2)


  乃廢義真為庶人,徙新安郡。前吉陽令堂邑張約之上疏諫曰:

  臣聞仁義之在天下,若中原之有菽;理感之被萬物,故不系於貴賤。是以考叔反悔誓于及泉,壺關複冤魂於湖邑。當斯之時,豈無尊卿賢輔,或以事迫心違,或以道壅謀屈,何嘗不願聞善於輿隸,藥石于阿氏哉!臣雖草芥,備充黔首,少不量力,頗高殉義之風,謂蹈善於朝聞,愈徒生於白首。用敢幹禁忘戮,披敘丹愚。

  伏惟高祖武皇帝誕茲神武,撫運龍興,仰清天步,則齊德有虞,俯廓九州,則侔功大夏,故虔順天人,享有萬國。雖靈祚修長,聖躬弗永,陛下繼明紹統,遐邇一心,籓王哲茂,四維寧謐,傾耳康哉之詠,企踵升平之風。

  竊念廬陵王少蒙先皇優慈之遇,長受陛下睦愛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懷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驕恣之愆。至於天姿夙成,實有卓然之美。宜在容養,錄善掩瑕,訓盡義方,進退以漸。今猥加剝辱,幽徙遠郡,上傷陛下棠棣之篤,下令遠近恇然失圖,士庶杜口,人為身計。臣伏思大宋之興,雖協應符緯,而開基造次,根條未繁。宜廣樹籓戚,敦睦以道,使兄弟之美,比輝魯、衛;龜策告同,祚均七百,豈不善哉!

  陛下富於春秋,慮未重複,忽安危之遠算,肆不忍於一朝。特願留神允思,重加詢采。上考前代興亡之由,中存武皇締構之業,下顧蒼生顒顒之望,時開曲宥,反王都邑。選保傅於舊老,求四友于髦俊,引誘情性,導達聰明。凡人在苦,皆能自厲,況王質朗心聰,易加訓範。且中賢之人,未能無過;過貴自改,罪願自新。以武皇之愛子,陛下之懿弟,豈可以其一眚,長致淪棄哉!謹昧死詣闕,伏地以聞。惟願丹誠,一經天聽,退就斧钅矍,無愧地下矣。

  書奏,以約之為梁州府參軍,尋又見殺。景平二年六月癸未,羨之等遣使殺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元嘉元年八月,詔曰:「前廬陵王靈柩在遠,國封墮替,感惟拱慟,情若貫割。王體自至極,地戚屬尊,豈可令情禮永淪,終始無寄。可追複先封,特遣奉迎,並孫修華、謝妃一時俱還。言增摧哽。」三年正月,誅徐羨之、傅亮等。是日詔曰:「故廬陵王含章履正,英哲自然,道心內昭,徽風遐被。遭時多難,志匡權逼,天未悔禍,運鐘屯險,群凶肆醜,專竊國柄,禍心潛構,釁生不圖。朕每永念讎恥,含痛內結,遵養奸慝,情禮未申。今王道既亨,政刑始判,宣昭國體,於是乎在。可追崇侍中、大將軍,王如故。為慰冤魂,少申悲憤。」又詔曰:「乃者權臣陵縱,兆亂基禍,故吉陽令張約之抗疏矢言,至誠慷慨,遂事屈群醜,殞命遐疆,志節不申,感焉兼至。昔關老奏書,見紀漢策,閻纂獻規,荷榮晉代。考其忠概,參跡前蹤,宜加旌顯,式揚義烈。可贈以一郡,賜錢十萬,布百匹。」

  義真無子,太祖以第五子紹字休胤為嗣。元嘉九年,襲封廬陵王。少而寬雅,太祖甚愛之。二十年,出為南中郎將、江州刺史,時年十二。二十二年,入朝,加棨戟,進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陽、晉熙、新蔡三郡諸軍事。在任七年,改授左將軍、南徐州刺史,給鼓吹一部。未之鎮,仍遷揚州刺史,將軍如故。索虜至瓜步,紹從太子鎮石頭。二十九年,疾患解職。其年薨,時年二十一。遺令斂以時服,素棺周身,太祖從之。追贈散騎常侍、鎮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刺史如故。

  無子,南平王鑠第三子敬先為嗣。本名敬秀,既出繼而紹妃褚秀之孫女,故改焉。景和二年,為前廢帝所害。追贈中書侍郎,諡曰恭王。無子,太宗泰始元年,以世祖第二十一子晉熙王子輿字孝文為紹嗣,封廬陵王。為輔國將軍、南高平、臨淮二郡太守,並未拜,為太宗所殺。三年,更以桂陽王休範第二子德嗣紹。為建威將軍、淮陵、南彭城二郡太守。後廢帝元徽二年,與休範俱伏誅。國複絕。三年,複以臨澧忠侯襲第三子皓字淵華繼紹。為給事中。順帝升明元年,薨,諡曰元王。又無子,國除。

  ***

  江夏文獻王義恭,幼而明穎,姿顏美麗,高祖特所鍾愛,諸子莫及也。飲食寢臥,常不離於側。高祖為性儉約,諸子食不過五盞盤,而義恭愛寵異常,求須果食,日中無算,得未嘗啖,悉以乞與傍人。廬陵諸王未嘗敢求,求亦不得。

  景平二年,監南豫、豫、司、雍、秦、並、六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代廬陵王義真鎮曆陽,時年十二。元嘉元年,封江夏王,食邑五千戶。加使持節,進號撫軍將軍,給鼓吹一部。三年,監南徐、兗二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徐州刺史,持節、將軍如故。進監為都督,未之任。太祖征謝晦,義恭還鎮京口。六年,改授散騎常侍、都督荊、湘、雍、益、梁、甯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持節、將軍如故。義恭涉獵文義,而驕奢不節,既出鎮,太祖與書誡之曰:

  汝以弱冠,便親方任。天下艱難,家國事重,雖曰守成,實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曹耳,豈可不感尋王業,大懼負荷。今既分張,言集無日,無由複得動相規誨,宜深自砥礪,思而後行。開布誠心,厝懷平當,親禮國士,友接佳流,識別賢愚,鑒察邪正,然後能盡君子之心,收小人之力。

  汝神意爽悟,有日新之美,而進德修業,未有可稱,吾所以恨之而不能已已者也。汝性褊急,袁太妃亦說如此。性之所滯,其欲必行,意所不在,從物回改,此最弊事。宜應慨然立志,念自裁抑。何至丈夫方欲贊世成名而無斷者哉!今粗疏十數事,汝別時可省也。遠大者豈可具言,細碎複非筆可盡。

  禮賢下士,聖人垂訓;驕侈矜尚,先哲所去。豁達大度,漢祖之德;猜忌褊急,魏武之累。《漢書》稱衛青雲:「大將軍遇士大夫以禮,與小人有恩。」西門、安於,矯性齊美;關羽、張飛,任偏同弊。行己舉事,深宜鑒此。

  若事異今日,嗣子幼蒙,司徒便當周公之事,汝不可不盡祗順之理。苟有所懷,密自書陳。若形跡之間,深宜慎護。至於爾時安危,天下決汝二人耳,勿忘吾言。

  今既進袁太妃供給,計足充諸用,此外一不須複有求取,近亦具白此意。唯脫應大餉致,而當時遇有所乏,汝自可少多供奉耳。汝一月日自用不可過三十萬,若能省此,益美。

  西楚殷曠,常宜早起,接對賓侶,勿使留滯。判急務訖,然後可入問訊,既睹顏色,審起居,便應即出,不須久停,以廢庶事也。下日及夜,自有餘閒。

  府舍住止,園池堂觀,略所諳究,計當無須改作。司徒亦雲爾。若脫於左右之宜,須小小回易,當以始至一治為限,不煩紛紜,日求新異。

  凡訊獄多決,當時難可逆慮,此實為難,汝複不習,殊當未有次第。訊前一二日,取訊簿密與劉湛輩共詳,大不同也。至訊日,虛懷博盡,慎無以喜怒加人。能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不可專意自決,以矜獨斷之明也。萬一如此,必有大吝,非唯訊獄,君子用心,自不應爾。刑獄不可壅滯,一月可再訊。

  凡事皆應慎密,亦宜豫敕左右,人有至誠,所陳不可漏泄,以負忠信之款也。古人言「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或相讒構,勿輕信受,每有此事,當善察之。

  名器深宜慎惜,不可妄以假人。昵近爵賜,尤應裁量。吾於左右雖為少恩,如聞外論,不以為非也。以貴陵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厭,此易達事耳。

  聲樂嬉遊,不宜令過,蒱酒漁獵,一切勿為。供用奉身,皆有節度;奇服異器,不宜興長。汝嬪侍左右,已有數人,既始至西,未可匆匆複有所納。

  又誡之曰:

  宜數引見佐史,非唯臣主自應相見。不數,則彼我不親。不親則無因得盡人;人不盡,複何由知其眾事。廣引視聽,既益開博,於言事者,又差有地也。

  九年,征為都督南兗、徐、兗、青、冀、幽六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鎮廣陵。時詔內外百官舉才,義恭上表曰:

  臣聞雲和備樂,則繁會克諧,驊騮驂服,則致遠斯效。陛下順簡夤化,文明在躬,玉衡既正,泰階載一,而猶發慮英髦,垂情仄陋,幽谷空同,顯著揚曆。是以潛虯聳鱗,佇利見之期;翔鳳弭翼,應來儀之感。

  竊見南陽宗炳,操履閑遠,思業真純,砥節丘園,息賓盛世,貧約而苦,內無改情,軒冕屢招,確爾不拔。若以蒲帛之聘,感以大倫之美,庶投竿釋褐,翻然來儀,必能毗燮九官,宣贊百揆。

  尚書金部郎臣徐森之,臣府中直兵參軍事臣王天寶,並局力允濟,忠諒款誠。往年逆臣叛逸,華陽失守,森之全境寧民,績章危棘。前者經略伊、瀍,元戎喪旅,天寶北勤河朔,東據營丘,勳勇既昭,心事兼竭。雖蒙褒敘,未盡才宜,並可授以邊籓,展其志力。

  交趾遼邈,累喪籓將,政刑每闕,撫蒞惟艱。南中夐遠,風謠迥隔,蠻獠狡竊,邊氓荼炭,實須練實,以綏其難。謂森之可交州刺史,天寶可寧州刺吏,庶足威懷荒表,肅清遐服。昔魏戊之賢,功存薦士;趙武之明,事彰管庫。臣識愧前良,理謝先哲,率舉所知,仰酬採訪,退懼瞽言,無足甄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