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名臣碑傳琬琰集 | 上頁 下頁
◆程頤傳


  ▼程侍講頤傳〔同前〕

  大觀元年九月庚子,通直郎程頤卒。頤字正叔,與兄顥初從汝南周敦頤學,遂以經術為諸儒倡,四方從之遊者甚眾。英宗、神宗朝,大臣屢薦,皆不起。哲宗嗣位,宰相司馬光、呂公著、西京留守韓綘上其行義於朝曰:「河南府處士程頤,力學好古,安貧守節,言必忠信,動遵禮義。年逾五十,不幹仕進,真儒者之高蹈,聖世之逸民。乞賜召擢,裨補風化。」詔授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頤力辭。

  未幾,以宣德郎、秘書省校書郎召赴闕。既對,除崇政殿說書。首上疏言:帝王之學,大略謂:「習與智長,性與化成。今士大夫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端方之士與之處,使薰陶成性。以陛下春秋之富,雖睿聖得於天稟,而輔養之道不可不至。大率一日之中,接賢士大夫之時多,親寺人宮女之時少,則自然氣質變化,德器成就。乞精選賢士入侍勸講,罷則留分直,以備訪問。凡左右扶持嬪禦內臣,並選四十、五十以上厚重小心者。侈麗之物不接於目,淺俗之言不入於耳。歲月積久,必能養成聖德。」

  又謂:「經筵臣僚,侍者皆坐,講者獨立,于禮未安。乞令坐講,見主上重道之心。」頤在經筵,以師道自居,每侍講,色甚莊,繼以諷諫。頤聞帝在宮中旋而避蟻,因講畢,請曰:「有是乎?」帝曰:「然,誠恐傷之耳。」頤曰:「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帝稱善。神宗未除喪,冬至,百官表賀。頤上疏,以謂:「節序變遷,時思方切,恐失居喪之禮,無以風化天下,乞改賀為慰。」故事,盛暑罷講。頤奏:「朝廷置勸講之官,輔導人主,豈可闊疏如此。」

  又上書太皇太后言:「今士大夫家子弟,亦不肯使經時累日不親儒士。秋漸涼,乞于內殿后苑清涼處,召見當日講官,陳說道義。伏假既開,依次直日,所貴常得一員獨對。開發之道,蓋自有方,服習之益,最為切至。故周公輔成王,使伯禽與之處,聖人所為,必無不當。自來宰臣十日一至經筵,上默坐而已。今乞令宰臣每月一再赴經筵講說。延英迫狹,講讀內臣三十餘人在其中,四月未甚熱,而講官已流汗,主上體弱,豈得為便?乞止於延和殿講讀。」

  「太皇太后每于政事稀簡、聖體康和時,至簾下觀講讀官進說,以為省察。主上進業,于陛下聖聰未必無補,有所奏稟,便得上聞。今講讀官五員,皆兼要職,獨臣不領別官。近複差修國子監、太學條制,乃無一人專職輔導者。夫告人之道,非積誠意不能入也。臣前後兩得進講,未嘗不宿齋戒,潛思存誠,冀感動於上心。若使其營營於職事,豫紛紛其思慮,迨至上前,然後善其辭說,徒以頰舌感人,不亦淺乎?道衰學廢,世俗何嘗聞此?高識遠見,當蒙鑒知。」

  疏奏,給事中顧臨、諫議大夫孔文仲論列,遂罷職官,管勾西京國子監。兩上章乞致仕,不報。父喪,服除,尋以通直郎、直秘閣判西京國子監。言者論其向在講筵,議論迂疏,妄自尊大。既罷去,服除加職,而辭表有「怨望輕躁」之語。差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宮,尋醫去官。

  哲宗初親政,複除直袐閣,判西京國子監,辭不受。紹聖中,黨論興,追官涪州安置。徽宗即位,複還。崇甯初,複通直郎,權判西京國子監。屏居伊闕山,數年卒,年七十五。學者尊之,稱為「伊川先生。」其門人游酢、謝良佐、呂大臨、楊時皆著名於世。有《易傳》六卷、文集二十卷,諸經解說未成編者附于集。子端中、端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